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30 14:4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古代的帝王生前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园,而且希望自己死后不被打扰,尤其不希望有盗墓贼光顾。为此,很多王陵在修建之时都做了严密的防盗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代帝王陵中能免于被盗的少之又少。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究其根源,还是帝王陵寝中陪葬过于丰厚所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数的金银珠宝怎能不让人垂涎呢?因此,有少数帝王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在自己死后都声称陵寝之中没有陪葬或是少有陪葬,并且还立碑告诉世人——我的地宫中并无陪葬,少费那个力气。

但是经过考证,历史上有三位皇帝都声称自己是薄葬,可事实上却不是这么回事,不仅陪葬丰厚,而且还比一般的帝王更多,因此这也成为了一个精心编制的大骗局。

第一位是西汉汉文帝。汉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生活简朴的皇帝,他深知平常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不仅自己常常穿着粗线布衣,还主张节丧薄葬,在《汉书·文帝纪》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文帝修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致,不起丘垄,务从简约;陵内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随葬,以名节俭之志。”

可是,后来事实证明,这段记载就是个骗人的伎俩,汉文帝的地宫之中不仅有专用瓦器,还陪葬了大量的珍宝。因此,人们对汉文帝的这种表面做法,认为是欲盖弥彰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二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墓碑碑文上也有同样的内容:“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作为一代帝王,都是以天下为家,不会将人间的物品带入陵墓占为己有,如今我的地宫之中,就不会存放那些珍宝,只是以泥和木料做些陪葬的道具,这样就可杜绝盗墓者贪婪的欲望,免得他们惦记。

这些文字不但是写给大臣们看的,更重要的是给盗墓者看的。这种假象还曾一度迷惑了不少人,都认为唐太宗的陵墓中没有珍贵的陪葬品。可是有人就是不信这个邪,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最终还是被盗了,当他的昭陵地宫被打开后,发现里面的珍宝无数。

第三位是清代顺治皇帝。在顺治帝的孝陵神功圣德碑上,篆刻着这样一句话: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意思是说,皇父临死有遗命,他的陵墓不做豪华装饰,也不藏珍宝。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于是,民间纷纷猜测,孝陵地宫没有葬顺治的骨灰,只有顺治帝的一把扇子和一双鞋。不过,经过清东陵工作人员的考证,孝陵地宫不仅葬有顺治帝的骨灰,同时还葬有两位皇后的骨灰,不过对于顺治帝的孝陵地宫是否有大量的陪葬品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但是经过各方调查和查证,一致认为顺治帝孝陵中陪葬有顺治帝、后等三人的香册、香宝和三人的宝宫,虽然物品不多,但也还是算珍贵。尤其是三人的宝宫,不仅是名贵木料制作,而且箱子的装饰品都是黄金。因此说,孝陵地宫里,可能藏有珍宝,只是孝陵没有被盗过,其具体情况尚不能下定论。

揭秘帝王陵:薄葬背后的奢华真相

其实,无论是汉文帝、唐太宗还是顺治帝,他们对地宫不藏金玉宝器的表白,都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的自我粉饰,这是对后代撒下一个虽笨拙却使用的弥天大谎,事实上,那些所谓的空穴传说,根本不可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何600年无人敢盗,还能让康熙见一次拜一次
...积约为4000平方米,其深度达到了50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面对规模如此大的明孝陵,盗墓贼要是想挖掘,就势必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这盗墓的人一多,发
2023-01-11 14:46:00
古代最神秘的5大古墓,至今无人敢挖掘
...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18座唐朝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其中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内的17座帝王陵被盗墓贼挖盗了,只有乾陵未被挖盗。乾陵陵园仿唐都长
2023-02-24 20:16:00
朱元璋的陵墓是否被盗呢
...—明孝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然而,关于明孝陵是否被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本文将通过真实资料,探讨
2024-03-11 19:38:00
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怎么出来?
...不合适,并且对于盗墓贼来说,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虽说帝王陵墓的大门一般都相当重,但如果不设置一个机关的话,总会有办法将其打开。而在经过无数个修建陵墓的能工巧匠研究实验后,一种简
2024-06-29 10:35:00
...是作为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他的陵寝,可以说是开帝王陵之先河,占地56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故宫那么大,结构复杂,机关重重,里面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小世界,军队人马宫殿等物一应
2023-09-04 16:20:00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安葬比较集中的地方。长安古城历经周、秦、汉、唐,是帝王陵将的陵墓云集之地。关于周代墓葬,西安发现的不少,但大多是被盗后或“野外考古”时发现的。但由于本朝时间较长,史料不多,记
2024-02-29 21:50:00
介绍大唐秦王陵—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
...来绝无仅有的。大唐秦王陵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大唐秦王陵墓道墓中壁画棺椁
2024-06-06 10:44:00
朱元璋殉葬妃嫔:考古揭秘背后的残忍与真相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通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勘探和研究,已经非常确定就是位于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孝陵附近发现了三处殉葬妃嫔、宫女的殉葬墓区。这也跟史书上所记载的朱元
2023-12-22 15:55:00
朱元璋修建陵墓时,为何不移开孙权墓
...下,造就出风水这一说也并不奇怪。从风水的角度来说,帝王陵都是风水圣地,后有祖山,前有案山、朝山。近为案,远来朝。而孙权墓所在的梅花山,正是孝陵风水堂局中的“案山”。如果朱元璋
2024-06-11 1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