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8 00: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深耕幸福乐土 催开文明之花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周慧萍 张春晓

广场上是精彩的文艺表演,台下群众掌声连连;公告栏上张贴的是村规民约,守约的是全镇的村民。打开南谯区大柳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画卷”,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文明新风……

近年来,大柳镇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抓点、延线、拓面”模式,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柳草场

大柳民间艺术团表演移风易俗作品《婆与媳》

大柳镇举办“谯梁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主题活动

大柳镇党员志愿者开展“银杏树下话文明”主题宣讲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瞄准“需求点”

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

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重要抓手,大柳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融入乡村血脉,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论宣讲“接地气”。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大柳镇整合资源、融合阵地,组建由“特聘专家+党政干部+乡贤人才”组成的宣讲队伍,运用“板凳会”“小院讲堂”“田间课堂”等形式,结合自身工作、亲身经历、身边事例,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2023年以来,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30余场次,受益党员干部群众1000余人。

志愿服务“聚人气”。坚持“实”字当头,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重点工作为结合点,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每月提前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菜单”,实现志愿服务“精准供给”,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教育科普、扶危帮困、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同时还组织80余名志愿者包联农户,通过上门走访、微信、电话等方式随时听取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事难事50余件。

文化活动“冒热气”。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大柳民间艺术团的作用,结合乡风文明、政策法规、社会热点,编排创作作品30余个,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用轻松愉悦的歌声教化群众;积极组织广场舞、气排球比赛、阅读交流活动等各类文体活动20余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延伸“风景线”

下好宜居乡村“一盘棋”

漫步大柳境内,茵茵草场、清幽小道、三两人家,叫人流连忘返。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柳镇不断探索实践,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紧抓环境整治主线。聚焦“路边、村边、院边”三个薄弱环节,建立完善“门前三包”制、星级评比制等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坚持以“清脏”和“治乱”并重、由“清脏”向“美化”转变,大力清理背街小巷、“牛皮癣”、卫生死角3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清理破旧广告120余处;整顿店铺出店经营60余次,整顿车辆乱停放、杂物乱堆放100次,确保集镇治理长效化。

探索片区打造轴线。依托辖区红色遗存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加大对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最美岭脊线打造,重点打造328国道、004县道、005县道三条线路,美化打造路肩,构建“花海通道”;以“乡村印象”为主题,在曲亭村街东,投资220万建设曲亭乡村印象公园,构建面向村民和游客,集文化、休闲、娱乐、游赏、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公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风貌提升“示范线”。围绕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结合大柳镇辖区风景道和产业分布情况。打造“产旅融合示范带”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聚力打造滁菊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皇甫山休闲、旅游示范区;结合宅改试点,探索“宅改+”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曲亭村赵巷村民组打造宜居乡村更新点,项目占地42亩,建设集滁菊产业、宋太祖人文历史等资源于一体的富有内涵的美丽民居村落。

拓展“覆盖面”

织密乡村治理“一张网”

乡村发展要“塑形”更要“铸魂”。大柳镇坚持破立并举、靶向施策,以“三治”为核心,下大力气抓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自治明主体。持续深化“一约四会”制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促使群众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探索建立“信用超市”,将积分制管理和乡风文明相结合,通过“文明表现换积分、积分换奖励”的方式,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积分互晒、互比、互评、互促,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

德治正民心。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邀请先进典型宣讲好人好事、优良家风家训,通过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广泛传播崇德向善的正能量。2022年以来,获评市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好人4人,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月评十佳”典型2人,区级好人6人,区级最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户,区级星级文明户3户,区级“新乡贤”3人。

法治促和谐。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各村(社区)调委会、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专兼职调解员化解矛盾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联动调解;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建立“法律援助”跟踪机制,全程参与重点事项化解,促进调解思维法治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大柳社区荣获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曲亭村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横塘村、华严庵村荣获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般细腻,如潺潺溪水般连绵。在大柳这片土地上,人们正齐心协力,心手相连,努力建设活力文明和谐幸福美丽新家园。

大柳镇华严庵村高标准农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凝心聚力铸品牌 立德树人育文明
...德树人 思想建设生机蓬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更是在耕耘未来,播种希望。永乐小学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多措并举,创新工作载体,以创建文明校
2024-02-27 00:19:00
打造乡村治理新样版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打造乡村治理新样版——南谯区念好“四字诀”打好组合拳推进乡村治理纪实本报通讯员陈金文 王金祥南谯区农业农村局近年来围绕创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区为目标,注重加强党建
2023-06-28 00:21:00
...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找准“夜市经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点,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倾力打造“谯梁夜市”文明实践品牌,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
2024-04-19 15:32:00
我市文明家庭积极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市文明家庭积极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
2023-09-28 00:14:00
...力科技自立自强,近日,南谯区施集镇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了60余场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推动了群众文明素养的
2023-09-28 00:1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2023年4月,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北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妇联、镇卫健办开展以“家风家训 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
2023-04-25 14:4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持续巩固文明菜市改造成果,改善市场环境,相关部门合力开展菜市场及周边整治行动,从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和公共宣传等方面重点检查市场卫生环
2024-11-20 10:31:00
滁州市南谯区:城乡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开展和美乡村创建,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善治升级。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
2024-03-15 15:02:00
...,暑气渐消。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滁州市南谯区银花街道举办主题突出、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系列“纳凉晚会”,办在家门口的文化盛宴,给辖区居民送去了夏日清凉。以歌伴舞《
2024-08-27 16: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