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0岁以上为带状疱疹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病情也相对严重。
带状疱疹病毒其实一直潜伏在体内,随着年龄增长,体弱多病,抵抗力较差。再遇见有某种诱因,如过度疲劳,精神忧虑,感冒,高烧,外伤,中毒或患有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用放疗、化疗、长期大量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使机体免疫力再度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病毒乘机生长、繁殖,则易引发带状疱疹。总而言之发病的关键因素是抵抗力变差。
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特点
1、带状疱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发病前常有程度不同的全身不适,疲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多因症状轻微,不引起重视。
2、往往先有神经痛,多为一侧性,带状分部,疼痛程度在老年人表现差别很大,有的不痛或很轻,有的重如刀割,难以忍受。
3、在未出疹前多疑为中老年常见的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胆石症、肾结石、阑尾炎等。
4、皮疹出现多在神经痛后的3—7天内,开始为红斑、丘疹,很快变成水疱、血疱,大小不等,集簇成群,成带状,一般要经过3—5周,水疱结痂,脱落而愈。
5、老年人愈合较慢,要4—6周。而且还易留下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何防治
1、在皮疹愈后还有神经痛,称为后遗神经痛。在老年带状疱疹中有1/4的人皮疹消失后仍有神经痛,多数持续3—4个月,但也有持续7-8个月,甚至有1—2年的,总的来说是一天比一天轻,不会一天比一天重。最终会自愈。
2、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主张在发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以小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配合理疗,适当体育锻炼,服用维生素B1、B12,以减轻神经根和神经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
3、一旦发生后遗神经痛,主要是对症治疗,给予止痛药如:去痛片、芬必得、卡马西平、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个别顽固病例有作神经根封闭、理疗、放射。
中医治疗思路—内外治协同,双管齐下准确辨证,口服中药,以扶正祛邪
1、血虚肝旺证夜间痛剧,属于阴血耗伤、肝脏失养、肝风上扰,辨证为“血虚肝旺证”用一贯煎效果不佳者,有时选用养阴平肝熄风之三甲复脉汤加减。也可在处方中,加入重镇类中药(龙骨、牡蛎、磁石、珍珠母等)。
2、气滞血瘀证对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而用药效果欠佳者,也可按部位选用方药。如头面部的主以通窍活血汤、川芎茶调散;发于胸胁部的主要以复原活血汤;发于腰背部的主以膈下逐瘀汤;特别提示:补气有助于活血,如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宜渐加。
3、补肾养血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见于老年人,而老年人多肾虚,故不可忽视补肾中药的应用,临床上,可补肾养血并举。
4、通便止痛对于部分大便秘结者的患者,应用泻下法后,大便一通,人体气机通畅,“通则不痛”有利于消除疼痛。
带状疱疹外治疗法,缓解症状以治其标
1、清创:水疱、大疱给予抽吸疱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
2、中药湿敷: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中药煎水湿敷,通常用三黄洗剂湿敷。
3、临方调配中药外涂:水疱、糜烂、渗出皮损处外用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直接外涂,如青黛散或以中药油调敷,如紫草油或外用中药酊剂。
此外,根据辨证,还可配合龙头龙尾点刺出血。
1、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局部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罐,以求恶血尽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
2、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延伸方向的始末,在其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龙头)与后(龙尾)刺破出血,再加火罐拔尽恶血,此法控制了病势的发展,俗称“截法”。
3、龙眼穴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第二、三骨节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快速点剌两三分深,然后双手相对挤出血至出净黑血3~5毫升,左右同时做。局部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用创可贴2小时后摘除。龙眼穴在小肠经循行处,属于经外奇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刺之放血能泻心火又可有清热利湿镇痛、活血化瘀通经络。
4、针灸治疗:循经取穴,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及后遗神经痛。常规消毒后,在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经络取穴针刺,针刺入后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