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是一次更好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 树高千尺根扎在沃土,基层才是年轻干部成长最好的土壤。对于刚刚走出校门,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而言,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校园与基层大不同,不仅需要身心速调,还需要结合工作需要努力摆脱身上的“学生气”“稚气”“浮气”,在基层实践中锻造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
作为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如何迅速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必须要深入基层,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将自己从学生转变为基层工作者。在基层想要融入人民群众,首先就要融入他们的话语体系,多说“土”话,言行要符合基层实际。一方面,向老百姓讲解政策时,要把专业术语用百姓能听懂的土语和方言讲清楚、道明白,让政策更“接地气”。另一方面,在走访群众时,要放下“光环架子”,扑下身子,多听“土”话,在群众的家常话、烦心话、牢骚话中捕捉民生痛点,在听“土”话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和方法。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祖国广袤的乡村大地,年轻干部不能缺少乡土情怀,要自觉形塑对于“泥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房前屋后察民忧、多到村组一线访疾苦,这是向下扎根的过程,也是去除“浮气”的过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下用脚步丈量的每一寸土地,都将化为成长的底气与根基。刚下基层的年轻干部最需要的不是开花表现的舞台,而是扎根成长的教室。基层调研是年轻干部了解民情的重要法宝,要勤走“土”路深入基层调研,通过入户走访、湾组夜话等形式更好下沉、更快适应基层的节奏与步调。
做好基层工作,虚心好学,善以群众为师同样也很重要,要学会与群众交朋友,活学活用群众的“土”办法。来自基层的“土”法,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一方群众长期的经验总结,往往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相较于以往所学习的书本知识,这种“土”法更接地气,往往更能有效解决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多去观察、学习、运用和总结群众的“土”法,不仅能够让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还能在不断用“土”法办“土”事的过程中,获得历练、洗脱“稚气”,更有效地应对基层的各种矛盾和挑战,筑牢为民情怀,坚守初心使命。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是年轻干部联系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最末端,既是学习锻炼的好平台,也是为民服务的“主阵地”。当前,广大基层年轻干部应抓住学习机会,在走好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始终坚守初心、经受历练、增长才干、磨砺意志,打牢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映含(沙洋县李市镇人民政府)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