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4 08:00: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 编者按:重阳又将至。潮新闻再次将目光投往老人:我们走入老年婚恋介绍所,探寻他们的感情与渴望;我们踏进中华遗嘱库,记录老人们的心愿与牵挂;我们同时还拜访了“哏都”天津的一家养老院,这里的老人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火”了,成为一抹独特的“夕阳红”。请和我们一起,看见他们的样子,倾听他们的故事。

哏,北方言语里,是“滑稽有趣”的意思。

天津市南开区红日南路上,静雅养老院,最近“哏”出了圈,甚至红上了央视新闻——社交平台上,它叫“哏都养老院”,90后“捧哏者”陈卓和一群“90后”老人们一起,自导自演的短视频,在网络上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

由此,流量,逐渐从线上转移到线下,让这个原本平平无奇、主打一个清净雅致的养老院,陡然间跨界成了“网红打卡地”。镜头前的老人们,也破圈成了“新晋网红”。

养老院,“哏”了起来

九十岁的老太太扶着助行器拿着教鞭“上课”,一群七八十岁的“学生”身穿中学校服嬉笑打闹,28岁的陈卓拿着手机各种角度忙碌拍摄……这些是静雅养老院的日常画面,也是网络社交账号@哏都养老院的哏事 中,视频的产出场景。

在这个由短视频构建的平行世界里:有爱捉弄学生、以“啥也不是”为口头禅的余老师;调皮捣蛋的“显眼包”卡尔;也有担任捧哏一角的鲍勃和爱帮老师搭把手的凯瑟琳……这些英文“艺名”,据说是某位英语博主来养老院时帮忙取的。而如今,其知名度已经远大于老人们的本名。

现实世界中,文案创作、脚本撰写、现场摄像等环节,都是陈卓独自负责,他既是“捧哏者”、“制片人”,更是静雅养老院的院长。

如今,@哏都养老院的哏事 这一账号的粉丝数已突破70万,累计获得400多万个赞。

而实际上,此前从事服装行业的陈卓今年3月才接手二叔创办的静雅养老院,“我想活得纯粹一些。在养老院,我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这让我觉得有意义。”

4月,陈卓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老人们的日常视频。

拍摄短视频上传到网络上,算是震动静雅养老院的一桩“平地起惊雷”的大事——陈卓的这番大胆尝试,确是给了老人们表演的舞台,所以多位老人也愿意主动加入其中。

回顾创作之初,陈卓表示,“哏都养老院”名字的由来,与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精神相关——天津向来被冠以“哏都”之称。

“一开始受到天津乐观搞笑‘城市精神’的启发,我只是想记录和传播一些好玩的、快乐的日常,后来慢慢开始结合网络热点创作段子,去传递乐观积极的态度。”陈卓希望改变大多数人心中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让大家看一看真实的养老院是什么样的,“养老院的磁场不是阴郁和消极,我们这儿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老年社区。”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静雅养老院照片墙。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起初,水花不大。但当推出《化学课“逝验”》系列视频后,“哏都养老院”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静雅养老院跃身网红的“转折点”。其中,在最火的一条视频中:余老师让学生卡尔辨别气体成分。在卡尔猛吸一口后,她表示硫化氢是有毒气体,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扇闻。下一幕,在南天门前,佛祖问卡尔:“你是怎么来的?”卡尔背着手回答:“化学老师让我来的。”

视频中化学老师的扮演者叫余幽芳,也就是“余老师”,今年90岁,曾在天津耀华中学担任化学老师。“哏都养老院”爆火之后,有不少朋友联系上她,调侃她变成网红了。

“一开始就是玩,没想到现在受到了这么大的关注。”余幽芳说话温温吞吞,但轻声细语间会反复强调,虽然她是主角,但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共同的努力。

白头银发、标志性黑框眼镜,这是另一位主角“卡尔”陈维真。因长相酷似《飞屋环游记》里的主角老爷爷,网友也称他为卡尔爷爷。

和余幽芳一样,最初,他也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参与了短视频的拍摄,没想到“一炮而红”。有一次,看着大老远从北京骑2个小时摩托车、跨越100多公里来看自己的“粉丝”,他直呼:“不理解,理解不了。”

坐在养老院大厅的沙发上,“卡尔”陈维真展示着刚刚打印出的脚本,“我基本都是当场记一句演一句,提前背了也会忘。”

说完,大笑。

后来推出的《人间清醒》系列,又成为了让“哏都养老院”的流量被拱向高歌猛进状态的推手——八九十岁老人口中说出的“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建议”、“坚持不自律,本身也是一种自律”、“不要因为睡懒觉而自责,因为你早起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等“扎心句”戳中了很多年轻人的内心,不少网友直呼:治好了我的焦虑!

被视频拍摄搅动的“自然生态”

对外,陈卓想要在互联网上展现的,就是这样的乐观与开朗。

确实,“哏都养老院”发布的视频大多是积极、乐观、搞笑的,但主角老人们却大多有身体上的不便或痛苦。所以,“哏”,并不是真的都与生俱来。有时候,这些参与表演的老人们,要演绎的“哏”,更多的是经受过磨难后的一种自我慰藉,以及对生活的重新认知——人到了一定的岁数,身体机能往往退化得要比想象中快,例如心脏搭桥的“爱丽丝”、脑梗半身不遂的“鲍勃”、末梢神经炎的“卡尔”、浑身疼的“余老师”......

在天津密云路上,距离“哏都养老院”不到2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叫做“爱情码头”的KTV,这是“卡尔爷爷”陈维真和他的好友们经常唱歌的场所。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教我如何不想她?”陈维真用长着老年斑、不太灵活的手拿着麦克风,声音异常洪亮,唱的十分起劲。即便因为末梢神经炎,他的手指无法弯曲。

在唱歌之前,他会先吼几声开开嗓,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好多年轻人的歌我都不会唱,周杰伦啊,薛之谦啊,他们的歌我都不会。”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卡尔”在沙发上看脚本。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唱歌是陈维真一直以来的爱好。1965年到1984年,他在天津公交集团工作,从中心公园到西站二路公交车的方向盘,他握了将近二十年。每天晚上12点开完最后一班的时候,他会一边收车一边唱歌。没有专业学过唱歌,陈维真却可以用意大利语唱《今夜无法入睡》。

“我不会意大利语,就是一边听一边模仿。”这位网友眼中永远乐观的老顽童,在看不见的屏幕背后,却曾深受疾病困扰——1999年时,因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陈维真全身瘫痪在床。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他的手脚完全动不了,只能躺在床上,连掉一块手帕都捡不起来,“医生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我愣是活下来了。”

后来,在老伴的照顾下,通过十来年的恢复,在漫长的痛苦中,陈维真重新从床上爬起来,一点点练习站立和行走。

来到养老院是陈维真自己也愿意的事情。他说,孩子平时工作忙,养老院有专门的人照顾挺好的,而且业余生活也很丰富,“拍拍短视频挺有意思的,让我觉得有点小成就,生活好像没有那么‘苟且’了,活出了辉煌!”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老人们在餐厅吃午饭。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在视频创作的过程中,陈卓觉得,这也是他自我认知更迭的一个过程,“正是和老人们相处的所感所得,推动着我去创作了《人间清醒》这个系列的作品。想通过视频告诉年轻人,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要有活下去的乐观和勇气。”

对内,养老院的“自然生态”,由此逐渐发生了变化——拍视频不仅关乎视频中的几位主角老人,也影响了养老院的其他老人。

养老院一楼的A105房间,时不时会传出新闻播报声。屋内,56寸彩色电视的正前方,坐着一位脚穿黑色老布鞋、身套黑色羽绒马甲、拄着红棕色拐杖的老人。他叫张继光,今年90岁,是静雅养老院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之一,看《新闻联播》是他最大的爱好,“我从8寸电视的时候就开始看,一天都没落下过。”

电视里新闻播报的日期一天天在更新,可他的时间却好像停滞着。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卡尔和好友在“爱情码头KTV”。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但陈卓和其他老人们拍短视频的“动态”,搅动了这一方平静的湖水,也拨动了张继光的时间表盘——他不再只是待在房里坐,而是每天吃完午饭后,会拄着拐杖在院里溜达几圈,围观视频的拍摄过程。

渐渐地,这变成了张继光的消遣习惯。有时,看着“卡尔爷爷”讲错台词,他还会在旁边眯着眼笑一笑。

“拍视频这件事儿是我们全院的事。”陈卓说,没有在镜头前表达自己的老人,也会在现场观看拍短视频的过程,“这就如同坐在小剧场里,作为台下的观众,他们也参与当中。”

生与死的话题嵌在谈笑间

自从走红后,“哏都养老院”最近还得接待慕名而来的媒体。养老院接待厅的沙发上,“卡尔”对着镜头用意大利语唱着《我的太阳》;休息区的木椅上,“爱丽丝”看着录音笔有些紧张……

“其实不光是疾病,在他们过去的生命当中,一定也有过非常多的苦难和坎坷,但是他们依然都好好地活到了今天。”陈卓说,通过和老人们的接触,他得出一个感悟:这个世界上苦难重重,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它的意义就在于,你只有了解了这件事,才能完成对生命的超越,“通过短视频的创作以及和老人们的相处,我对生命的理解在一点点变得更深刻,也希望进一步去探讨我们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时的姿态。”

在“哏都养老院”的一个视频中,余老师给电话本里一个个打不通的号码打上叉,代表着这个人的离世,旁边的人调侃她手里的不是电话本而是生死簿。在段子谈笑间,沉重的生死话题被摆上桌面。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静雅养老院大门。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90岁的张继光说,死亡是“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的事情。80岁的陈维真认为,“人生嘛,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

而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90后陈卓看来,“正是因为死亡这一道坎,有了生命的局限性,有了对死亡的不安和焦虑,才使得世间的一切事物有了意义。从这群老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感知到强大的豁达和平静的力量。”

“老年人其实很简单,你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和他打个招呼,他就会很开心。”“哏都养老院”负责日常照料工作的工作人员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老年人心中会有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价值感其实就是关注的目光。

90后和“90后”,把养老院“哏”成网红

静雅养老院接待大厅。潮新闻见习记者吴馥梅摄

“为什么通过短视频,许多老年人的心情变得更好、心态更乐观?我觉得是有了关注、牵挂和注视。”在陈卓看来,不管是带着老人们拍视频,还是玩一些其他的东西,他所做的都是为了让老人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感,“通过社交媒体上积极正向的评论,让老人们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关注,这是老人们这几十年的生命当中从未体验过的。”

结束采访前的那天傍晚,陈卓手拿着一袋锡纸包好的羊肉串,推开养老院的侧门,大步走向坐在轮椅上的演员“鲍勃爷爷”。下一秒,“鲍勃爷爷”抬头接过热气腾腾的羊肉串,笑得很开心。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老龄化的加剧迫使我们进一步地去关注银发群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命题,但落点到陈卓和“哏都养老院”,以及所有养老院,这种命题带来的迫近感变得更加强烈:“这不是依靠某个个体可以去解决的事情,我只能尽力让养老院的老人们每天都过得开心,然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关注、甚至加入到老年人群体的公共服务中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涨粉80万后,爷爷奶奶教会我“人间清醒”
...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陈威敬天津一家养老院,生活着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他们常在短视频中输出“人间清醒”的观点,让人捧腹。年轻人们
2023-12-14 13:58:00
养老院的四位“网红”老人和他们的年轻“推手”
...周刊记者 梁辰/图)2024年4月21日下午1点半,在天津一家养老院的公共活动区,我们围观了一个百万级播放量的短视频的诞生过程。不到30岁的导演陈卓用笔记本电脑展示一行行超大
2024-05-22 18:15:00
老人拍短视频走红 获赞超百万上热搜
...转自:北京青年报老人拍短视频走红 获赞超百万上热搜养老院院长:参演者年纪最大的已90岁老人在短视频中向观众比心近日,一条“老奶奶手举塑料大斧头玩具‘逼问’老爷爷‘作业写完了吗
2023-10-06 00:11:00
老年人如何看爱情、躺平?西瓜视频《跨时间对谈》获500万网友观看
...威独家赞助播出,共5集,每集约10分钟。节目中,@哏都养老院的哏事 @我是田姥姥吖 等老年创作者与 @我是童姥 @Ayen何璟昕 等青年嘉宾齐聚一堂,在交流中增进双方理解,希
2023-12-06 15:36:00
越过“数字困境”,让银发族从“网络失语”迈向“硬核出圈”
...越数字鸿沟的重要窗口。天津市南开区红日南路上,静雅养老院,最近也“哏”出了圈。熟悉的网友可能更为了解的是名为 @哏都养老院的哏事 的网络社交账号,从今年4月开始发布作品,仅仅
2023-10-27 08:57:00
他一火,彻底卸下了00后“必须优秀”的包袱
...以为这是个正在教育年轻人“吃亏是福”的老人。@哏都养老院的哏事没想到奶奶话头一转:“就这样自我地过,等你老了你就会发现,你度过了无悔的一生。”获赞将近600万,年龄栏写着99
2023-12-30 22:37:00
“哏都养老院”来了年轻人
...组织老人唱歌(10月21日摄)。近日,一组“五十年后在养老院人间清醒”系列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老人们用年轻人的语言风格解答年轻人的困惑,引得网友夸赞不断,视频账号“哏都养老院
2023-10-23 16:49:00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哏都养老院”,也治愈了你吗?
...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在天津一家养老院,生活着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老人,他们常在短视频中输出“人间清醒”的观点,让人捧腹叫绝,年轻人说“治好了我的焦虑”
2023-10-28 22:38:00
原来养老生活还能这么过
...的“哏事”。目前,超过83万粉丝在抖音上关注了“哏都养老院的哏事”,这一系列视频获得了共计520.1万的点赞量。截至去年末
2023-12-21 03: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定档10月6日 献礼建校25周年
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制作的科幻冒险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官宣定档10月6日,正式跻身国庆黄金档,为吉林动画学院建校25周年献上一份重磅贺礼
2025-09-19 21:28:00
合肥市庐阳区:力争到2035年 建成“全产业链”的智能传感器千亿产业集群
大皖新闻讯 9月19日,2025年合肥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庐阳区召开。200余家智能传感器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围绕“传世界 感未来 聚庐阳”主题
2025-09-19 19:28:00
东南网龙岩9月19日讯(通讯员陈俣杉)近日,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成功落地龙岩市首笔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挂钩贷款,为光伏发电企业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提供万元绿色普惠贷款
2025-09-19 18:42:00
近日,中国银行迁安支行通过快速响应与高效协作,成功拦截一起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32万元港币的经济损失。9月5日
2025-09-19 16:59:00
盼十一假期的打工人,都在熬夜钻研这份厕评红黑榜
作者:小树苗盼望着,盼望着,九月终于来了,打工人九月的主线任务之一就是——等十一假期!于是在网上疯狂搜集出行攻略成了日常摸鱼的to do list之一
2025-09-19 08:42:00
东湖评论:长江水润书香浓,楚地文兴聚知音
秋意渐浓的武汉,风里已裹着桂花的清甜,而比花香更沁人心脾的,是一场即将启幕的书香之约。9月19日,2025年“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华中图书交易会盛大启幕
2025-09-19 16:28:00
翱翔长空|长光卫星:“吉林一号”助力 领跑中国商业航天
中国网长春9月19日讯(记者 李平书)18日,记者跟随 “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来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09-19 16:09:00
294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教育局列入“黑名单”,家长注意避雷
近日,记者在济南市教育局官方网站获悉,济南市教育局发布了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2025年8月份),对历下区
2025-09-19 16:08:00
中德帆船少年开启必胜客之旅,“扬帆必胜”餐厅成文化交流新窗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万众瞩目的2025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赛事正酣
2025-09-19 16:07: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19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重要决策部署
2025-09-19 12:21: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19日消息,9月19日,河北、湖南、辽宁等地税务部门曝光依法查处的2起MCN机构涉税违法和1起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
2025-09-19 12:24:00
小叶医探 | 全球首个!安徽专家团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带来新曙光
大皖新闻讯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发表一项重要医学突破—
2025-09-19 12:30:00
无为101岁老太独自探亲失联 民警多方联动平安寻回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无为市一位101岁的老太在独自出门探亲后,与亲属失联。当地警方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投入工作。经一番细致查找
2025-09-19 12:31:00
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联建共建工作,促进金融服务与关爱退役军人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退役军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9月15日,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场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19 13:05:00
直击环翠送兵现场:三代人穿军装,妈妈喂的饺子藏着最暖的牵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秋风带着清爽的凉意拂过,环翠区民兵训练基地里,胸戴大红花的应征入伍新兵们身着戎装
2025-09-19 1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