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每天这个时间睡,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21 18: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有人说:早睡早起对身体好。

也有人说:只要你自己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晚睡晚起和早睡早起一样好。

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的入睡时间?

这几年,有多项研究结果都表明,晚上10~11点入睡对心血管最好,这一结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2~23点入睡对心血管系统最好

2021年11月,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旗下的《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加速度计衍生的入睡时间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研究》的研究论文。

此研究共纳入88,026名英国被试者,其中包括51,214名女性(58.2%)和36,812名男性(41.8%),平均年龄为61.43岁。研究人员通过腕带加速度计收集了这些被试的睡眠开始时间和醒来时间的数据,还收集了关于年龄、性别、睡眠的规律程度、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类型、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等一系列信息。

然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平均时长为5.7年的随访,发现有3172名(3.58%)被试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当中,有43%在凌晨及更晚睡,38%在晚11~12点间睡,而仅有15%在晚10~11点间睡,4%在晚10点前睡。

在排除了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

入睡的时间点和心血管患病风险呈现“U”型关系。晚10~11点睡觉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小,太早太迟睡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凌晨(12点)及更迟入睡患病风险最高。

每天这个时间睡,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与22~22点59分入睡的人相比:

22点前入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24%;

23~23点59分入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12%;

零点或更晚入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5%;

在针对性别做的进一步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女性与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关联性更强,但其中的原因还不清楚。

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对昼夜节律紊乱的反应存在性别差异;此外,被试的年龄较大也是个混杂因素,因为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风险本来就会增加,因此也有可能入睡时间点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无性别上的差异。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睡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关系最深入的研究之一。

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研究对象主要是白肤色人种,且社会经济背景都相对比较好,参与者平均年龄较大、绝经后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本来就会增加等,确实不能代表所有人群,也不能定论为因果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跨越了五个时区,但我国各地统一采用的都是东八区的北京时间。因此,位于东八区的北京和位于东六区的乌鲁木齐,它们的22~23点,并不是一个概念。

北京的日落时间早,乌鲁木齐的日落时间要推迟2个小时。所以如果对于北京人的生物钟来说,22~23点是最佳入睡时间,那么对于乌鲁木齐人的生物钟来说,最佳入睡时间应调整为0~1点。在我国其他时区生活的人,也可以参考这一规律进行最佳入睡时间的换算。

每晚睡6~9小时对心脏最好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睡眠与心脏健康之间存在关联,但因为有许多因素会同时影响心脏健康和睡眠,这使得确定因果关系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就此展开的科学研究都是观察性的,即观察不同的人群,看谁会患病。2019年9月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项样本量近50万人的研究,不同于既往的观察性研究,这项研究同时还动用了遗传学研究。

研究人员应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发现27种遗传变异与短睡眠有关,而这种短睡眠是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同时还考虑了体重、体力活动、社会经济地位、心理健康等30个因素,得出了睡眠时长本身(而非其他因素)是影响心梗风险的潜在因果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你不吸烟、经常锻炼,也没有心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仅仅是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与每晚睡6~9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在研究期间心脏病发作的几率高出了20%。但是睡太长时间也不行,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人在研究期间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增加了34%。

并且睡太多的人,跟睡眠不足的人比起来,风险还要更高,离每晚睡6~9小时这一范围越“遥远”,心梗风险越高。比如与每晚睡7~8小时者相比,每晚睡5个小时的人心梗风险增加52%,睡10小时的人心梗风险增加了两倍。

那么最佳的睡眠时长到底是多久呢?研究人员认为,每晚6~9小时的睡眠是对心脏健康最有益的睡眠时长。

当研究人员单独对有心脏病遗传倾向的人进行研究时,他们发现这些人如果每晚睡6~9个小时,可以将他们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18%。

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探究过短和过长的睡眠为什么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睡眠与心脏健康其他关联研究

2023年9月15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的随机交叉设计试验显示,连续6周每天少睡1.5小时,明显损害了内皮氧化应激的清除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皮氧化应激的不断积累又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1年9月3日,《JAMA网络开放获取》(JAMA Network Open)上刊登了一项涵盖超32万名成年参与者的大型队列研究,揭示了“东亚人群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J型关联——7小时的睡眠时间是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关的最低点。在男性中,与7小时的睡眠相比,每晚睡眠超过该数值,比如达到8、9、10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升高9%、18%和43%;而睡眠不足5小时,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也会升高16%。与之类似,在女性中,与每晚7小时睡眠相比,但凡多睡1小时或少睡1小时均会使全因死亡率升高。

2022年4月28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子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最佳睡眠时长为7小时,与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有益关联;然而,当睡眠时长不足或超过7小时,与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这些关于睡眠与心脏健康之间关联的研究不断提醒着我们:该睡觉的时候就要去睡觉,该睡不睡和睡眠不足,都是在跟自己的身体健康对着干。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在22~23点内入睡,尽量睡够6~9小时,最好是睡7个小时。

作者:科普作者曾心月

审核: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研究员唐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好好睡觉 别让心血管闹情绪
...迷,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睡眠质量差连累心血管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中明确,睡眠障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
2025-03-03 11:28:00
周末补觉补得好,心血管风险降低70%
...眠不足的人来说,周末补觉是十分明智的行为,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项研究选择了数据库中3400名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33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
2024-04-06 00:35:00
少吃这些食物,显著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临床三大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就包含了两种,且据不完全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癌症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之大!据近几年的相关研
2023-02-03 20:44:00
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会增加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午间小憩虽舒适,过长却会为健康带来不虞之负担。欧洲心血管学会发布的一项2020年研究指出,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会增加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而我国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2023-11-12 11:57:00
...大脑前额叶机制,帮助稳定情绪,抵抗焦虑。03早睡1小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每个晚睡的人,或许都体会过心脏不舒服的感觉。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真有紧密的关联。睡觉时间
2025-05-10 19:46:00
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的风险:增加感染和心血管死亡风险45%
...康。据最新数据显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将使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高达45%!这一惊人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习惯,保护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在本文中,我
2023-08-28 15:51:00
午睡虽好,但如果你是这3类人,最好少去午睡,别不听劝
...午睡可以控制食欲和体重,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午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睡眠不足会增加身体的应激激素,从而升高血压和心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当的
2023-10-07 15:37:00
一个睡眠小习惯,可能损害心脏和血管!很多人都没注意
...到,某些睡眠习惯正在无形中对健康产生威胁。对于患有心血管问题或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来说,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习惯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1.不正确的卧
2024-10-21 09:24:00
做好这几件小事,让中风风险一降再降,人人都能做到
在当今临床上,冠心病、中风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罪魁祸首”。在我们身边,相信也有很多亲朋好友深受此类疾病的困扰,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丧失生命的人
2024-09-26 16: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关于吃药时的喝水量,你知道多少?
“吃药时多喝点水总没错吧?”这是许多人的普遍认知。然而,临床案例显示,喝水量不当可能影响药效发挥,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2025-11-18 05:03:00
献血全程注意事项 让爱心安全“续航”
献血,是一项传递生命希望的伟大善举。一袋温热的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但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做好献血前的准备、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2025-11-18 05:03:00
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护理要点:新手护士也能看懂的指南
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发生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护理工作在预防与控制VAP中起着关键作用
2025-11-18 05:03:00
糖尿病患者日常内分泌护理:四个关键误区与正确做法
糖尿病作为一种以血糖长期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核心问题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内分泌调节失衡。日常护理的关键
2025-11-18 05:03:00
从“选品焦虑”到“放心买单”:中国品牌惯爱携 COPTIMAL 闪耀欧美健康顶展
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幕的SupplySideGlobal展会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健康品牌成为现场焦点。惯爱(GuanAi)携旗下跨境健康品牌COPTIMAL首次亮相欧美顶级健康产业舞台
2025-11-17 12:04:00
微信搜一搜,南京华肤皮肤研究所在线预约超方便!
皮肤问题反复发作,却因医院排队耗时久而一拖再拖?挂号难、候诊长、流程繁琐……这些就医痛点是否让您对专业诊疗望而却步?南京华肤皮肤研究所精准洞察患者需求
2025-11-17 12:06:00
儿童DHA诺特兰德:科学视角下的营养补充选择
在儿童成长关键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作为大脑和视觉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备受家长关注。市面上DHA产品多样,家长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原料来源
2025-11-17 12:08:00
从数据到养生:反卷科技与有食养方共推AI+中医养生三大领域落地
11月13日,反卷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反卷科技”)与惠州有食养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食养方”)在惠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17 12:08:00
2025 保健品代工厂观察:大江生医的研发与合规实践
2025 年,保健品行业在消费需求升级与监管趋严的双重背景下,代工厂的综合实力成为品牌合作决策的核心考量。研发能力与合规水平作为衡量代工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维度
2025-11-17 12:08:00
喜讯!双蚁药业“实践颗粒制粒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经验”入选2025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
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传来重磅喜讯——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的通知》(桂工信科新〔2025〕505号)要求
2025-11-17 12:09: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哪些原因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按现代化专科医院建设标准设置,立足于中西医结合的基本治疗体系,对胃肠肛肠疾病的检查、治疗与护理等方面进行专业细分
2025-11-17 12:10:00
针通经络明眼目:陈俊的青少年视力守护之道
陈俊,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中医世家第四代传承人,中医外科学硕士,中国针灸学会基层适宜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1-17 14:59:00
东城中医医院黎雅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黎雅倩,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2017年开始接触五行针灸,先后多次参加基础班及提高班学习,2018年至今跟诊东直门医院知名妇科专家王必勤教授
2025-11-17 15:29:00
东城中医医院刘国香:碱性食物并非减肥的“万能钥匙”
碱性食物与减肥的关系,需要理性看待。碱性食物的特点与作用富含营养与膳食纤维:常见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粗杂粮、坚果和牛奶等
2025-11-17 16:00:00
广州番大中医医院:融合传统与现代,打造羊城健康服务新标杆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如何选择一家兼具专业实力与人文关怀的医疗机构,是许多广州市民关心的话题。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州番大中医医院有限公司
2025-11-17 1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