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水来了,电通了,住进新房的老陈笑了——
旧屋获“重生” 生活翻新篇

在社工见证下,老陈按下了住所的电器开关。 本报记者 肖颖婧 摄
7月21日下午3时许,老陈(化名)的新房子里通上了电。
“亮堂、凉快,嘿嘿嘿!”在致尚社工黄淑娟的见证下,老陈打开电灯和电风扇开关,望着头顶上发出光芒的灯泡和送出阵阵凉意的吊扇,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虽然只说了寥寥数语,却难以掩饰那刻内心的喜悦。
很难想象,在两个月之前,老陈所站之处,还是一间垃圾乱堆、虫蚁出没,每逢刮风下雨屋顶便会漏水的破瓦房。如今,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旧屋获得重生,老陈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篇章。
现年56岁的老陈,家住龙文区郭坑镇汐浦村,是当地的一名低保户,也是村里有名的怪人。打从村里年轻一辈记事起,老陈便一直独居在猪圈改造的瓦片房中,房子从未通水通电。他日常仅靠低保金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每月提供的善款度日。平时,老陈以搜罗村内的垃圾杂物为乐,因此瓦房和院子里时常出现垃圾堆积的现象,令村民敬而远之。
如何帮助老陈摆脱窘境,引导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一直是汐浦村“两委”的一块心病。而如何更好地链接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帮扶老陈的工作中来,也成了村委会副主任陈炜松致力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在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委员会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积极入驻街道(镇区)服务,开启社会组织契约化“揭榜共建”“组团式”服务的模式。通过村(社区)张榜晒出需求,社会组织揭榜精准对接,动员社会力量为有需要的居民服务,打通为民、便民、暖民最后一公里。
随着龙文区民政局郭坑社工站进驻,陈炜松找到了帮手。
2021年底,郭坑镇社工站在接到汐浦村委的求助后,将老陈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在入户调查中,社工发现老陈的居住环境堪忧,房间、院子堆满杂物,垃圾随处可见。通过多次走访,在为其链接爱心物资的基础上,社工与老陈进一步深入交流,渐渐地老陈才打开了心扉——他想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
在了解到老陈的诉求后,陈炜松立即联合社工展开行动,经过资料收集和评估,为他制定出了房屋改造方案。“方案出来后,社工多方奔走,链接到漳州市小水电行业协会、湖北商会等爱心资源,最终为老陈筹集到了1.5万元的房屋建设资金,改造工程也提上了日程。”陈炜松说。
今年6月初,老陈被陈炜松请到了村委会暂住,与此同时,房屋改造工程也同步进行着。曾经堆满垃圾的院子和房屋被清理干净,在原有的屋顶上加盖了一层彩钢,解决了屋顶漏水问题。屋内墙壁刷上白灰,地板铺上地砖,长满杂草的院子与进门的斜坡也铺上水泥,家里接通了自来水……经过将近十天的施工,老陈的住所焕然一新。
得知新家焕然一新,老陈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住所,虽然还未接上电源,但他已经决定直接住下。看着简单而又简洁的住所,老陈心里美滋滋的。
在村“两委”和社工的持续帮助下,老陈原本空荡荡的房间近日也渐渐充实起来,床、衣柜、座椅等一一到位。各类基础家用电器也将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下陆续“进场”。
住进了新房,也暖了心房。解决了住房和用水问题后,接下来便是解决用电问题。据陈炜松介绍,郭坑镇供电所了解到老陈的情况后,立即采取“特事特办”工作举措,主动开展上门服务,解决了老陈的用电需求。
除了住所有了新变化外,老陈的变化也被周围的居民看在眼里。原本内向的他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开始尝试与周围的人交流,不时还会邀请邻居前往新居参观,感受着邻居们的祝福。“接下来,社工站除了会继续关注老陈的生活需求,指导老陈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外,还将帮助他解决就业问题。”黄淑娟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