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06 23:14:00 来源:新周刊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贴钱上班、反客为主,这种“假装上班公司”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或许可以称为新时代的《甲方乙方》。

记者 | 花瓢白

编辑 | 陆一鸣

封面 | 《骄阳伴我》

最近,全国各地突然冒出很多线下的“假装上班公司”,就连“招聘帖”的文案也几乎是同一个模板:

“如果你失业了,想瞒住家里人,可以来我这里假装上班。这边能提供工位,你可以在这里玩手机,我会定期巡视,让你有上班摸鱼的快感。我会假装给你布置工作,你可以用任何理由拒绝,并把方案摔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天只需要××元,‘早10晚5’不用打卡,就算我求你加班,你也能头也不回地走掉。”

付费上班,给老板发工资,这种魔幻剧情终于在21世纪真实上演。这类公司收费30—60元/天,工作环境看起来和普通白领上班的公司无异,提供Wi-Fi、饮用水、电脑、空调,有些还能包一顿午饭,如果是空间大一点的公司,“应聘者”甚至能加钱解锁在公司“加班通宵”的体验。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2019 年 8 月13 日,上海。在共享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 里埋头工作的人们。(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失业的年轻人为了鞭策自己或躲避家人的白眼,每天到图书馆或共享自习室假装上班的新闻已经不稀奇了,但如今看来,这些场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一些人似乎摸到了这个风口,开起了一批“假装上班公司”。

现代都市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制造仍在上班的假象,以至于无法让自己好好休息?“假装上班公司”到底是一种社交平台上的噱头,还是一门真正能落地的生意?

是假公司,还是真生意?

能想象这样的生活吗?你每天7点钟被闹钟叫醒,穿着职业装出门,汇入地铁拥挤的人流,到达一个办公室,谁也不认识,开启游手好闲的一天。如果按照一个月30天、每天最少30元的收费来算,满勤的话,意味着你当月至少要给老板掏900元。

贴钱上班、反客为主,这种“假装上班公司”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或许可以称为新时代的《甲方乙方》。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图/《跳槽的魔王大人》)

这些公司有的驻扎在写字楼,有的开进商场,发展迅猛的甚至开起了“连锁店”,从西安开到上海和深圳,看起来成本低廉,是易于复制的商业模式。 还有一些公司是由私宅改造的,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还提供饮水机、跑步机、午休床、电视、会议平板、激光打印机等设备,满足各类办公、学习需求,甚至能代开“实习证明”。

一些网友看到这些帖子后自嘲:“我连去假装上班的30块钱都没有。”有人因此调侃,这些去假装上班的人都是“有钱的闲人”,真正没钱的人甚至都不配假装上班,因为连买工位的钱都不会有:“难道不是因为需要钱才会一直打工吗?”

但对于一些失业人士而言,“上班”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待着,与其陷入自我怀疑,或者和怨气冲天的家人大眼瞪小眼,他们宁愿到一个虚拟的职场上进行cosplay,重新找回一种社会身份或归属感。即便骗不过别人,骗一骗自己也不赖。

虽然图书馆和共享自习室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这两者更像自习的场所,如果身边全是备考的学生或准备考公上岸的人,在职场浸泡已久的打工族也难以融入这个氛围中。若是有打电话、谈业务或接待客户的需求,一个看起来正常的办公环境就更有必要了。

但寻找采访对象时,我发现很多“假装上班公司”真假难辨。一些公司账号是刚起号,似乎是专门为发这一个招聘帖而注册的,后续也没有更新。还有一些公司明显是在招聘“员工”阶段就夭折了,公司招的人不够,没开起来,又改道做起了Home Bar或其他场所。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2021年10 月28 日,辽宁沈阳。东中街的咖啡店内,在办公和休息的年轻人。(图/视觉中国)

一些网友也在这些帖子下面表示质疑:这种公司没有实际业务,是如何注册成功的?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吗?但也有人觉得不必太较真,抱持积极的旁观态度:假如人多起来之后,大家闲着无聊开启了头脑风暴,说不定会变成一个真的公司?

由此推想下去,这可能会变成全天下最具真情实感的剧本杀:没有人是NPC,每一位参与者都自带真实故事而来。有人建议可以出售“老板”职位,但收费要50元/天,可以指挥30元/天的“员工”干活;或者可以出售双人位,供情侣来体验“办公室恋情”。

“休息羞耻症”,或许是当下最奇怪的时代症候。如果说付费上班是对现代人的一种道德驯化,那这些“假装上班公司”就是休息耻辱的具象化。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图/《突如其来的假期》)

在农场“假装上班”

并非所有“假装上班公司”都以“白领标配”作为噱头。去年年底,49岁的本然也开了一家“假装上班公司”,但和其他人的不同,他的公司开在北京通州郊外的一个农场里。

之所以萌生这个想法,是因为本然在高中时读过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逸事——在日本经济萧条的年代,丈夫们每天早上会照常把自己打理得西装革履,拎着公文包出门“假装上班”。

这给本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当时年纪尚轻,不理解这种“黑色幽默”。直到近些年,他发现身边一些朋友在职场上面临分流或业务萎缩,突然就理解了:“假如你要偷偷找工作,在家或者在单位里怎么投简历,怎么接应聘电话?每个人承担的角色和压力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的确没法跟他人说。”

于是,他在网上发了一个标题为《“假装上班”有限公司,假装开业了》的帖子:假如只是来农场坐坐、写东西、上上网、喝杯茶,农场不设门票,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不想点外卖,也可以在农场吃30元/位的工作餐,农场有啥就吃啥。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组图:本然开放给失业者的空间。(图/受访者提供)

“我们都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亲人和朋友,在这里,你可以把最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农场,大地能容,能容所有。”本然写道。农场是自建的,里面有一些闲置的办公用房和配套设施,最多能容纳上百人。他想给失业的朋友免费提供一个可以暂时松弛下来的地方,这里有阳光、有Wi-Fi、有暖气,可以聊聊天、发发呆,还可以侍弄菜畦。

自从“挂牌”这个“假装上班公司”之后,本然的农场就迎来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类人是来“真上班”,一大早就背着笔记本电脑过来,然后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或者拉上伙伴来开头脑风暴会,一直忙到天黑才收拾东西回家;另一类是“假上班”,带着好奇心过来,到农场转一转,摘摘菜,打发时光,把焦虑埋进土壤里。

开张近四个月,本然发现许多人看似平静的生活底下,可能都涌动着暗流。

一天傍晚,农场迎来了一对夫妻。本然看天色已晚,就劝他们改天再来,但两人坚持说要去地里摘点蔬菜。本然拗不过,就随他们去了,结果两人摘完菜后,又折回来说:“我们能跟你聊会儿吗?”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图/《小森林》)

本然看他们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心里装着事儿。仔细一聊才知道,两人有一匹马,想要寄养在这个农场里——这匹马原本是给孩子用来练马术的,但因为某些变动,如今无法安置了,可他们又不能把马杀掉,因此想给它找个好的暂住地,偶尔领孩子来看一看。

近年来,一线城市里的确有很多中产家庭会送孩子去练马术,还有一些家长会特地为孩子买一匹马来练习,平时就把马寄养在马术俱乐部里,但费用不低。

虽然理解他们的难处,但本然不敢收留这匹马。他知道这种马很金贵,需要马舍遮阳,也需要有人帮忙洗澡伺候,属于娇生惯养的品种,养在一个普通农场里恐有差池,他只能婉拒。

“休息羞耻症”,能治吗?

一开始,本然并不知道这种“假装上班公司”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听说很多人开这种收费30元/天的公司 后,他觉得这超出了他的认知:“还有人赚这种钱吗?”

他并不看好这种经营模式,觉得多少是“在伤口上撒盐”,不想在当下收割年轻人的焦虑:“如果我本身就是失业人士,你还往我身上打一个‘假装上班’的标签,看似开玩笑,但心情不会好的。”

将失业的窘迫明码标价,本然不认为这是一门能做得长久的生意。他从不打听来访者失业的事情,觉得这是“揭伤疤”的事儿,除非对方先开口。遇上一些社恐或内向的人,他一般只打个招呼,告诉对方茶在哪里、电源在哪里、Wi-Fi密码是多少,然后就会安静地离开,保持恰到好处的沉默距离。

他更希望给来访者一点陪伴或宽慰。有一位30岁的小伙子来自江西,是从事生物制药的科研型人才,失业之后陷入迷茫。本然是黑龙江人,很能理解辛苦谋生的“北漂”,便和他聊了两小时,劝说他可以考虑换一个城市,不用执意留在北京。

还有几位学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中年人,有着光鲜的学术背景和海外履历,在行业内深耕了十几年,但如今也进入了业务流失的困顿期。本然免费支持他们在农场办了一次小型的行业沙龙,大家一块儿聊天喝茶,尝试突破自己的社交圈,抱团取暖。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图/《再见的延续》)

本然的“假装上班公司”就像一个压力缓冲地带,不满的、消极的、压抑的情绪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释放。有人获得安慰,是因为在这个公司听到一个“比自己更惨”的经历,或者从他人的人生中看到“再难总归会过去”。

在本然看来,现代人会去假装上班,不敢跟自己的家人说失业的真相,是因为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东西,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与之伴随的名利、承诺和他人艳羡的目光。当“休息”成为一种无法承受的耻辱,那么“上班”也就成了一种人生慰藉。

失业似乎也被赋予了过多的含义。“过去的失业只是失去一份工作,我在这里打工没打好,那就到别的厂去打工。现在,失业被看作灾难,会改变整个家庭现状和所维持的繁华表象,一系列事情陷入死局。”本然说。

本然清楚地知道,个人力量薄弱,即便免费开放自己的农场,也解决不了大家的现实问题,仅仅是提供一个空间和一杯热茶而已。“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能给大家一个温暖的下午。”

他不仅欢迎大家来“上白班”,还欢迎大家在天气好的时候来“上夜班” ——在农场里看星星,听虫鸣。和土地、植物打交道,本身就是一个缓解焦虑的过程。有一些客人会在这个农场的面包窑里自制比萨,从农场亲手采摘小西红柿、迷迭香和罗勒作食材。还有一些客人本身不是来摘菜,也不是来工作的,就是纯粹来避世的。

这或许是农场能提供的、在图书馆和自习室以外更多的东西——阳光、鸟鸣、植物的香气,以及不慌忙的一切。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不想假装上班的时候,可以到农场转一转。(图/受访者提供)

本然还会为这些来假装上班的人设计一些“活儿”,比如有人想动动手,可以捡捡石头、下地干活,或者帮忙捡白色垃圾,本然会管一顿免费的午饭。还有一个年轻女孩说想承包一块土地打造一个种植类的视频IP,本然就给了她一块土地用,让她先别花钱,先弯下腰来试试是否能跟泥土打交道,干成了再说。

这个“假装上班公司”还带来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互动,比如一位外国的农场经营人找到本然,说他有一个在古巴的“热带农场”和一个在加拿大的“寒带农场”,可以联合本然的中国“温带农场”做一个农场的“假装连锁和共享”,如果大家在北京假装上班装腻了,可以以“出差”的名义,冬天去古巴、夏天去加拿大,继续假装上班。

这个“假装上班公司”就像一个缩影,让本然每天都能看到人间百态,也拓宽了他的认知边界。他只希望自己这个农场是善意的,能为大家传递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态度,以及让大家拥有等待一株花草或一棵蔬菜慢慢生长的耐心。这是农场这三年来给予他的,他也想慢慢传递给来假装上班的人。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图/《我,到点下班》)

不知道是这个农场的环境太吸引人,还是中国人的工作情结过于刻骨铭心,本然的帖子下最近收到了一位老爷爷的留言:“我七十五了也可以假装去上班吗?”

(本文受访者名字为化名)

运营:鹿子芮;排版:两只羊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总第682期《假装休息》

原标题:开“假装上班公司”的人:我假装开,你假装上班

新周刊682期杂志已上市

购买

一天30元,我付费来假装上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裁掉的大厂高P,失业两年找不到工作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一次次出发中,思考工作的意义。受访者供图吴奕也有过那样的时刻。公司变化最快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像「人死之前只吐气不吸气了」,有太多无法掌控的事,只有心力一直
2023-10-26 01:19:00
“数字”春耕,这么干丨大数据下的精准防虫
...马上采取防治措施。泗渡农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截图。(受访者供图)徐纬是浙江人,两年前到汇川区泗渡镇建起一座草莓小镇,取名泗渡农场。在此之前,他曾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了10年,对大
2023-02-23 19:03:00
在希望的田野上①丨刘超:央企辞职返乡创业 她种了2100亩地
...不是“衣锦还乡”,而是见过世间繁华后的回归。照片由受访者提供2011年,刘超从山东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考取了一家央企公司,成为一名标准的都市白领。按说,能在央企工
2023-07-07 18:58:00
帮你找工作的猎头,也快失业了
...阳在南京CBD办公,刚入职时只能做很基础的工作。(图/受访者提供) 猎头的薪资,基本也都是按照销售岗“低底薪,高提成”的结构发放。企业支付的猎头费,数额一般为人选年薪的20
2025-01-14 20:04:00
没了工作的中年人,在咖啡馆假装上班
...渡到渡人的角色转变。*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海、Zen、刘金眼、静京、般大叔为化名。作者:王敏 王璐 李秋涵读完点个【在看】????
2023-06-01 13:59:00
...结和畅想,暂时告别焦虑。”位于北京宋庄一家以某某“农场”命名的公司,自2025年1月推出免费办公空间以来,虽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但据经营者透露,几个月内仅有零星访客。在国是直
2025-05-21 20:59:00
一年被裁2次后,我觉得65岁退休是福报
...从上一家公司工位收走。入职第一天,手办先上班。图/受访者提供过去一年,做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她经历了2次裁员。上半年是她工作了5年半的互联网大厂,下半年是她刚入职5个月的另一家互
2023-02-13 19:48:00
“足额按月” 托起稳稳的幸福
...工程局有限公司为新入职员工办理社保等服务。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工作中的马登海。 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2年,我省始终坚持
2023-01-06 04:10:00
...洲农业是什么样以及FarmWorks具体怎么做等问题。 李奕,受访者提供参与FarmWorks的创立之前,李奕已在麦肯锡工作五年
2023-07-27 09: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亲子共赴科学之约 厦门科技馆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客流量超6万人次
厦门科技馆推出《大鲸家族》特展,吸引众多孩子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
2025-10-05 08:34:00
白天玩不尽兴,晚上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夜游。到迎泽大桥赏夜景、在铜锣湾特色街区淘夜食、去晋阳湖观看实景夜演,体验太原“越夜越精彩”的独有魅力
2025-10-05 07:30:00
10月4日的西铭车场里,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驾驶员们的身上多了一抹亮色——鲜红的志愿者绶带,他们手捧小红旗和国庆主题风车来到站台
2025-10-05 07:30:00
湖北利川发生交通事故 致2人当场死亡、3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华商网讯 利川市公安局10月5日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0-05 07:56:00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
这几年一到节假日,贵州就被大家称为“全国人气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哪儿又火了?贵州有啥玩儿的吃的又“刷屏”了等等
2025-10-04 14:09:00
10月4日,在沧州油城秋韵·任丘中秋足球集市上,保定驴肉火烧和沧州驴肉火烧现场PK,“方”“圆”之争在此刻具象化了。(摄制:王宏飞、袁欣悦、黄炜珣)
2025-10-04 19:11: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万株秋菊,是大地写给你的情书;大提琴在湖畔遇见钢琴,音乐成了最温柔的时空使者……这个国庆假日,带你阅尽唐山南湖的浪漫!
2025-10-04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