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3:31: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时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失败之后,又开始了割据混战时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时社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隆中对》的出世,不仅让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还对刘备的职业生涯做出了规划,时局开始发生了变化。

一、前期准备——“三顾茅庐”出山助刘备大业

割据混乱时期,时局动荡,北有曹操,南有孙权。而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又投靠刘表。最终于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

“三顾茅庐”的典故一直广为流传,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茅庐,谦虚礼让,真心实意,以礼待人,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助大业。诸葛亮也曾经在《出师表》中表达过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激。这位才子的出山,势必会造成局势的改变,也让刘备的大业有了成功之势。

诸葛亮曾分析天下大势,总结就是北有曹操,南有孙权,占据天时地利,刘备若占人和,或许会有与曹、孙三足鼎立之机会。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可谓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如今有这样一位高人帮助,局势分析的如此明朗,大业完成也是指日可待。有贵人相助,大业必将事半功倍,必将提出有效的职业规划。刘备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准备也就已经就绪了。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二、理论策划——构建职业规划

《隆中对》为刘备描绘了一幅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不仅为刘备后半生的职业生涯提出了具体的方针,也为蜀汉政权提供了基本国策。让我们随着《隆中对》来看看诸葛亮对刘备的职业生涯规划。

1、确定方向,不忘初心

一个职业的开始,首要前提就必须要有方向。有了方向,职业的小船才不会翻倒在大海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了明确的方向,才会有志向,有成功的可能。刘备曾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这就是刘备的职业方向,也是他作为皇室后代的责任。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可见,刘备虽在此之前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本来的方向。不忘初心,这才是大业成功的重要保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终匡扶汉室、惩奸除佞、成就霸业,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规划职业的方向。有了职业方向后,要清晰地分析自身的条件,寻求自信,才会在未来不知名的旅途中创造前行的动力。

2、“知己”自信

有了职业方向便有了努力的方向,追求目标,便要“知己”自信。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做到“知己”才是最重要的。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刘备是“帝室之胄”,以此来“恢复汉室”,广纳贤才才是正确之道。诸葛亮说过“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天下,思贤若渴”。由此分析,刘备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帝室之胄”,刘备是皇族后裔,有继承“大统”的政治资本,名正言顺。二是“信义著于四海”,刘备坚守恢复汉室的初心,品性坚强,深得众心。三是“总揽天下”,刘备礼贤下士,以礼待人,为人宽厚,拥有大批支持者,团队凝聚力强。这些优势足以助刘备成就大业。“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源泉,对于自身的条件有深刻认识并清晰的分析,是自信的有效途径。无论是什么职业,只有自己拥有自信,才能渡过各种艰难险阻,奔向成功之门。但盲目自信不可取。头脑清晰,明辨时局才是王道。有了方向,又分析了自身条件,最重要的还是分析时局,伺机而动。

3、分析时局,寻找时机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了自身,更要分析环境。机会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杨慎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无论是在哪一时代,都没有人可以一直成功,可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懂得审时度势,寻找合适时机,才会遇到最合适的机遇。

诸葛亮也是抓住时机的典型事例。诸葛亮在此之前过着“躬耕陇亩”的逍遥生活。虽是如此,但他也没有忽略天下大事。洞悉天下大事,等待时机。刘备的拜访给了他机会。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诸葛亮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刘备献上了周全之计。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占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所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最重要的时机。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临吴会,西临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对于周围环境的分析十分透彻,荆、益二州的利弊也充分展现出来。并对刘备接下来的战略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有些地方可望不可得,而对于荆州、益州,刘备的机会更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知己知彼”分析清楚才能做出准确的部署。

4、战略决策不可一蹴而就

分析才能明辨真实情境,野心与目标才能随之到来。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陈胜是个奴隶的时候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架时曾说“大丈夫在世,理应如此”。所以,野心是进取的动力,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刘备的匡扶汉室,广纳贤才便是他的野心。只有有了野心,才会有进取心,才会走出舒适圈,去拼搏,去闯荡,去争夺自己需要的。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有了野心,就要有目标,并付之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阶段性目标才是制胜的法宝。“此用武之国”、“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对于荆州、益州,诸葛亮虽未点明,但暗示之意已然明显,荆、益二州可谓是必争之地,拿下二州才是成就大业的垫脚石。《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完成大业的阶段性目标,取荆州、取益州、北上伐曹、图中原,最终一统大业,称霸天下。

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开始聚焦,会发现新的契机,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大门。阶段性目标把整个大业分散完成,滴水穿石,逐步奔向长期目标。有了方向,分析了时局,确立了野心与目标,接下来就要制定现实的行动规划。

5、行动规划

所有准备就绪后,就要开始规划行动。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之前所有的分析不过是纸上谈兵、理论基础,要想真正的夺去胜利,必定要付出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动才是取得成功的指南。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详细的步骤。首先,要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之地,为成功奠定基础。其次,与各族交好,对外安抚、联合,对内完善政治,等待时机。最后,抓住时机,进攻中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有了明确的行动方针,离成功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此次行动部署之周密、环境分析之清晰,让我们看到一代才子的风采。

方向、时局、野心与目标、具体步骤,《隆中对》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才子的谋略,更看到了一张事业蓝图。《隆中对》虽区区百字,却让我们看到了领会了谋略之势。刘备的理论策划阶段也就完成了。

三、行动指导——临终托孤却无可挽回

诸葛亮的规划为刘备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备与关羽、张飞后期并没有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错失机会。后来,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让其主持朝政。诸葛亮为完成心中的职业蓝图,频年出征,最终去世。他一生鞠躬尽瘁,报先帝而忠陛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出师表》更是打动人心,其形象更是受后人敬仰。

刘备、诸葛亮的相继去世后,蜀汉政权元气大伤。而后主刘禅荒废朝政,最终还是使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大业付之东水。由此可见,事业蓝图制定的再好,没有执行力,没有坚持也是难以实现。

诸葛亮从确立志向到职业规划,聊聊他的“职场蓝图”计划书

四、结语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郁郁寡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遇到诸葛亮之后,事业不断进步。天下三分,已有其一。只可惜,后期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最终还是没能实现之前的理想。《隆中对》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方向、时机、野心与目标、具体计划,都是我们应该制定并遵循不放弃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实现哪些目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一场未尽的宏图伟略,三国历史的成败缩影。在三国历史的激荡浪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满怀壮志的英雄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一位“卧龙”诸葛亮,为自己量身定制
2024-12-14 11:09:00
庞统发现了隆中对的漏洞:诸葛亮的亲戚都跑了,荆州怎么守得住
...地。再看如今职场,多少年轻人怀揣远大抱负,制定完美职业规划,要几年升职、几年创业当老板。可真进了职场,同事竞争使绊子,领导不赏识打压人,行业风向突变,计划全泡汤。跟刘备守荆州
2024-12-10 09:42:00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34年10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终前,他安排杨仪和费祎带领着全军安全撤退。而魏延和姜维则在军队后方断后,确保大家能够安然无恙地撤离。诸葛亮额外提到,如
2024-04-27 20:07:00
世代流传的隆中对,真是诸葛亮的原意吗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载入史册的战略规划。得益于这份计划书的帮助,一生漂泊无依的刘备在短短十年之内迅速崛起,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后来二爷败走麦城,丞相星落五丈原,让后人
2024-04-16 19:26:00
隐居隆中知天下!诸葛亮携“隆中对”登陆三谋新赛季
想当年,诸葛亮隐卧隆中,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势。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他献上计策“隆中对”,勾勒出蜀汉跨荆益、联吴抗曹的宏伟蓝图,自此成为千古名策。岁月悠悠,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025-05-22 18:01:00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有一小段诸葛亮年少时的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崔钧)、颍川徐庶元直(徐庶)与亮
2024-06-27 13:40:00
鲁网11月21日讯11月20日,沂南县举行诸葛亮故里旅游区规划专家研讨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潮,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陈国忠,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
2024-11-21 11:27:00
1,齐桓公之于管仲,燕昭王之于乐毅,诸葛亮希望未来主公非常信任他。刘备三顾茅庐是否存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但“躬耕南阳”时,诸葛亮近距离接触过刘备,而没有与曹操、孙权交流过,应该是
2024-06-27 13:41:00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受《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影响,世人对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逐渐固化成了“如鱼得水”的深刻印象,好像鱼没了水就活不下去,而水少了鱼也要缺乏灵动的生机。只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真实的
2024-06-19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