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15年7月,70岁的尿毒症患者韩女士(化名)又一次进入手术室。从2008年7月确诊尿毒症后,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手术,胡女士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
这一次需要做一项“特别”的手术——人工血管搭建。这条由聚四氟乙烯等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血管,将成为胡女士维系生命的管线。
等待韩女士的是一台人工血管静脉内内瘘的血栓清除加血管重建手术。在透析的7年时间里,所有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几乎都遇到了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这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当然也让韩女士痛苦不堪。
为什么近几年患上尿毒症的人数越来越多呢,想必很多人都比较好奇。尿毒症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的,大多都是日积月累对肾脏造成的损伤。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患上尿毒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尿毒症患者从2011年的27.60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50.10万人,年复合增长达12.66%,其中2016年同比增长17.27%。
尿毒症呈现年轻化趋势,发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每10个尿毒症患者中就有4个患者在10~30岁之间。
很多人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和尿毒症有瓜葛,但是一个病却越来越偏向年轻人,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尿毒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劝告:避开6个坏习惯,有助呵护肾脏
——憋尿
偶尔憋尿不会导致尿毒症,尿毒症主要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肾功能损伤。一般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其他因素都可能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它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期时,由一系列临床表现组成的综合征。
1.肾小球疾病: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应该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有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上述疾病会慢慢损害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尿毒症。
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肾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尿毒症。
3.其他因素:如果患者接触毒药或药物,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降低血压会导致肾脏损伤,甚至是尿路梗阻导致的肾脏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饮食不合理
俗话说:病从口入。营养不良也可以导致尿毒症。在我国,尿毒症主要的发病,还是原发性肾病发展而来的居多,继发性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次之,比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营养不良可以有有效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可以造成肾脏的灌注不足,从而导致肾前性的肾损害,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导致肾衰竭。营养不良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热量摄入要足够,在热量摄入足够的同时,保证蛋白的摄入和维生素的摄入。
可以给患者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根据患者不同的电解质水平,调钠、调钾。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患者的肾损害可以得到缓解,患者的肾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这时候要观察患者的尿量大小情况,如果尿量逐渐出现增多变成正常,说明肾功能就在逐渐恢复。
——熬夜
很多人习惯性熬夜,熬夜打游戏、追剧、看书等,这些行为都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是身体各个器官排毒休息的时间,包括肾脏。
单纯熬夜不会导致尿毒症,但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如果患者经常熬夜,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感染等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由慢性肾衰竭直接进展到尿毒症期。
尿毒症通常是在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疾病,病程比较迁延,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出现肾功能的逐渐恶化,导致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肾脏排毒和排水能力明显下降,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通常还合并肾脏萎缩以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过量饮酒
经常喝酒一般会得尿毒症,因为酒精刺激会导致肾脏受损。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尿毒症主要提示患者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由于肾脏功能单位受损严重所导致的一种现象,使患者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代谢物以及毒素无法顺利排出,滞留在体内。
尿毒症会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经常喝酒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肾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尿毒症的产生,所以经常喝酒一般会得尿毒症,患者平时要适量的喝酒,避免出现经常喝酒的现象,以免导致尿毒症的产生。
平时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避免经常吃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身体中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恢复程度,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关心与帮助。
——盲目吃药
经常吃药过量的话,有引起尿毒症的可能性。药物虽然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经常超剂量的使用也会起到治病的作用。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有肾脏毒性作用,最常见的是止痛的药物,以及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物。
肾脏毒性作用与药物的剂量明显相关,如果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过多,短时间之内看不出肾脏的急性毒性反应。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肾间质出现慢性化的改变,最初表现的是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尿比重降低,如果没有及时的停药,最终出现尿毒症,需要长期依赖透析治疗。
——血糖控制不当
糖尿病如果没有积极控制,可能会引起尿毒症,如果糖尿病积极控制,一般是不会引起尿毒症的。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糖尿病如果没有积极控制,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这是一种糖尿病的微血管的病变。
患有糖尿病肾病时开始不会有症状,随后会出现尿蛋白的升高,患者可以出现夜尿增多并尿里面的白色泡沫越来越多,逐渐加重以后可以出现下肢的水肿,血压升高,而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就是尿毒症。
延伸——尿毒症透析之后寿命
尿毒症透析之后的寿命大约是10-30年,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15年,但个体差异很大。各种肾脏疾病逐渐发展,一旦到了尿毒症阶段,肾脏就失去自身的功能,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血液透析来长期生存。
透析虽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至于出现心衰、脑水肿、高钾血症等等。但是透析对毒素的清除不是很充分,每次清除的毒素仅仅相当于正常肾脏排毒的1/10,对身体各个脏器引起损伤,这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寿命。
尿毒症透析大约生存的时间是10-30年,但是有的透析中心透析的质量可能比较高一些,而且选用了多种血液净化方式,患者生存时间长。
因此,如果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肾源,而且经济情况也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还是行肾移植术,这样患者生存的时间可能久一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2 1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