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推行“三委三会三治”打造乡村治理样板
标 杆 村 的 获 奖 秘 诀
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化、活泼自在的锦鲤、争奇斗艳的花木、一片接一片的屋顶光伏……走进济南市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好像走进了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刘集村等68个村庄被认定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已经不是刘集村第一次受到认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先进村……这些年获得的荣誉挂满了村委会的一面墙,他们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标杆村。
这个不到千人的小村庄,为何载誉累累?他们的治理经验,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有何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刘集村,找村党支部书记刘官君“取经”。
自治为基,以公开构建共治格局
“村里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最早是十几年前赶上新村规划政策,按照高水平规划重建了房宅,村容村貌一下就好了起来。之后我们再接再厉,在整治村容村貌、梳理‘三资’的时候,探索发展了一些边角经济:房前屋后的绿化花木用有经济价值的石榴代替;门前水渠里养上锦鲤;屋顶铺上光伏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利用靠近大沙河的优势成立了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在村头村尾的闲散地发展钓鱼、大棚花卉蔬果采摘等项目,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经验是其他村庄可以借鉴的吗?”
“每个村里的情况不一样,乡村治理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但有一点可能大家都一样——凡是做事一定要尽可能让村民认可,只有这样,好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地。关于这个方面,我们总结了‘三委三会三治’的治理体系。”
据介绍,刘集镇“三委”是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三会”是群众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三治”则是自治组织为基、法治保障为本、德治教化为先的“善治”体系。
“三委”通过每日例会共同决策村庄事务;“三会”则具体负责修订村规民约、村级重大开支、村内红白事、文明评选表彰等重要的公共事务。
“事关家家户户的事,就由家家户户一起来作决定。像一户一宅,由群众议事会商量确定了三个标准并征求大家意见;土地流转,就共同商定一价一补三费标准,将形势账、综合账、精细账算清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户群众,让群众综合人品、实力、技术等因素优选大户进行集中种植。所以我们的发展思路落地总是很快。像一户一宅确认只用了半个月,土地流转不到一个月。”
全民参与,民事民定,“三会”同议,有事共商。“三委”和“三会”每月定期开展村民说事,听取群众诉求,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使决策能够充分公开,构建了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法治为本,以公正维护共建家园
自治促进公开,法治则保障公平。
“我们村有‘四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刘官君告诉记者,凡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村党支部与群众坚决执行,不打折扣;凡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村民须遵照村规民约行事——这两条原则已经成为刘集全体村民干部认定的行事原则。
“就说刚才提到的合作社,村民用土地入股时,支部委员会就指导合作社与每户家庭签订入股协议,还请了法律顾问逐户审核协议,到县产权交易中心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合法规范的程序,进一步增加了村民对我们工作的信心。”
不止重大事项。群众之间的纠纷,也有道德评议会在法律援助站的配合下,严格依法依约公开公正调解。而且这个法律援助站不仅会给邻里之间纠纷提供法律意见,还会帮助村民解决务工欠薪、民事纠纷等实际问题。“大家亲眼看到法律为自己、为周围的人解决了问题,学法守法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如今,在法律援助站和法律顾问的配合下,刘集村利用农家书屋、微信平台、庄户剧团等载体,定期举办“乡村法律课堂”“村民法律学习日”等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30年来,我们全村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人受到行政处罚。”德治为先,以公德凝聚乡风共识
如果说自治为基、法治为本,那在刘集看来,德治则必须为先。
2010年全村推行殡葬改革,简化丧事。群众议事会多次召开家族代表会、群众代表会,上门做群众工作,动员党员带头,最终建起了660平方米的祠堂。2015年,红白理事会顺应民意,明确了红白事的时间、范围与人情额度,倡议红白事改为一天,人情款不超50元。现在,刘集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已经成为习惯。
刘集人相信,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成乡风。村里有一面家训墙,集中展示了各家的传家箴言,既有“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劝勉期盼,又有“莫贪身外之物,莫饮过量之酒”的处世哲学。十几年来每年不间断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五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也用榜样的力量,带起了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的乡风。“村里人聚到一起,就爱‘攀比’谁家今年评上‘好媳妇’‘好婆婆’,‘耻笑’谁家墙上家训说一套自家私下做一套。”
如今的刘集人,每天有农村小戏、每月有集体学习、每季有集体活动,定期组织舞蹈比赛、篮球比赛等。代表龙桑寺镇参加鼓子秧歌汇演,拿到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舞蹈队、健身队、鼓子秧歌队……各类团体在活动中娱乐了身心,增强了集体观念,提升了文明素养。
“三委同心、三会同德、三治同向”,刘集村的“善治”体系,或许就是那一墙荣誉背后的秘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