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家乡的那株李子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02: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家乡的那株李子树

成都 □柏长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我提笔遥望川东故土,缅怀祖母的时候,竟先想起了家乡那株李树来。多年后,在外地工作成家立业,故乡变成了回不去的乡愁。我始终都无缘见到那株李树。

16岁那年,祖母带着我赶公交车,沿路看着山连着山,一路颠簸,但记忆特别深刻。来到一位年长宗亲的家中,当时我特别口渴,祖母用木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我端起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沉淀已久清冽的山泉水从喉咙顺流直下,浸润心脾。

祖母微笑地抚摸着我的脸跟我讲,据《新宁县志》记载,“从开江县城以南经过文笔塔下,沿着曾经的茶马古道前行约10公里,就到了一个驿站,这就是曾经开江到万县和梁平的要道口——甘棠镇马号驿站;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就可看到一堵高约百丈,如刀削斧劈的银色屏障,气势蔚为壮观。”岩壁的左端有一洞,洞口高宽一丈有余,洞内险象环生,神秘莫测,这就是传说中的冠子山白岩洞。白岩洞在民间有着种种传说,这些传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冒险探秘,但由于里面的岔洞很多,又有钟乳石,出于安全因素,又都未能探清究竟,白岩洞也就愈发显得神秘。

正当我好奇祖母如何知晓这么多时,旁边的宗亲搭过话讲,上世纪70年代,你祖母经常要挑着两担李子,翻越马号山到五六十里地外的城里去售卖,地况地貌都很熟悉。由于李子结果很好,新鲜、个大、饱满,丰收之后能卖到5分钱一斤的好价钱。遇到逢场天,再送到你父亲就读的学校,拿给他做生活费。

宗亲接着告诉我,乡亲们知道这株李树对于当时我们家意味着什么,所以李子长势再好,大家都不偷摘,甚至还会帮着看护。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为了将李子装满,两个筐压得非常实沉,为保证水果的新鲜,百十来斤压着肩膀,挑着担子翻山越岭艰难地行走在泥泞崎岖的山路,甚至还可能摔倒,李子散落满地的情况也有发生,到县城街面售卖后,再将5分、1角等纸币一张张攒起来交到父亲的手中。说到这里,我看到祖母默默无语,点头以示感激。

我问宗亲,那株李树呢?宗亲告诉我说,“万物皆有灵,草木亦有心”。当祖母离开马号村的时候,那株李树再也不结果了。虽然当时大家十分不舍,但为了让这株李树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还是砍下来之后当柴火烧掉了。祖母一连叹了三声“真可惜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在想像当年那一树繁花之时,会怎样地绚烂?小小琼英舒嫩白,未饶深紫与轻红。无言路侧谁知味,惟有寻芳蜂与蝶。风漫乡野,李花摇曳,芳华无限,落英如雪般缤纷,一位平凡的母亲经过李树无数次,竟无暇顾盼它的美丽,然而那株李树也见证着她的美丽。关于李树,祖母只说李花无香味;可谈到挂果时,祖母笑逐颜开地说,长得太爱人了,行于树下,透过缕缕阳光,成熟的李子表层带着薄薄的果霜,饱满丰盈、晶莹剔透,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摘下来,拾些许树叶,装上满满两筐,就又可以换钱让父亲读书时缴纳生活费改善伙食了。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爷爷希望逐渐成人的父亲学门木匠手艺,好早点为家里挣钱,而祖母坚决不同意,她常说“勤劳不受穷,读书走出山”。祖母说自己再苦再累都愿意,激励着父亲靠读书求知,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把两位老人接到城里居住,父亲对待马号村的父老乡亲们,都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但凡有进城过来请托帮忙的乡亲,父亲总是热情地招呼款待,不遗余力、不求回报地倾情帮忙。每当我疑惑不解时,父亲总说,母爱如家乡流淌的白岩河,常念门前那株李,乡土乡情是我们的根。

逝者驾鹤乘风去,生者常念家乡李。年少不懂事,多年后历经挫折困难,裹足彷徨不前之时,脑海中却时时浮现出祖母踏山挑担卖李的场景。那株李树虽然没了,但是祖母留给我们“勤劳求知”的家风种子已深深地扎进心田,滋润和激励着我们前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转自:解放军报李树·岁月■赵书平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李子树,是父亲亲手栽种的。戎马一生的他,对李子有着特别的感情。辽沈战役结束后,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入关。部队来不及吃晚饭,就开
2023-06-16 05:58:00
缙云丨秋凡:有一种亲情若李子
有一种亲情若李子文/秋凡“潜实内结,丰彩外盈,翠质朱变,形随运成。清角奏而微酸起,大宫动而和甘生。”这是古人对李子极其形象的描述。在夏季诸多的水果中,李子于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
2023-06-29 06:54:00
菜园里的李树
...多的是酸食,主要是那些酸涩的水果,其中最酸的肯定是李子。奶奶的菜园里就有一棵李子树,长得枝繁叶茂。给我们摘李子吃,便是奶奶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为防止鸡鸭鹅和猪狗牛把菜糟蹋了
2024-04-20 12:00:00
藤县李子迎来丰收采摘季
...实,颗颗圆润饱满,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眼下正是李子成熟上市的季节,日前,藤县的李子迎来了丰收采摘。走进藤县濛江镇凤岭的李子园,只见李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颗颗圆润饱满,
2023-05-06 16:22:00
四川高县:李子迎丰收 村民笑开颜
...! 宜宾市广播电视台供图人民网成都7月8日电 当下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胜天镇安和村流米李现代农业示范园,3000余亩“流米李”正式迎来采摘期。放眼望去,郁郁
2023-07-08 14:51:00
洪雅:李花迎春绽放 李子园里春管忙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工人在为李子花授粉。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杨鹏 文/图)春风荡漾,万物吐绿。时下,洪雅县将军镇阳坪村300余亩蜂糖李基地,春风吹拂下的李子花竞相绽
2024-03-24 08:38:00
洪雅:“五月脆”喜获丰收 集体经济结硕果
...消息近段时间,洪雅县将军镇保坪村的200余亩“五月脆”李子进入采摘期,饱满圆润、爽脆可口的果子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采购。走进保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园,李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
2024-06-19 13:39:00
李子柒回归火爆海外,多国网友赞叹“中国式浪漫”
中新网11月18日电 最近,知名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回归,接连发布新视频。让一直关注她的海内外网友激动不已。李子柒的最新视频之一《My grandma’s wardrobe was broken
2024-11-18 22:08:00
春季林果管护忙 增收致富有盼头
...村干部和村民正抢抓农时,开展李树剪枝管护,确保今年李子丰产增收。“这是坐果位置,上面是养分枝,剪枝时不能从这个地方把养分枝剪掉,要留下一点,这是明年坐果的位置,大家剪的时候一
2023-02-16 01: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
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
“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开幕,三百八十八件(套)文物带你穿越数千年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玉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观众在参观
2025-08-13 07:45: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孙玉 李春炜 鲁雅琦制作:赵燕杰 王悦
2025-08-12 08:55:00
千余次护送任务无一失误,微山湖上有一条秘密交通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白文娟“横跃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程。”抗日战争时期,为突破敌军层层封锁,在鲁南、华中地区有一条秘密交通线
2025-08-12 10:26:00
退休后重续40年前的初心,只为让革命先辈“活着”
大皖新闻讯 退休后他重拾停歇了40年的画笔,短短数年创作了近二百幅名人肖像作品,相继被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
2025-08-12 13:42: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林正良:狱中家书的丹心绝笔
“妻乎,别矣,狱中三面,尽成永决,余死若有知,灵魂当紧依妻旁,及父母之左右也……”在贵州省博物馆,有一封书信历经岁月仍显苍劲
2025-08-12 16:02:00
沈定庵诞辰100周年及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展亮相浙江美术馆
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8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2025-08-12 16:07:00
汲取力量护海疆丨潍坊海警局滨海工作站开展教育活动
大众网记者 李溯 潍坊报道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潍坊海警局滨海工作站组织全体执法员
2025-08-12 16:41: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中,山东以5个入选展览的成绩位居全国首位。这些散布在枣庄
2025-08-12 16:45:00
鲁网8月1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水泊梁山。漫步在这片英雄豪杰啸聚的山寨之中,除了感受那扑面而来的历史风云与江湖豪气
2025-08-12 16:46:00
舜城泉城双名片,童声问答探千年——东城逸家舜文化讲座点亮孩子暑假
“千佛山的镇山之宝是什么?”“是大金佛!”孩子们清脆的童音几乎脱口而出。“再想想哦,”螢火虫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副团长张芮笑着摇摇头
2025-08-12 17:17:00
阅见贵图|虞山派古琴雅集:400年前的“诗和远方”被弹出来了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400多年前,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创立“虞山琴派”,主持编写的《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
2025-08-12 17:28:00
铁骨铮铮“红三村”
红三村抗日联防指挥部旧址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菏泽曹县县城西北30公里,有座安陵堌堆。堌堆附近,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路
2025-08-12 1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