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 (张翠萍) 1月11日,赣州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人大代表通道”“局长通道”开启。7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局长们走上通道,聚焦民生关切,回应热点问题。
赣州市人大代表、瑞金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谢洲平
“作为瑞金市科技部门的负责人,能简要介绍下瑞金市科技创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赣州市人大代表、瑞金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谢洲平表示,近年来,瑞金市科技局围绕建设省级、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开展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争取到3个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团,22名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专家服务瑞金市乡镇合作社解决技术难题。打造农业科技示范户180户、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4家,以点带面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先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
积极落实《瑞金市鼓励科技创新若干政策(试行)》,对瑞金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专利、科技人才等项目进行奖扶,2023年兑现奖扶资金870余万元,2024年兑现奖扶资金1280余万元,惠及企业165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浓厚创新氛围。
瑞金市政府与华东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瑞金市华交科技研究院”,对瑞金的发展进行全面赋能,打造校地合作新标杆。与江西理工大学紧密对接合作,推行“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高校解题”模式,共收集“科技合作需求”“实习实践合作”等事项14个。
赣州市人大代表,章贡区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区文化馆馆长陈贝
作为文化战线的代表,赣州市人大代表,章贡区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区文化馆馆长陈贝坦言,如何实现高质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与城市气质相一致、与群众需求无缝衔接,成为摆在我们公共文化服务者面前的必答题。
近年来,赣州市章贡区以全民艺术普及为重要切入点,以惠民文化活动为杠杆,撬动中心城区各项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整合章贡区10个镇街的文化场地开展文化活动,扶持每个社区村配备一支群众艺术团,目前章贡区在社区挂靠、文化馆备案的群众艺术团有117支,囊括了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人数达到3000多人。联动社会力量,打造“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品牌,共开设16个校区、53门课程。“艺术课堂”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的“菜篮子”,也将“菜单”和“遥控器”交到了市民手中,缩小了文化惠民的“距离感”。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加出圈,章贡区在已建成的35个传承所、非遗馆、保护基地的基础上,在人流较大景区、街区、商超新增了10个非遗驿站,市民可以在这45个点位参与“虔城守艺人”非遗体验活动,购买非遗文创。同时,该区创新手段,让文化惠民更便捷。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数字化加持便增添了无限动能,我们做活数字文化平台,将群众可参与的舞台不断“拓宽”。在网站和公众号开设“云上看”“云上学”系列,将文化服务通过网络送到群众手边,群众可以通过数字平台直接参与活动。
赣州市人大代表、龙南市福鑫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含宗
作为长期从事钢铁行业的代表,赣州市人大代表、龙南市福鑫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含宗判断,中国2025年经济发展总体形势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从钢铁产业来看,钢材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不同领域的需求存在差异。传统行业如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普通钢材的需求有所减弱,而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等领域对高性能钢材的需求则不断增长。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推进,也进一步稳定了建筑钢材的需求。
许含宗表示,福鑫钢铁公司作为扎根龙南二十多年的传统企业,在龙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正以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为方向,全面实施总投资30.97亿元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工艺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在2025年全面完成技改项目建设并投产,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转型。今后,公司将更加深度融入当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龙南,与赣州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赣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鹏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赣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鹏表示,2024年以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掀起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热潮,2024年,全市开展入企诊断2416家,启动数字化改造1986家,通过贯标市级预评总计1613家次,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接下来,赣州市工信局将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持续开展政策宣贯解读,进一步强化企业数转及设备更新的主动意识。按照关键工序、“小灯塔”、数字领航等不同层级打造标杆样板,进而带动广大企业看样学样,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精准引培一批熟悉产业、服务能力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进一步提升数转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支持“智改数转”金融产品,为企业数转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屾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全力对标湾区,目前100项市级权限与深圳“同事同标”、48项“结果互认”,268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办事环节、时限、材料、网办、全城通办等方面全面对标,部分事项要素比深圳更优。”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屾在两会“局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标深圳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版,建立重点项目主动审批服务等机制,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106个工作日压减至75个工作日,最快可在32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审批速度。
加强与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对口合作,从满足企业和群众深赣两地办事需求出发,设立了深圳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深圳市住建、公安、人社、燃气等4个部门的127项深圳事项在赣州自助可办。在深圳政务服务网上线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异地缴存互认互贷等209项赣州高频事项,与深圳实现电子印章互验,群众异地办事不再“折返跑”。大力强化数据管理和数字化改革,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革三年行动,率先全省建成“一市一平台”—数字大脑。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举办“2024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成立了“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评估计价中心赣州基地”,率先全国探索公共数据核算定价机制。
赣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幸丽
“2024年以来,赣州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局长通道”上,赣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幸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杨幸丽介绍,2024年以来,赣州市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1—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8%和28.2%。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0.8%,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增长24.3%。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1—11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24.0%,网上直播、即时零售持续火热。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瑞梅铁路全面推进,遂大高速进入路面施工阶段,信丰电厂二期、赣县抽水蓄能电站、平江灌区开工建设,梅江灌区总干渠全线通水,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赖卫国
“近年来,为了让赣南老百姓在县域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15个县(市)全面开展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否介绍一下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相关情况?”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赖卫国表示,赣州自2019年就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2023年在市中心城区(五区)以外的15个县(市)全面铺开,建立了15个县域医共体。从试点建设到全面推进,我们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让群众能够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过去一年,15个县(市)县域内就诊人数比2023年增长13%,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下降5.8%和3.5%,“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站在新的一年,卫生健康系统将向全市33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派487名医疗专家,派驻服务期1年以上,并实施到期轮换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力量。进一步加强医共体内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完善共享机制,让基层也能为患者提供检验检查、消毒灭菌、疾病筛查等与县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推动更多惠民政策向基层倾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达到紧密型建设标准的医共体,全面实行医保基金打包付费,双向转诊的住院患者不重复计算和收取住院起付费用。对国家和省级集采、国谈药品之外的药品和医用耗材,推行集中统一采购,进一步挤掉价格“水分”。全面推行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花小钱看好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3 2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