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央广网成都9月2日消息(记者苏莉王颖昌思荣)有一种民间艺术,像极了人生。锣鼓响动,灯红影绿,在咿咿呀呀的哼唱中戏罢人散,留得一场余音绕梁的悲欢离合。
一方幕布,一盏小灯,几个牛皮人儿,一副唱腔,就是舞台,就演绎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场人生。灯影下,用各色人物,演绎不同的人生境况,这就是皮影戏的真谛。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多半都是知道皮影戏的,因为那是在娱乐活动不多的旧时最平凡常见的娱乐方式。在3000年城址不变、2500年城名未改的成都市井中,皮影是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的。
几百年来,成都皮影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川西平原的民间艺术,在本土艺术发展史和民间说唱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都皮影戏是四川同类剧种中最具代表性、观赏性和地方特色的皮影戏类。
清代皮影白蛇传人物(央广网记者王颖摄)
成都皮影的鼎盛时期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后期。在这个时期,成都皮影戏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度,成都皮影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如今,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作为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已经成为观赏和研究的重要资源。
目前,成都博物馆中国皮影博物馆收藏有全国二十几个省五十几个地区的皮影近18万件,成都皮影也在收藏之列。成都皮影戏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从选皮到影人成形,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成都博物馆皮影研究员李龙介绍说,“与其他地方的皮影相比,成都皮影戏在形象、服饰和表演等方面有着独特之处。人物头部更加圆润饱满,五官刻画的非常精致。成都皮影人物的头和身子都是可以分开的,甚至连手指都是分开的。表演时可根据人物特点和剧情进行灵活组合。”
在上世纪,老成都的茶馆功能多样,既是会客聊天之所,也是谈业务做生意的办公地点,更是看戏听评书的大众娱乐休闲中心,还有皮影戏夜夜喧闹。当年在茶馆里看皮影里的小孩子如今也到了老年,每当回忆起从前还是忍不住被记忆所陶醉。
成都博物馆皮影藏品(央广网记者王颖摄)
成都皮影戏几百年来一直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每一件皮影文物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珍宝,通过他们可以看见历史,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状态。”成都博物馆皮影研究员李龙说,“现在学习皮影的年轻人很少,因为制作一套皮影需要花费三四年的时间,而表演皮影更需要半生,达到炉火纯青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这也是皮影艺术难回往日辉煌的原因。”
成都博物馆在以精彩的展览传播这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思考如何让皮影文物“活”起来、如何让观众感受皮影的当代魅力。为此,成都博物馆结合其镇馆之宝天府石犀,创作了原创皮影剧《灵犀传奇》等剧目。通过这些剧目的演出,人们在走进博物馆了解皮影历史的同时,也可以再次感受到皮影表演艺术的魅力。
《灵犀传奇》是一部以天府石犀为主题的原创皮影剧。天府石犀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约6000年前的古代玉器,它的形状独特,被誉为“犀首象鼻俑”。在这部皮影剧中,皮影艺人将天府石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通过精彩的表演和故事情节,将观众带入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世界。
当人们感慨于如此灿烂的皮影艺术失去往日辉煌的时候,正如李龙所言,成都皮影戏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和精细,需要专业人士的分工协作和漫长的打磨。这使得皮影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说,这可能导致皮影艺术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皮影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凝结着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尝试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的方法让皮影艺术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
(来源:央广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