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每当说起东北菜,外地人总是第一时间想到锅包肉、酱骨架、铁锅炖等用料扎实、口味浓重的“硬菜”。其实,东三省物产丰富,食材并不单调。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既能大块吃肉、逸兴横飞,也能细品嘉蔬,咀嚼清新。近年来逐渐走向全国各地的“东北大饭包”,也叫“菜包饭”,就是清爽香醇兼而有之的东北美食。
市面上流行的大饭包,口味和造型通常如出一辙:足有成年人小臂长的饭包用碧绿的菜叶严实包裹,里面的配料花式繁多:花生米、红肠丁、黄瓜丝、葱花……和香糯的米饭水乳交融,吃起来格外有满足感。每当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的用生菜叶包的新式大饭包,我都会想起儿时在姥姥家吃的简易版饭包。
姥姥家有个小菜园,地方不大,却生机勃勃,用来做饭包的蔬菜,基本来自小园。蔬菜们从地里拔出来,简单清洗一番,就登上了那张比妈妈年纪还大的小炕桌。嘿,看那水灵灵的白菜、绿盈盈的小葱、尖尖的小辣椒、散发着特殊香味的香菜,园中新绿尽收眼底,绽放舌尖。特别是自己家里种来包饭的白菜,和常见的叶片颜色浅、质地厚的大白菜可不一样。它的叶片极薄,呈深绿色,形状偏圆,口感柔韧。
当然,菜仅是饭包的“外衣”,更重要的是包在里面的饭。早在明代,饭包已纳入宫廷御膳,叫“包儿饭”:“以各种精肥肉、葱、姜、蒜剁成豆大粒,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之”。家常饭包当然没有这么复杂,用的饭通常是黄白相间的二米饭,里面掺了一定量的小米。这是因为东北大米营养含量高,质地相对较黏,就着大炖菜吃的滋味固然好,但做饭包的话,口感就不那么出众了。加入小米的饭质地较为疏松,适合搅拌。做米饭的时候,顺便蒸几个削好皮的大土豆,跟米饭“一锅出”,熟后将它们捣碎成泥。等待饭熟时,姥姥忙着做炸酱。蛋液搅拌均匀,下锅炒碎,加入自家用黄豆发酵做的大酱,略加水“咕嘟”一番,鸡蛋变得棕红诱人,咸香的滋味飘满全屋。
吃饭包的常见流程是将米饭、鸡蛋酱、土豆泥、小葱、辣椒和香菜一起拌匀,稍微晾凉,再用白菜叶随意包一团拌好的饭,大快朵颐。我小时候有挑食的毛病,不喜欢吃整根的小葱,又怕吃到辣椒,最喜欢软糯易嚼的土豆泥和米饭,于是得到了特殊的“优待”,姥姥会专门为我做一种简单的饭包。她在菜叶上厚厚地抹一层鸡蛋酱,将热乎乎的米饭和土豆泥各铺一半,放几根我喜欢吃的香菜,再将菜叶像裹襁褓那样折起来,先折上底部盖住饭,再左右各一折,托在手里递给我。
我这个小馋猫就着姥姥的手大大咬一口,清爽的蔬菜香、醇厚的酱香和米饭自然的香溢满口腔,各自的口感有脆有软,相得益彰,没等嘴里的咽下去,又急着再咬一口。尽管脸上沾了不少饭粒和酱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看似简单的饭包,承载的是记忆,回味的是乡情。时光流转,故乡的小菜园早已不复存在,但它的一派绿意,还有饭包的香,仍然令我时时回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