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48岁女子寻找亲生父母 曾被遗弃在长安县医院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17 17:34: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我常觉得自己像无根浮萍一样,尽管有点纠结,我还是想找到我的根。”48岁的田女士说自己是个苦命人。

48年前 她被遗弃在长安县医院

48岁的田女士,生下来就被妈妈遗弃在医院。

“听我姨说,我应该是1975年6月18日(阴历五月初九)凌晨5点到6点间,在长安县医院出生的。一生下,生母就在她妈妈的陪同下离开了,我则被留在医院‘想怎么处置都可以’。因为当天给我接生的一位医护人员是外婆(养母的妈妈,下同)家的房客,她得到消息就把我抱回来了。”田女士说,“因为我养父母当时结婚3、4年了,一直没娃。”

后来从各种“流言”中,田女士拼凑出了一些“关键”信息:生母是从西安到长安下乡的知青,下乡地点在小江村,这也是生父生活的地方。但1975年知青可以返城时,生母通过各种途径提前产下她,并遗弃在医院。

“我生下来放到秤上都称不出斤两,后来说了放了一只布鞋才称了3斤。”田女士说。

“养父这边没有能依靠的人了”

田女士的养父当时在咸阳210厂工作,养母则是国棉二厂的工人。

“两人感情本来还好,应该从我幼儿园时,他们感情开始有裂痕、常吵架。我就被寄养在不同亲戚家,有时在长安东韦的外婆家,有时在我爸老家兴平西吴奶奶家,奶奶又因年龄大身体不好把我托给姑姑养,但姑姑本就有3个孩子负担不了我。”田女士说,“我现在只记得,五年制的小学我至少转了7次学。我因此很敏感,因为我从懂事起就担心的是‘会不会第二天就又被扔在哪里了’。”

养父母最终还是离婚了。“离婚后不久,养母重新成立家庭,养父则一蹶不振经常酗酒大哭。那段时间,我先是跟着养父生活,但他上班照顾不了,又被送回到西吴奶奶家,奶奶身体不好我还得承担家里的农活。印象中,上三年级的我就一个人在苞谷地里掰苞谷呢。”田女士说,“在被送回老家前,我养父还带我坐火车,到了一站他下车了。我当时很害怕,不知道该咋办时,养父又回来把我领回家了。养父很爱我,但那会儿他已确诊胃癌,也有很多很多伤心事儿。大概就是我上3年级时,养父就死了,在那之前,奶奶也死了,养父这边没法依靠了。还好,我外婆、外公把我接回长安了。”

“寄人篱下,我特别会看人脸色”

在外婆、外公的硬性要求下,再婚后的养母再次接手抚养田女士。但1984年养母和继父的女儿出生后,田女士说自己的“委屈”更多了。

“现在想想,我妈当年不容易。可当年我总觉得她偏心。”田女士说,“我妈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加上文化程度很低,一生我气就老说‘你又不是我亲生的’,那句话真的是很伤害我。”

而继父在生气时,也常常直呼她“杂种”。“伤害还有更多的。”田女士说,“我记得我当时刚从长安被接回时,继父当面给我说‘你要干净一点,还要吃苦耐劳’,我一直很努力地保持干净、抢着干活。但我妈和继父一吵架,家里的气氛很紧张,我干什么都更加小心翼翼,其实我本来就很小心翼翼,寄人篱下,我特别会看人脸色。”

田女士已经记不得因为什么事儿了,但她说难受的时候“厕所是最好的避难所”。在卫生间里不出声的偷偷哭是她当年情绪宣泄最常用的方式。“还不敢呆得时间太长。”田女士说,“其实现在想想当年那些委屈,很多时候都是青春期的自己想出来的。我妈是爱我的,哪对母女没有吵架、没有互相伤害过啊!”

1990年,借调到海南的继父突然溺死,母女三人相依为命。“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我也辍学了,摆摊卖米线贴补家用,后来卖过空调、在夜市打工等等,直到妹妹大学毕业,日子慢慢顺了。但2015年,外婆和我妈先后离世。我难受了很久,现在已经过了8年了,所以我才敢说出这些内心的想法。”

“找到亲生父母的念头一直都有 以前不好流露”

田女士坦言,10来岁时,她也曾一度十分想找到亲生父母。

“虽然我只知道生父是小江村人,拉着一个名叫‘军花’的姑娘陪我一起去找过,因为这个姑娘的外婆就在小江村。但因为不知道生父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也没找到。”田女士说,“找到亲生父母的念头一直在心里,但害怕养母、外公外婆伤心,再就没有流露过。现在他们都走了多年,我担心我再不找就真的找不到了。”

田女士还说:“在通过媒体说出这些时,我征求了我姨、我舅的意见,他们最后都理解了也同意了。我常常想:也许亲生父母不一定知道我还活在世上。其实,我现在过得不赖,虽然没有很富有,但有一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还有一个可靠的老公,在老家也有了自己的房。我想说:当年的错误就留在当年吧,我想找到我的亲生父母,知道我的根在哪儿,看看他们就好。马上春节了,这些年我特别害怕过春节,因为那更会让我觉得我孤零零的。”

以上故事均来自田女士的讲述,如果您有相关信息,也可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实习生 王婷

48岁女子寻找亲生父母 曾被遗弃在长安县医院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色芳华》都觉得吉安县主是恋爱脑,只有何惟芳才知,她多清醒
...感觉了,也终于不用怕公婆对自己不好了。刘家本就是从长安贬到洛阳,谨小慎微的生活着。当吉安县主以自毁名节也要嫁给刘畅时,他们想到的便是吉安县主不计前嫌,也就对她感激涕零起来。所
2025-01-12 23:39:00
秦可卿出殡当天,发生两条人命大案,揭开半掩门儿藏污纳垢的丑陋
...要从馒头庵的净虚说起。净虚本不在馒头庵住持,而是在长安县善才庵出家。 善才庵,顾名思义就是“散财庵”。一个姑子的庙宇被取这样一个名字,可知就像水月庵绝不可能是因馒头蒸的好才
2024-09-13 20:27:00
《国色芳华》看清吉安3年婚期的荒唐,才懂刘畅为何白嫖不娶她
...唐呢?刚刚丧夫不久,还没有出丧期,她就兴高采烈地从长安赶到了洛阳。为的就是跟初恋刘畅重温旧情。吉安县主的父亲是宁王,在长安势力庞大。三年前,刘畅与幼贞两情相悦,刘畅跑到宁王前
2025-01-08 20:10:00
中国古代首位女皇帝原来是谁
...州市淳安县为根据地,模仿唐朝的建制封王拜侯,开始与长安分庭抗礼!陈硕真领兵一路杀到安徽境内,起义军也从开始的不到千人发展到超过了三万人,成为了一支足以颠覆唐朝的可畏力量。消息
2024-04-20 17:26:00
《红楼梦》第二桩大案,一件风月故事背后,引出的群丑乱舞
...子根源还是与净虚有大关系。当初净虚不在馒头庵,而是长安县善才庵的住持。那长安县相当于京都长安的直属之地。当地有个大财主姓张,就是张金哥的父亲,是善才庵的大香客。张金哥早前许配
2024-10-05 17:56:00
《国色芳华》看到李幼贞令刘畅断腿,才明白她从不是傻白甜恋爱脑
...与既无功名,更无官职在身的刘畅相恋。刘畅之父,虽在长安为官,但与宁王府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刘家夫妇,为人最为市侩,一辈子汲汲营营,削尖了脑袋想要实现阶级跳跃。因此,他们明
2025-01-19 19:31:00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误会了:长安没有改名为西安,长安一直都存在
...说的乡镇。“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汉高帝五年,置长安县!按照史书的记载,几个小乡聚合并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县!长安本来是一个乡,它从乡升级成为县的,这可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要感谢
2024-02-27 23:50:00
诗词中的长安意象
...“长安”之名的历史沿革: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隋时,隋文帝
2023-06-21 14:24:00
...,1927年民国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安市,3年后又取消,改回长安县,1932年,西安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陪都,不久又撤销,1944年,西安市再次成立。从唐朝到民国,可以看出长安的上一
2024-07-20 15:4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