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玩转“筷子的十八般武艺”
小学生再现《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
学生用木筷制作的桥梁。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曾偲偲)简单的木筷能玩出什么花样?近日,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师生把筷子玩出了创意,同学搭桥梁、做灯笼、夹珠子、做挂饰,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学期,该校以“筷子的十八般武艺”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课老师周黛妮用三根筷子搭出穿插结构,告诉大家它是个“大力士”。有同学不信,脱了鞋站上去,三根木筷居然真的没断,大家都惊讶不已。接着,师生一起探索用更多木筷搭出各种结构,比较哪种结构更稳定。
学会了搭建简单支架,师生们又开始尝试搭出桥梁。女生徐千涵用一节课时间做出了《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水虹桥”。为了弄清桥梁的结构奥秘,三(4)班的张绮航和小伙伴去了武汉桥梁博物馆。他们小组花了2天时间,用116根木筷搭出了一座1.5米长的5孔拱桥。“要搭好一座这么长的桥很不容易,桥容易倒,我们更新了4次方案,升级了两次加固方法,才把这座桥做好。”张绮航说,未来他想当个桥梁设计师,做出更扎实、美观的桥。男生卢辰熙搭出了一座单拱桥,桥拱弧度创造了年级之最。“我用了1小时42分钟,一点点调整筷子的角度,才能让桥站稳。”
周黛妮介绍,在木筷搭桥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数学知识、力学基础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抗挫能力、动手能力。在随后的学习中,师生还一起用木筷结合其他材料制作灯笼。三(6)班龚钰淇第一次自己动手,用9根筷子做出了龙年主题花灯,兴奋不已。三棱锥、立方体、菱柱体……孩子们做出的灯笼形状越来越复杂。在筷子夹跳棋玻璃珠挑战赛中,同学们发现光用筷子很难把珠子夹稳,于是对筷子进行了大改造,改成了“筷子铲”“筷子篓”,夹珠子又快又准。师生还用筷子、花草做创意挂饰,定格春天之美。“后期,我们还将开展‘纸的七十二变’等主题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归纳,在生活中发现趣味,在生活中学习。”周黛妮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