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全球车辆电动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5-30 1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网

近日,有欧美汽车企业或表示将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计划,或宣布延期电动化相关项目、减少电动化产量等计划。前不久,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美国新车排放标准,经过重新测算,也将电动汽车渗透率从2032年67%的目标下调至56%。上述信息表明,欧美的电动化转型难度比预想的大。不过笔者认为,进程适当放缓也是基于其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策略调整,车辆电动化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对电动化实现的方式和节奏做出了调整。

在笔者看来,欧美的车辆电动化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成本高,产品价格贵。电池原材料、软件开发和电力等成本占比较高。再加上当前欧美还没有建立强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本依赖进口,也导致成本高企,使得电动汽车的综合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所以在造车成本方面,欧美与中国相比还处于劣势,并且效率也不高,从而影响了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通胀削减法案》,欧盟也提出了《新电池法》,这些法案其实都旨在通过建立自身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以更好地发展本地的电动汽车产业。

二是用车成本高,电价和油价相当。以德国为例,目前德国户均所耗电费在欧盟国家中比较靠前。有数据显示,2023年,在年用电不超过2500千瓦时的情况下,德国当地居民用电平均价格约为45欧分/千瓦时,这一价格水平在欧洲国家中位居前列。事实上,整个欧盟范围内,在同等条件下,电费的平均价格也达到约30欧分/千瓦时,折合人民币约2元/千瓦时~3元/千瓦时。尤其在俄乌冲突之后,能源价格上涨,欧洲电费更是一路走高。这样的电价远高于国内,也失去了电动汽车的用车成本优势。

三是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欧美的发展速度也不尽如人意。据公开信息测算,欧洲和美国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都在15∶1以上,充电设施数量缺口较大,难以保障大规模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正是基于此,近年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均出台了与充电设施相关的财税减免或奖补政策。例如美国2021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就具有一定代表性,该法案曾一度要求75亿美元联邦资金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必须使用美国生产的钢铁等原材料,以及充电设备本身在美国国内组装和部分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通过法案的条款可以看出,和动力电池类似,该法案也旨在推动建立本国的充电设施产业。

此外,欧盟在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中仍然允许2035年后销售使用e-fuel的合成燃料内燃机汽车,该燃料是通过将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催化反应合成的液体碳氢链燃料,也被称为电子燃料。e-fuel的独特之处在于,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生产过程中结合了的二氧化碳,其生产总量呈中性,理论上不会增加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达到了零排放的效果。但是,该电子燃料是一个“电转液”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能耗高,且成本高、能源效率低,排放量远大于电动汽车。尽管e-fuel符合碳中和要求,可以缓解碳中和过程的难度,但笔者并不看好其应用前景。

一方面,欧美基于成本、市场、政治等因素放缓或降低了车辆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但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适应性、妥协性调整。另一方面,发展电动汽车是欧美气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目标的同时,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法案和举措来推动建立电动汽车相关配套的产业体系,以增强其在车辆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全球竞争力。

对于我国而言,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优化配套环境、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市场应用等方面,已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车辆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尽管欧美基于其自身原因对发展节奏有所调整,但我国还应坚持既定的方向稳步向前。(作者刘锴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充电联盟主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丰田孤军奋战汽油车市场,电动浪潮下的挑战与选择,研究新发动机
电动汽车在当今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传统汽车巨头丰田却选择了孤军奋战,坚持发展汽油车辆,引发了业界的关注。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丰田面临的
2024-01-31 15:01:00
...:内蒙古日报全球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大势所趋——访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 □新华社记者 高博 万后德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桑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发展
2024-05-22 04:22:00
中国举国之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还是西方阴谋?
从燃油汽车的落后到电动汽车的领先,我们用了近40年的时间才实现了“弯道超车”。如今的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50%以上的电车销量,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而且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2024-03-06 10:59:00
...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中国电动汽车出海遭遇“逆风”。前不久,欧盟发布通知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英国、美
2024-03-22 16: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综述: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合作是大势所趋新华社记者雷明宇 杨骏英国商业贸易部负责投资的国务大臣多米尼克·约翰逊在日前举行的英国全球投资峰会
2023-12-11 21:57:00
“中国制造”纯电动双层观光客车出口法国
...电动双层观光客车第三次出口法国。据介绍,汽车电动化大势所趋,在全球绿色出行的浪潮中,中国客车凭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逐步崭露头角,成为引领全球交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用户代表在接
2024-03-26 21:51:00
以不妥协之态持续创新,创新纯电动BMW i7用大胆回应大势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百万级豪华轿车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而在百万级豪华车市场,BMW7系和创新纯电动BMWi7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车型之一,自1977年第一代BMW7系诞生起,
2023-12-14 17:52:00
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方专家点赞中国新能源汽车
...持续交通部门负责人罗布·德容表示,中国是电气化以及电动汽车推广方面的领导者,希望中国向全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分享经验,用中国技术向世界推广可负担的电动汽车,帮助非洲国家建立电动
2024-03-03 15:48:00
新能源汽车海外探路绿色共赢
...访时表示,名爵在高效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方面拥有多种领先技术,“我们在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体现在可靠性、价格优势和技术创新”。加西亚表示,名爵在英国、
2024-03-08 07:16: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