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说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唐玄宗最器重的心腹。他的名气虽不如姚崇、宋璟,但他的故事却比“开元名相”中的任何一位都要精彩。
张说极具个性,读他的故事,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误以为碰上了“李逵”,一言不合就抡斧子。
如果要是给张说开追悼会的话,悼词中一定少不了这句话:张说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展开近身肉搏,虽九死无悔,终于死于乱箭之下……
当然,张说的“斧子”不会见血,那是文人的“算计”。闲话少说,让我们走进张说的战斗生涯吧。
张说的“战斗生涯”
借用某句经典的台词:张说是宰相中的战斗鸡,他全景无死角、全天候无间隙地战斗,人缘臭大街,以至于我们没办法全程展示,只能挑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恶斗姚元之,被连番算计
姚崇,字元之,是“开元盛世”的开启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唐睿宗在位期间,张说和姚崇同为宰相,也都曾经为了保护唐玄宗,而遭到太平公主的贬黜。
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朋友的朋友有可能是死对头,张说和姚崇就是如此。当二人都重新回朝后,连热身运动都没做,就直接上了“拳击台”。
张说早回来几个月,已经占据了中书令的宝座。按唐朝惯例,中书令相当于“首相”,其它宰相相当于“副相”。但得知姚崇即将回朝的消息,张说惊得一跃而起。
老姚曾经在武则天和唐睿宗时期两度拜相,无论从年资还是人望,张说都望其项背。唐玄宗将姚崇召回来似乎有点“不怀好意”,张说感受到了危机。
于是张说对姚崇亮起“斧子”,他叫来心腹赵彦昭:上奏章,弹死他!然而唐玄宗已经“情定姚崇”,因此赵彦昭的弹劾连一丝水波纹都没砸起来。
张说又砍出第二斧,唐玄宗的大红人姜皎上场:陛下,您不是正为河东找不到一位合适总管而发愁嘛,臣终于发现一位文武全才的人,正适合这个岗位,姚崇。
唐玄宗脸一黑:少扯犊子,张说让你来的吧?找死啊你?
两斧子下去没起效,张说害怕了,赶紧向岐王李隆范(唐玄宗之弟)求救。姚崇得知这条消息乐了:终于等到我反击了。
有一天,他装作脚疼,借唐玄宗对他献爱心的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脚疼哪有心疼要紧啊,臣听说张说跟岐王勾勾搭搭,这是要害了陛下的心腹啊。”
唐玄宗最忌讳大臣跟藩王走得近,顿时火了,一道圣旨就将张说贬出了长安,直到姚崇去世才将他召回。
两人斗了一辈子,姚崇临死还摆了张说一刀,民间称之为“死姚崇算计活张说”,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搜索。
▶算计张嘉贞,遭当众辱骂
开元九年,张说再次拜相,不过这一次“首相”已经被人占了,那个人曾经是他的老部下张嘉贞。
张嘉贞也是个极具个性的宰相,此人脾气暴躁,刚愎自用,对曾经的老领导张说一点都不客气,由此二人龃龉不断,到了相互拆台的地步。
有一次,广州都督裴伷先因罪下狱,张嘉贞提出对他实施杖刑,张说当堂发难:“士可杀不可辱,谁能一辈子当宰相?你开了先例,当心报应到自己头上。”
一句话将张嘉贞气得直翻白眼。
张说从姚崇那里学会了后发制人的“先进经验”,八九年的沉淀后,此刻全都在张嘉贞身上用上了。
开元十一年,张嘉贞的弟弟贪赃事发,张嘉贞担心牵涉到自己,内心惶惶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说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这还不好办,你素服待罪啊,你还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嘛,不管你有没有罪,只要态度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张嘉贞一时脑短路,听了张说的建议,老老实实地向唐玄宗请罪。没想到唐玄宗正在气头上,连争辩的机会都没给,就将他打发到豳州任刺史去了,而张说则顺利地顶替了他的位置。
张嘉贞这才恍然大悟,中套了!
第二年,张嘉贞回京述职,唐玄宗在中书省设宴招待宰相们,让张嘉贞一起参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张嘉贞全然不给唐玄宗面子,当场谩骂张说。
别的几位宰相实在看不下去了,连劝带拉将张嘉贞弄出了宴席,而张说特别有涵养,该吃吃该喝喝,唐玄宗竟然没动怒,权当看戏。
▶压制宇文融,被暗箭伤身
扳倒张嘉贞之后,张说坐稳了老大的位置,心里多少有点飘。张九龄提醒他:你要当心宇文融。张说满不在乎:“狗鼠何能為。”
宇文融一怒之下,联合同样受到张说排挤的崔隐甫,以及御史中丞李林甫,四处寻找张说的小辫子。
结果,张说因为亲信借着他的名义纳贿、占卜吉凶而被投进监狱受审。
张说的弟弟为了救他,不惜当着唐玄宗的面割耳鸣冤,高力士又言,狱中张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罚忧惧之甚”。
唐玄宗心软了,仅仅将他罢免宰相,没做过多的惩罚。此后,张说先后供职于集仙殿、尚书左、右丞。
开元十八年(730年)正月,张说病逝,享年63岁。
这么一看,张说这辈子似乎啥也没做,就跟人“战斗”了,那么他凭啥能当宰相?还被后人誉为“开元名相”?
张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说的“战斗鸡”属性只是他性格的一个侧影,以我个人的视角看,正是这些纷纷扰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张说。
☛武纬文经
开元宰相中,文武兼备的宰相有好几位,比如张嘉贞、萧嵩、杜暹,但要论综合能力,张说是毫无争议的大拇哥。
自从被姚崇排挤出中枢后,张说担任了三年幽州都督,开元七年又以并州都督兼任天兵军大使。
开元八年,由于朔方大使王晙诛杀突厥降户千余人,引起突厥诸部的恐慌。为了给王晙擦屁股,张说只带了二十多个随从持节前往安抚,并冒着被杀的危险与突厥人同吃同住。“吾肉非黄羊,必不畏吃;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是吾效死之秋也。”
张说置生死于度外,以诚心待人,终于感化了突厥九姓,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危机。
开元九年,突厥降将康待宾反叛,他勾结党项人攻陷兰池六州。张说率一万大军出合河关,大败康待宾,并成功招抚、安置了那些党项流散人员。
开元十年,康愿子举兵造反,并劫掠牧马西渡黄河出塞。张说率兵追讨,在木盘山擒获康愿子,俘虏三千人。
为了根除不安定因素,张说将那些居住在河曲六州的五万降户迁往许、汝、唐、邓、仙、豫等州。
数年军旅生涯,竟然将张说改造成了文武兼备的全才。担任宰相后,他首先提出了裁剪边军、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的改革措施。
事实上,随着公田制的破产,开元时期的府兵制已经搞不下去了,同时府兵的战斗力锐减,逃兵现象屡屡发生。
面对唐玄宗的疑虑,张说拍着胸脯,用全家百余口人担保,这才让唐玄宗朝的第一次兵制改革得以推行。
张说大刀阔斧,裁减了20万边军,又募兵13万代替府兵,这支队伍就是后来的彍骑卫队。
在延续姚崇以来的革新成果外,张说又大力推行科举取士、颁布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大唐帝国的文治兴起自此开始。
需要补充交代的是,科举虽然自南北朝就开始,隋朝已经制度化,但它依然只是进仕的途径之一,甚至谈不上主流,荫功、举荐、任子的比例远大于科举。
☛文章领袖
张说本人是通过糊名科举,以策论第一的优异成绩步入仕途的,他文采出众,执掌大唐文坛三十余年,与苏頲并称“燕许大手笔”。
张说这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编撰工作,连在军中任职时,唐玄宗都要让他军中修史。
担任宰相期间,张说大量提拔文学之士,比如张九龄、贺知章、王湾,以及王维、孟浩然等。
欧阳修评价他说:“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力居多……善用人之长,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天子尊尚经术,开馆置学士,修太宗之政,皆说倡之。”
☛文治先驱
前面我们一直讲张说是“战斗鸡”,其实他的战斗不全然是意气用事,而是唐玄宗一朝执政理念的分歧——文吏之争。
开元宰相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宇文融、李林甫为代表的“吏僚”,一类是以张说、张九龄为代表的“文僚”,还有一类就是以姚崇、宋璟为代表的综合型官僚。
吏僚是指那些从基层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官员,他们的起点通常很低,从吏员开始,因此实战经验很丰富,擅长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但文化水平普遍很低。
比如李林甫,因为经常念错别字,别人讥笑为“弄獐(璋)宰相”、“杖(杕)杜宰相”。
文僚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官员,他们因为出众的文化素养,起点非常高。但这些人往往也伴随着自命清高,看不起吏僚。比如李林甫的那些绰号,都是拜文僚官员们所赐。
文吏之争难免夹杂意气的成分,但换个角度说,它也是帝国的人才制度之争。吏僚的背后是荫功、任子制度,它的最大受益人是豪门家族;而文僚的仰仗只有科举,它给了平民百姓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
另外,文僚在施政方面的高度,也是吏僚难以企及的。
当然,文僚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难敌吏僚,比如李林甫,张九龄被他卖了都浑然不知。
再比如张说,最终被三个吏僚宇文融、崔隐甫和李林甫的暗箭所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