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治世靠关公,清廷为何把关帝庙修在避暑山庄大门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3:06:00 来源:戏说三国

1.

清朝皇帝的时候,由西大街头牌楼到火神庙的这段儿御道,被称为十里长街,而从火神庙到丽正门,不足五百米的距离中间,有一座关帝庙,与宫墙最近处仅20米,是一座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庙宇。

这座关帝庙始建于雍正十年,最初是热河厅邀集地方商民及百姓出资修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诏谕重修此庙,将原来的灰瓦顶改为黄色琉璃瓦顶,气势宏伟,设置完备,成为了敕建关帝庙。

不仅朝廷官员、各族首领、外国使节来此拈香礼佛,也是行辕之地。

清朝皇帝何以在避暑山庄的正门口,允许并敕建一座关帝庙呢?

重建工程于乾隆四十四年动工,四十五年建成,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国治奉敕撰书,是为《御制承德府关帝庙碑文》:

乾隆四十三年,岁在戊戍,诏升热河厅为承德府,其余六厅改隶为州县。于是鼎建文庙,选造生徒,增置解额,以明年已玄五月上新诣释奠。

是月复诏协办大学士尚书英廉、侍郎和珅,重修丽正门右关帝庙,改易黄瓦,殿宇崇闳,规制大备。臣国治恭承嘉命,为文以记。

臣窃惟古者立国,必先建学设庙,所以定民志,一耳目也。承德近接塞垣,前代声教所不及,边关之氓,不见通都大邑礼乐威仪之盛。国家揆文奋武,迈古超前。自圣祖肇启山庄,成都成邑,朝宗辐凑,万国会同,我皇上觐扬光烈。四十五年以来,开辟疆宇二万余里。自蒙古王公喀尔喀、及四卫拉特、回部诸藩等,莫不倾心托命,奔走俯伏,来享来庭。于是,承德遂为古北口外一大都会,将山川灵淑之气,蕴于古而发于今耶!抑天眷有德,圣天子赫声濯灵薄言震之,莫不震叠者也。夫制礼以作民敬也,立庙以作民诚也。关帝庙祀遍天下,各直省府州县建祠设像,守土官吏,岁时展谒典礼视文庙。况承德距京师数百里,日月所照临,中外所瞻,就庙貌之成,可以见国家褒崇忠义,凛乎纲常名教之大焉,可以使远近更易观听,动其严威严恪之忱焉。秩祀之修,庸可已乎?

工经始于乾隆四十四年五月,越明年庚子五月工竣,凡用银五千八百九十三两有奇。新庙既成,文武吏士邦人咸喜,而各蒙吉外藩岁时朝觐者亦者展礼庑下,以申畏神服教之诚,以昭文德武功之盛。臣国治奉命撰述与有荣也。谨拜手稽首恭记。

乾隆四十五年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臣梁国治奉敕恭撰并书

治世靠关公,清廷为何把关帝庙修在避暑山庄大门口

然而,在避暑山庄丽正门的门口修建关帝庙,而且规格如此之高,绝非梁国治所说的这样简单,关帝对于清朝的意义要远远高于碑文所述。

嘉庆、道光时期曾任巡抚、总督的著名学者梁章钜对此有专门记述:

相传每朝之兴,必有尊神为之护国,前明为岳忠武,我大清则奉关帝为护国,二百年来,武功之盛,震叠古今,神亦随地显灵,威震华夏。故朝廷尊崇封祀,漾溢寰区。

——梁章钜《楹联三话》

关帝是整个大清朝的护国神,这才是关帝庙能够修建在丽正门口的原因。

敕建关帝庙处在这个位置,因为它也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守护神。

2.

“夫制礼以作民敬也,立庙以作民诚也”,梁国治写在关帝庙碑文里的这句话,说出了宗教是所有统治阶级治理国家、驯服百姓的工具。所以,佛教从进入华夏开始,就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为了能够在以道教为本土宗教的华夏生根、得到统治者和普通百姓认可,它也有一个逐渐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其举措之一,就是不断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崇拜的英雄、圣人和传说中的神仙,吸收进佛教里面,从而得到各个层面人士的认可。

关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由三国如云战将中的一员,成为了佛教里的神仙。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当时的著名高僧、天台宗创始人智顗(读以)法师从浙江到湖北荆州一带传布佛法,为了吸收更多的人信佛,便把走麦城死后埋葬在当阳的关羽拉进了佛教。

《佛祖统纪》这样描述这个过程:

智顗到荆州地区的当阳(今湖北当阳市),见玉泉山一带环境幽美,欲建精舍。梦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自通姓名,为关羽、关平父子,请于山中建寺,智顗从之,寺成,为关羽受五戒。从此,关羽为佛教护法,为伽蓝神之一,一直在佛寺中享受香火。

光是一个梦,似乎还不能让所有人信服,于是,关公显灵的故事又出现了。唐德宗贞元十八年的《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就这样记录这个故事:

“将军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公族功绩,详于国史。先是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宴,坐乔木之下。夜分忽与神遇,云:“愿舍此地为僧坊,请师出山,以观其用。”指期之夕,前壑震动,风号雷虩(读

xì,虩虩,恐惧的样子),前劈巨岭,下堙澄潭,良材丛木,周匝其上,轮奂之用,则无乏焉。惟将军当三国之时,负万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伦。其于殉义感恩,死生一致,斩良擒禁,此其效也。”

关羽玉泉山显灵的故事,广为流传。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氏就曾命画家赵忠义绘制《关将军起玉泉寺图》,“于是,忠义画自运材斫基,以至丹楹刻桷,苦役鬼神叠棋、下榻、地梁一座,佛殿将欲起立”。

这说明,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关羽玉泉寺显灵的故事,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关羽就这样由人变成了神。

治世靠关公,清廷为何把关帝庙修在避暑山庄大门口

3.

相声《关公战秦琼》大家都听过,觉得是穿越胡编,其实,成了神的关羽谁都能“战”,因为神无处不在。“神亦随地显灵,威震华夏(梁章钜语)”。

到了宋朝,皇帝信奉道教,宋真宗和道士出身的宰相王钦若编造了一个关羽大战蚩尤的神话,把关羽改造为和妖魔做斗争、为大宋朝保驾护航的神仙。徽宗封关羽为“崇宁至道真君”,由此,道家奉关羽为“关圣帝君”,成了正统意义上的神。

到了北宋末期和南宋时期,随着与辽、金之间的斗争形势愈发严峻,正统思想进一步被强化,为了激发百姓对敌斗争的精神,关羽进一步被神话,最后被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到了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加强对关羽的崇奉,在明成祖北征时,还演绎出一个“关羽骑白马为明军助战”的神话,迁都北京时,在地安门外修建白马关帝庙,由此,关羽成为了宫廷守护神。

万历四十二年,关羽被封为“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就这样,关羽成了忠义勇武的化身、除魔降妖的天神、社会各阶层崇拜的偶像,儒释道共同供奉的神祗。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4.

其实,对于大清朝来说,关帝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与前朝各代。

前几年,跟着《三国演义》学管理很火,很多专家为此赚足了眼球,也赚满了腰包。其实,真正学到《三国演义》真谛的,是清朝开国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他们把《三国演义》当作了行军、打仗、建国的教科书。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十三付遗甲起兵,从那时起,他们没有去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用兵典籍。因为当时整个女真族没有多少有文化能读书的人,文言文“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之类的不好懂。努尔哈赤随身携带一部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战斗间隙阅读,从中汲取政治、军事谋略。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东汉末期的群雄争霸、宫廷争斗、三国角逐,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罗贯中总结、吸收、融会贯通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政治、军事方面的谋略,而且用通俗的语言,成为了文化水平不高的满洲人建国的教科书。包括对于清朝建国起决定性作用的联合蒙古各部对抗明朝,都是和三国学“蜀吴联合对抗曹魏”。

为了普及《三国演义》知识,清朝初年,朝廷就把它译成满文,令统治者的高层人士阅读。

清人陈康祺说:

国初,满洲武将不识汉文者,颇多得力于此,嘉庆间,果毅公额勒登保初以侍卫从海超勇公(海兰察)帐下,每战辄陷阵。超勇曰:“尔将才可造,须略识兵法”,因以翻清《三国演义》授之,卒为经略。

《三国演义》褒蜀贬魏,尤其是塑造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的关羽英武的“战神”形象,这对于以《三国演义》为教材的八旗铁骑来说,无疑是他们的偶像,

皇太极在沈阳地载门修建了一座关帝庙,亲题“义高千古”,在此欢送、迎接出征和凯旋的将士,也暗示人们,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连战数捷,都是有关帝圣君在冥冥之中助阵,“有清入关,战时,每显灵助战”。

关羽成了“三军之帅”,保佑着清军入关进京。

5.

清朝定鼎中原,对关羽的尊崇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

顺治九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接受礼部官员的提议,给关羽的祖上封官。敕封关羽的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扩建地安门白马关帝庙,亲自撰写碑文,夸赞关羽“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洋洋乎忠义正直之气冲塞于宇宙之间,与日月星辰同其明,江河山岳同其体,风霆雨露同其功用,宜其英灵之振古常新,而为历代贤豪所莫能并也。”

本来,按照礼部官员的建议,应该给关羽“敕封三代公爵”,可是,考证不出来关羽父亲以上三代人姓名,于是就只给封号,不书名讳。

礼部官员上奏雍正时还说,亚圣孟子之父,未详名讳,止称先贤孟孙氏,所以缺疑也,应照此例,追封关帝三代俱为公爵,牌位只书追封爵号,不著名氏。

这就是变通,中国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都能找到依据。

6.

雍正给关羽的评价为“历代贤豪所莫能并也”,这个评价太高了,意思是关圣大帝没有可以与之比肩的了。

可到了乾隆的时候,事情就有些变化。

乾隆三十三年,敕命关帝庙正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以崇规格,使如帝王之制,以示尊崇,为关羽加“灵佑”二字,改关羽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并对京师地安门外关帝庙重加修葺,作《重修关帝庙碑记》,碑记中找了几个可以与关羽比肩的人物,他们是炎帝、大禹和孔子。

乾隆此举,意在“为人道扶持纲常,助宣风教”,刷掉宋元明以来蒙在关羽身上的降妖除怪的“妖气”,使之变成高大神圣的人伦道德典范。

武英殿本《三国志·蜀传》开卷,收录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谓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降谕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盛烈,朕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祀,而正史犹存旧谥,隐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也。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陋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第本传相沿已久,民间所行必广,难于更易,着交武英殿将此旨刊载传末,用垂久远。其官板及内府陈设书籍,并着改刊此旨,一体增入。钦此!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所有各寺庙供奉关圣神位以及匾额及神位,只书写封号,去掉“敕封”字样。意思是说,关羽的神圣是与生俱来,与天地同在,不是各朝各代的皇帝封的。

7.

本来,按照乾隆皇帝的思路,关羽就可以这样很接地气地神圣下去,接受凡夫俗子的顶礼膜拜、享受人间的香火了。可形势发展的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那样,形势逼人,关羽又需要显灵了。

嘉庆十八年,嘉庆皇帝在围场狩猎,天理教攻进了紫禁城。皇子绵宁组织卫士反击,绵宁还亲自用火枪“乓乓”两枪就打死了两个,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闯进来的教徒。大刀长矛毕竟打不过火枪火炮,起义失败,暴乱震惊了朝野,也震惊了全国!

事后,嘉庆总结表扬说:朕之皇次子亲执鸟枪,连毙二贼,贝勒绵志,续击一贼,始行退下,大内平定,实皇次子之力也。隆宗门外诸王大臣,督率鸟枪兵,竭二日一夜之力,剿捕搜拿净尽矣。

第二年,嘉庆皇帝觉得这件事还没讲清楚,就又颁发上谕,说关羽参加了皇宫保卫战和后续在滑县的剿匪战斗:

上年,逆匪突入禁门时,恍惚之中,望见关帝神像,畏慑奔窜,立就歼擒。本日又据那彦成奏,当滑县克复之时,贼匪于黑夜拼命突围,官兵施放枪箭未能真切。忽城旁庙宇自行起火,照同白昼,官兵两路夹击,始将贼匪截回,悉数歼除。事定后,乃知城旁庙宇供有关帝神像。庙虽焚毀,神像岿然独存,亳无损动等语。此次逆匪滋事,屡荷关帝灵爽翊卫,实深寅感,著该衙门于原定封号敬拟加封二字进呈,候朕酌定,通颁直省,用答神庥,其滑县庙宇,候重修落成之日,该抚再行奏请御书匾领,敬谨悬挂。

礼部议,加封“仁勇”二字,以答谢关帝助战之功。嘉庆朱笔一点,当即同意。

从嘉庆朝开始,大清王朝江河日下,类似的麻烦不断,每次平定,都需要关公显灵,显灵后就要再加封号。

道光八年,增加了“威显”、咸丰二年加“护国”、三年加“保民”、六年加“精诚”、七年加“绥靖”、同治九年加“翊赞”、光绪五年加“宣德”。

于是,到了清朝晚期,关羽的封号就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从努尔哈赤到同治皇帝,从关羽的封号就可以看出,“缺啥补啥”这件事屡试不爽,凡是朝廷大力弘扬的,都是当世最缺的,在清朝,朝廷对关羽越重视,说明社会越危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6: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月十三,中国民间俗称“关公磨刀日”。中新社以《百年关帝庙举行祈福仪式再现唐代武庙祭祀礼制》为题,报道在山西太原大关帝庙内举行的古礼祈福仪式,再现唐代武庙祭祀礼制,传承关公忠义
2025-06-09 18:18:00
“我从包公家乡来” | 让“关公”“包公”携手走向世界
...采访团一行在追寻包公足迹的同时,也探访了当地著名的关帝庙,为“包公文化”的传承发展“取经”。解州关帝庙被誉为“武庙之冠”运城关帝庙景区《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
2023-11-19 16:45:00
...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代时太原府城内有27座关帝庙。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战乱及时代变迁,如今太原城区内仅存5座,即大关帝庙、唱经楼春秋阁、西校尉营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
2024-05-10 06:59:00
“云长书院分享汇”6月14日在太原关帝庙博物馆举办,以“换一个角度看关公”为主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芳,带领观众以独特视角认识关羽,展现关公文化的别样魅力。活动由山西省文物保护志
2025-06-17 07:18:00
第十一届关公民俗节日系列文化活动,6月18日在太原大关帝庙启动,3天的活动颇具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关公的忠义文化和万里茶道的晋商文化在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农历
2024-06-19 08:45:00
...火非常旺盛,全国较大的关羽庙有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洛阳关林等等,除了在中国,在东北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关公庙。台湾只有2000万人口,关公信徒就有八
2023-08-30 17:25:00
《周处除三害》冲上3月电影话题热度“榜一”,“陈桂林”凭什么?
...生活中,遇到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很多台湾居民也会到关帝庙参拜一番。关公是忠诚正义、诚信勇敢等品质的象征。在《周处除三害》及很多港台黑帮题材电影中,都有“三教九流”拜关公的场景
2024-03-27 09:59:00
中国这个地方禁修关帝庙,每次修必定出事
关帝庙,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关羽而修建的庙,毫不夸张的说,关帝庙已经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很多地方都修了关帝庙来祭拜关羽。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关羽已经和孔夫子齐名,人们
2023-01-31 20:23:00
...的实践成果。“跟着贯中品书香”线路:清徐关帝城—大关帝庙—晋祠关帝祠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太原清徐人,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奠基人。在他的代表作《三国演义》里,关羽这一人物刚毅勇
2025-04-22 23: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