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解缙、胡广和王艮,他们三人年岁相仿,同是江西吉水人。
解缙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1388年20岁的他就高中进士,深受朱元璋喜爱。后来朱元璋为了磨炼解缙不让他招嫉,1391年让解缙父亲把解缙领回家去。直到8年后,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时才再次启用他,任翰林待诏,皇帝近臣。
另外两位是在建文帝二年(1400年)同时中进士,本来王艮可以中状元,但因为王艮相貌差了点,就把状元改为胡广,于是胡广和王艮他们两人就做了同一年的状元和榜眼。
三人都是翰林官,毫无意外的做了建文帝的近臣,是朱允炆最亲近的谋臣,而解缙甚至一度做到了建文帝的首席参谋。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马上就开始了削藩,结果引发了朱棣的起兵造反。在昏招不断出尽的情况下,建文帝的军队一步步溃败。燕王朱棣1399年从北京出发,经过征战,最终于1402年6月12日抵达金陵城下。
京城被攻陷前的那天夜晚,解缙、胡广和王艮三人在邻居吴溥家里聚会,商议何去何从。聚会中,解缙陈说君臣大义,胡广更是慷慨激昂,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只有王艮默默无言,独自流泪。
吴溥说:“你们三人是受皇上知遇之恩最深的大臣,何去何从?不能不小心应对,我只是一名小臣,还可以静观其变。”三人随后离去,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只有14岁,见状感叹说:“胡叔叔能舍生取义,的确可以千古留名!”吴溥对儿子说:“不会的,只有王叔叔一人肯死。”
话音刚落,便听到隔壁胡广在喊:“外面乱糟糟的,看看咱家猪跑了没有?”吴溥回头对儿子笑道:“连猪都放不下的人,怎能舍去自己的生命?”
又过了一会儿,便听到了王艮家传来哭声。原来王艮回家后,便向母亲表明死志,母亲也勉励儿子以忠尽节。与妻子诀别后,王艮饮鸩而亡。
解缙更是急迫,不知当时的情形是如何做出的决定,回家后迅疾联络城外的燕王投降了。
朱棣知道解缙投降后很高兴,解缙趁此又推荐了胡广。第二天城破,胡广没有做任何抵抗和言语上的冒犯也投降了。
解缙、胡广投降后都得到了重用,后来解缙主编了《永乐大典》,不过在权力斗争中得罪了朱棣次子朱高煦,1415年被活活冻死在雪地里,享年47岁。
胡广后来青云直上,直到1418年去世,不过怕死的他只活了49岁,死后被谥为“文穆”。但胡广的节操一直备受后人非议,“胡广问猪”这一典故,也成为后人嘲笑贪生怕死之人的笑料。
王艮一生酷爱梅花,不去争宠邀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王艮重义轻生的行为赢得了后人的称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