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6: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1276年正月二十二,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在临安以孙子宋恭帝之名,下令临安开城投降。自此,大宋的国祚走到了尽头。

正月二十三,谢道清携天子以及文武百官以官方形式通告南宋各地,立国三百二十余年的大宋正式投降蒙元,让还在抵抗蒙军的人都放下武器。随后,临安府内尚存的数万勤王之师,被悉数遣散,陆续返回所在州郡。临安的各府库被悉数封存,以待伯颜大军入城。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谢太后祖孙二人一纸诏书的降蒙,断绝了南宋境内十数万抗蒙义士的最后期望。亡国的噩耗,让他们心有不甘的捶胸顿足,数尺高的汉子在蒙军还未到达的土地上嚎啕大哭。

随着宋恭帝那“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诏书下发到江南各地。临安的君臣们率先在这座一百五十余年的帝国首府里,进行着最后的投降仪式。

投降仪式上,南宋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带领着临安府内尚存的文武百官,面带悲伤的走出了临安府的大门。而城外的伯颜正在等待着他们的投降参拜。

投降的仪式复杂而冗长,气氛也无比的压抑,拷问着南宋每一个出场者的灵魂。好在,在忽必烈的授意之下,伯颜免去宋廷皇室“系颈牵羊”的投降之礼,让宋廷上下的屈辱之心,获得了少许安慰。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作为灭亡南宋的蒙军主帅,伯颜到了该回京复命的时候了。

至于投降的赵宋宗室以及皇帝,从他们开门迎降的那一刻,便注定被剥夺了留在临安的资格。他们将跟随着伯颜一起前往遥远的大都,以亡国君臣的身份去向忽必烈朝拜。大都的忽必烈已经吩咐人给他们准备好了宅子和一切生活用度,所以他们也不用带过多的行李北上。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一百五十年前,南宋皇室的先人将家安在了这里,并且世世代代勉励他们时刻不要忘记回到遥远的北方老家。现在,他们终于可以踏上北方的土地,去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看看。但是他们已经成了亡国之君,亡国之臣。这境况,似乎比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先人南渡还要悲惨。

走出临安再回首,他们所剩下的就仅仅只是一个梦里的江南。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箩,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想来他们日后的生活写照,应该和三百多年前的南唐国主李煜相差无几吧!王朝轮回,江山更迭,赵匡胤子孙的宿命,也终究逃脱不了历史的滚滚洪流,重复着上一个王朝的凄凉故事。

这一去,春花秋月的往事,小楼昨夜的东风,不堪回首的故国明月,都将随着这一次的离开被永远的封存于余生的记忆;而那玉砌的雕栏在遥远的大都也应该有,但是色泽肯定不如江南的鲜艳。

从临安北上,他们来到了镇江。

这时的镇江沿岸,春水初涨。舍车就船的他们,很快到达了对面的瓜洲渡口。

瓜洲渡,这个曾经南宋帝国的屏障,现在正在目送着他们北上。

得益于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渡江之后的他们可以沿着大运河北上,直达大都。但是在北上大都之前,南宋的幼帝和太后,还需帮助蒙古大将阿术完成一件至今都没有完成的任务!

那便是招降扬州的李庭芝,招降这个到目前为止,江南骨头最硬的人!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自从谢老太后下令临安投降开始,长江沿岸的各大宋军守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蒙元,但唯有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死守着扬州不降。蒙古大将阿术围困扬州半年,愣是一点便宜没占到。

所以,随着宋恭帝君臣的北上大都,阿术又一次引军来到了扬州,阿术虚要宋恭帝来劝降李庭芝。

所以,与以往阿术围城不同的是,阿术身边多了一个宣御诏书谢老太后诏书的人。

扬州城下,宣召之人在城下大声宣谕着谢老太后的旨意:“前日诏谕卿向大元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守乎?今吾与嗣君已臣服,卿尚为谁守之?”

听完谢老太后的旨意,城头之上的李庭芝面色冷峻。之后,李庭芝凛然回应道:“自古以来,臣所知国之忠臣,皆以守节为立身之本。古之国君,诏谕臣下坚守者,先例甚众;然诏谕臣下投降者,臣未有所闻?”

阿术见李庭芝对于谢老太后的诏书不为所动,便又吩咐左右将随军而来的全太后和宋恭帝请往扬州城下。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随着一辆不同寻常的马车来到扬州城下,李庭芝和阿术的目光都汇聚到这辆马车之上。

马车在扬州的城门前缓缓停下,阿术手指着马车之上的妇孺向李庭芝问道:“将军可识得此二人?

见此宋恭帝和全太后二人走出马车,李庭芝当即于城楼之上,携众将士伏身相拜。

看着马车之上探身而出的宋恭弟和其生母全太后,李庭芝自责道:“臣等无能,让皇上、太后蒙尘,万死不足以赎罪!”

由于谢老太后年老病多,暂时得以逗留临安。此次陪宋恭弟北上大都的乃是他的生母全太后。在阿术的授意下,全太后在城下劝道:“李将军为国家守土半生,已尽足了臣子之忠。今国家已亡,李将军当随我等一起投拜新朝,再尽新忠才是!”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听着全太后说完,李庭芝怅然起身,又恢复到一身正气的状态。在扬州内外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李庭芝再次凛然言道:“今日,前有谢老太后问我为谁守城,现有全太后命我投奔北国。太后和陛下在前,投降之事,请恕李庭芝实难从命!关于为谁守城之事,庭芝也只回答这一次。庭芝今日守城,不仅仅为赵氏一家一姓而守,更是为祖宗守城,为子孙守城,为千千万万忠于华夏道统的人守城!祖宗把江山交到我们的手里,如若我们不战而降,将来有何面目去见祖宗;后世子孙问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江山去了哪里,我们又当如何回答?”

一席话说完,李庭芝对着城下的宋恭弟母子再拜。

见李庭芝说出如此话语,宋恭弟母子也只能带着一声叹息,在蒙军的遣送下从扬州城下离去。而阿术寄希望宋恭帝母子劝降李庭芝的愿望也随之破灭。无可奈何的阿术也只能随之愤然离去。

阿术虽然在劝降失败之后没有立马攻城,但是李庭芝却不甘心宋恭帝母子就此被遣往大都。

是夜,在李庭芝的调集之下,扬州城内迅速集结起四万兵马。

灯火通明的扬州城内,李庭芝在战前训话道:“今太后皇上被俘,即将被押往大都而去。今夜我要求尔等在姜都统(姜才)的率领下,务必夺回太后和陛下!李庭芝在这里拜托诸位了!”

李庭芝说完,姜才大喝一声道:“夺回陛下,宁死不降!出发!”

临安开城迎降一个月后,伯颜大军入城

随着这一声出征命令的下达,姜才率领着数万兵马开赴到扬州城外,直奔宋恭帝母子的船队而去。但老于兵略的阿术,早就防着李庭芝的这一举动,在大运河上下屯驻重兵。姜才经过数天血战,仍然无法获知皇帝和太后的准确位置。为了不让这最后的有生力量在扬州城外被蒙军全歼,姜才只能引兵退回扬州城内!

营救战事失利,扬州城内的李庭芝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昔日的太后和皇帝被押往大都而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满朝朱紫尽降臣,南宋末年究竟有多屈辱你知道吗?
...所作,讥讽了南宋末年满朝文武的腐败无能,面对正在向临安气势汹汹进发的蒙元大军,满朝文武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四处逃命,作鸟兽散,朝堂之上门可罗雀,最终都卑躬屈膝,做了亡国降臣!太后
2023-05-11 17:50:00
...势已去,只得在与元军统帅阿术约定“保全城安全”后,开城投降。 元军进入襄阳城的当天,都统范天顺不屈,自缢殉国。范天顺是范文虎的侄子。都是范家人,一个是英雄,一个是饭桶,反差
2024-07-23 20:46:00
...殿,以幼帝赵顯的名义诏令天下勤王,响应者寥寥无几。临安太学生集体上书要求权臣贾似道出师御敌。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贾似道不得不率领南宋能够组织起来的十三万精兵离临安赴前线(这几
2024-06-21 06:02:00
...,举兵勤王1275年,蒙古军队再一次纠集大军沿江南下,临安告急。朝廷忙发布告令,号召天下的兵马来救援。当时担任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接到诏文,痛哭流涕,立即散尽家财聚集了万余名
2024-06-01 09:32:00
龙虎卫上将军李庭,是元朝开国汉军第一虎将
...元军攻至南宋国都临安城,南宋谢太后携幼帝及皇室成员开城投降,左丞相伯颜命李庭等将保护南宋皇宫所在内城,一并收集南宋皇帝的符印珍宝,后来又令李庭与万户唐兀台等防护南宋皇室一族入
2023-01-04 20:49:00
文天祥与张弘范:一对历史宿敌的交锋与命运对比
...拿下襄樊 蒙古灭南宋,主要是从突破襄阳防线,与占领临安两个标志性的步骤实现的,而张弘范除了在《智囊》中大战山东军阀之外,在这两个关键行动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襄樊之
2024-02-16 14:24:00
此人向元朝皇帝献出妙计,致使南宋彻底灭亡
...衰弱的朝代。“宋亡于夷,斯国家之恥也。”当年金兵陷临安,南宋立国伊始便要承担起一个局促衰微的“残宋”的命运。自此,南宋上下一心想要恢复北方故土,却苦于自己实力太弱。他们渴望重
2024-01-29 21:31:00
聊聊末代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江南对决
...苏州为核心的防御计划。稍后更是选择在都城临安的无血开城,将重新组织起来的禁军就地解散。哪怕还有文天祥、张世杰等抵抗派垂死相争,终究没能再掀起任何大的波澜。仅此而言,常州之战依
2023-01-07 14:45:00
泉州屠城是怎么回事?
...从1276年说起。伯颜率领大军直抵临安城外,虽然谢太后开城投降,但是南宋的两位亲王在部分大臣的保护下,在福州建立了小朝廷。元军穷追不舍,于同年十一月攻占福州。南宋小朝廷被迫乘
2023-08-27 19: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