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5 20: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公元219年,曹操下令处死了杨修。为了试探杨彪(杨修之父)的态度,便邀其饮宴。酒过三巡后,曹操故意问道:“几日不见,老太尉因何事消瘦?”谁知,杨彪一句话不仅流传千年,也让曹操羞愧不已!

杨修是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历史上跟他有关的典故,无一不体现其聪明才智。《世说新语》里记载了3个关于杨修的小故事:

1、碑文揭秘

某日,曹操率众路过江边,杨修跟随在侧,行军途中发现了一块石碑,是纪念孝女曹娥“寻父投江”之事。

石碑正文好懂,可背面留有8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意思深奥,让人莫名其妙。

曹操百思不得其解,便问杨修:“德祖(杨修字德祖),可知其意?”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杨修胸有成竹地回答:“其意浅显,我已知晓。”说着,就要给主公揭开谜底。

曹操连忙阻止道:“你先别说,让我再想想看。”说完,曹操继续赶路。走了30里路后,曹操茅塞顿开,兴奋地对杨修说:“我知道答案了,德祖先说。”

在主公面前显摆的机会来了,杨修得意洋洋地解释道:“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合起来就是一个‘绝’字;幼妇,即少女,明显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连起来就是个‘好’字;齑臼,又名受辛,既是‘辞’字。这是后人夸赞碑文‘绝妙好辞’之意啊!”

曹操听罢,连声夸赞:“我的才智与德祖相比,竟然差了30里!”

曹操嘴上这么说,可心里不是滋味,试问哪个领导不愿听奉承话?

2、阔字解谜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丞相府正在修建,曹操前来视察。当他走到府邸大门时,命人拿来笔墨,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不发一声,转身离去。

工匠们看出丞相心情不悦,想追上去问又不敢,正吓得不知所措。此时,有人提议:“杨主簿深得丞相器重,他机智聪明,肯定知道丞相的意思,不如找他来出个主意吧?”

众人一致同意,于是请来杨修解谜。

杨修看到门上这个“活”字后,摇头笑道:“说你们什么才好,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个“阔”字吗?丞相是嫌这门太大了,拆了改小一点就行。”

工匠们恍然大悟,纷纷奉承杨主簿才学高深,并按照他的意思改造了大门。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数天后,曹操来到新府,见大门已被改小,准备赏赐工匠用心办事。工匠们不敢隐瞒实情,便将杨修之语告知了曹操:“丞相明见,小人不敢揽功,这都是杨主簿的主意啊。”

曹操听后,心里不是很舒服,心想我随意之举,你主簿正事不干,过来瞎逞什么能?

3、一合酥

一日,塞北送来一盒“酥饼”贡品。曹操提着食盒来到相府办公室,提笔写上3个字“一合酥”放在桌案上,然后转身离开了。

相府长史、司直、从事、兵曹,以及一些小吏见此心中纳闷,丞相此举是何意思?

正在大家面面相觑时,杨修进屋看到食盒上的字后,不由大笑道:“这么美味的食物,放在案上,你们为何不吃?”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众官员齐声回答:“丞相没有明言赐下,谁敢先吃,万一丞相责怪怎么办?”

“丞相写明要大家一起分享,你们却不解其意,何其笨也。‘一合酥’不就是‘一人一口酥’吗?”

说完,杨修打开食盒,给大家分起了酥饼。众人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曹操回来了,他装作生气地问道:“谁让你们把酥饼给吃了?”

杨修笑道:“丞相下令一人一口酥,大家莫敢不从啊。”

曹操听后,愈发不舒服。心想杨修就像肚中的蛔虫,自己被人看透了的感觉真不爽。

曹操一开始还是很欣赏杨修的才华的,要不然也不会提拔他为自己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之所以后来转变了态度,背后有极大的隐情。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三国志》:“虑终始之变,以其颇有才策,又是袁氏之甥,以罪诛修”。

从正史来看,曹操之所以处死杨修有3个原因:

1、考虑到“终始之变”的后果。(曹丕和曹植夺嫡之争)

2、杨修有才干。

3、杨修是袁术(反贼)的外甥。

仔细考虑,杨修擅自介入曹操的继承人之争,这才是其取死的关键。先来说说,为何第2、3条都是借口?

杨修有才干,可是在曹魏谋士中比其更有才的大有人在,比如:“毒士”贾诩、“忍王”司马懿……要说到破坏力,这两人比杨修强太多,为何曹操能放过他们,而处死杨修?

杨修聪明3典故,不懂为臣之道招曹操猜忌,其父一句话显老谋深算

再说袁术称帝,成为大汉公敌,可是跟他沾亲带故的士族比比皆是,为何其他人无罪,单单杨修受到株连?

曹操在辞世前一年诛杀杨修,是因为他心中已经定下了接班人曹丕,而杨修作为曹植的重要谋士,他活着变数太大了。为了基业顺利传承,杨修不得不死!

这才引出文章开头的一幕,曹操杀了人家儿子,还要试探杨彪有无怨言。结果,杨彪回了一句:“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在这里,要解释一个典故:金日磾是汉武帝宠臣,因为儿子调戏宫女,他亲手杀子,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杨彪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先是向曹操承认错误,因没管教好儿子,惹丞相不快。可毕竟是亲骨肉,老来丧子,怎能不悲伤呢?

从此以后,“舐犊情深”形容父母对儿女的慈爱,一直沿用了上千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操杀了杨修 问其父杨彪为何消瘦了,杨父回复的一句话成为名言
“大人,大事不好,公子修因妄言军机,被魏王军前斩杀了!”许都杨府,家人连滚带爬至前堂回报,堂前老者脸如金纸,哽咽半晌,昏厥过去,徒留家人围绕哭喊。这位老者便是三国,乃至历代君王均
2024-02-28 20:58:00
杨彪的智慧:一句名言化解危机
...去地下团聚了。杨彪短暂思考之后,轻声叹息回答了曹操一句话,成了后世名言。那么作为聪明代表的杨修为何会身首异处,身为父亲的杨彪面对曹操的慰问又回答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杨修揣摩
2023-10-24 15:18:00
曹操杀杨修后试探其父态度,杨彪一句话便解除危机
...死了!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句。东汉末年时期,政治昏暗,国家四分五裂,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生产力遭受重创,各
2023-06-25 11:12:00
...的太窄,应该“阔”一点啊!我们一定都听过“盒”字的典故,其实,这个字的故事背后,就是关于杨修的。相传,有一天,曹操在屋子里放了一盒糕点,那个糕点名字叫“一合酥”,本是曹操想要
2022-12-20 10:22:00
杨修父亲杨彪回答了主公一句话,打动了曹操
...军心”的罪名处死,终年才44岁而已。思念亡子的杨彪用一句话道出了内心的悔与痛,令曹操感慨不已、敬服有加有人说,杨修生前一系列作死的言行简直自证了他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极
2023-06-11 18:25:00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怎么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杨修的父亲时,笑着问他咋瘦了?儿子没了的杨彪就回了一句话,这话还成了千古名句,也把曹操弄得愧疚不已。到底是啥呢?咱一块儿来瞧瞧!【杨修一生精彩不已】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这人出
2024-09-08 09:37:00
...父亲的时候,笑着问他怎么瘦了?失去儿子的杨彪只回答一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言,同时也让曹操愧疚难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杨修一生精彩不已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他出身
2023-02-16 14:41:00
弘农杨氏从西汉丞相杨敞到南宋杨家将,历经900余年不衰
...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
2023-01-28 16:47:00
杨修之死根本原因在于参与夺嫡,协助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国
...。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杨修的聪明才智。在轶事典故中,有一个 猜字谜 的小故事,大概的意思就是杨修跟随曹操外出,路过遇见 曹娥碑,看见碑文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八
2023-02-11 2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