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⑥】博士工匠: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5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6年前,王晓峰脱下博士服穿上工装,成为一名机器人设计师——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⑥】博士工匠: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本报记者 刘旭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25日 05版)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⑥】博士工匠: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王晓峰在新松智慧园C2车间进行工业机器人调试。本报通讯员 张宇鹏 摄

辽宁沈阳,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浑南区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生产车间,眼前的景象颇有科幻大片的即视感:上下翻飞的“中国红”手臂与黄色的移动机器人“协同作战”——机器人正在生产机器人。

博士工匠、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高级总监王晓峰就是给这些工业机器人装上“大脑”的人。

6年前,28岁的王晓峰脱下东北大学的博士服,穿上一身蓝色工装,成为新松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生产设计一线的摸爬滚打,让他迅速成长,在机械臂先进控制算法与智能应用工艺研发领域崭露头角。

王晓峰和同事们设计的机器人,可以移动几十吨重的大型设备,可以进行误差以微米计算的精细操作,也可以代替工人在高辐射、高温的操作环境中精准作业。他们研发的机器人正在改变工厂和工人的作业场景。

2023年11月8日,包括王晓峰在内的新松机器人研发团队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授予辽宁“时代楷模”称号。

脱下博士服穿上工装

博士毕业时,王晓峰的就业选择并不少,他的很多同学都追逐热度,选择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

不过,王晓峰的内心从未动摇。“我学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课题组的老师都有在企业工作的背景,制造企业就是我施展所学本领的最好平台。”

除了想要学以致用,一部名为《大国重器》的纪录片也更加坚定着王晓峰的选择。

这部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历程的纪录片,记录了产业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等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奋斗和梦想,让王晓峰产生了加入其中的冲动。10年寒窗苦读的积累,让他迫不及待地想在生产一线大展拳脚。

入职后,原本踌躇满志的王晓峰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机器人操作手册、了解行业专有名词、掌握机械臂控制软件编程规范……他如饥似渴地查资料、向同事请教。不过,对于王晓峰来说,这恰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在陌生的领域跋涉,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规律和规则,沿途会有此路不通的沮丧,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动力外骨骼机器人新产品开发”是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

这是针对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开发的辅助康复机器人,能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等参数选择康复步态,支持起立、坐下、行走等康复训练形式。

研发过程中,王晓峰又被现实上了一课。

以往书本上写的、导师教的参数都是理想值,而实际机械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加工偏差,因此设计时需要将误差也考虑进去。

在理论与应用的碰撞中,王晓峰真切感受着学以致用的快乐。

科研路上“打怪升级”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新一代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研究,新松公司是参与单位之一。

公司将这个项目交到了王晓峰团队手中。当时,项目组有8位成员,都是入职两三年的年轻人。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敢闯敢拼的勇气。

这群年轻人在科研路上不断试错、“打怪升级”,最终找到了最优算法,在同时揭榜的企业中,获得了该项目的第一名。

10秒,弹指一瞬,但想要让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提升10秒的节拍,却无比艰难。

2023年3月,一家国内车企找到新松公司,提出定制一套填补国内空白的机器人——210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汽车装配生产线。面对客户的急切需求,新松公司经过半年多的研发,终于进入生产线测试阶段。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焊接质量和数据通信都满足客户需求,但是动作节拍却慢了10秒,整条生产线的节拍因此被打乱。

王晓峰所在的团队临危受命。

机器人硬件不能改变、控制器成本不能提高、提速后要保证性能稳定……一堆限制条件摆在了王晓峰和团队面前。

“答案就在那里,到达的路有很多条,没人知道哪一条是捷径,只能反复求证。”面对重重困难,他们用起了笨办法。

王晓峰把机器人的运行数据全部用软件在三维空间画了出来,逐个方案尝试。在车间尽头的一间实验室内,焊接工程师周斌给了王晓峰启发,“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弧线弯比直角弯更稳定”。

经过反复推演,王晓峰带领团队连夜修改代码,第二天一大早,真机实验取得成功。

激动之余,王晓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4个字:大道至简。

为工人研发“好用的工具”

工业机器人研发是一个从外向内的学习过程,王晓峰正越来越靠近那个核心。

每天面对冗长的代码、繁多的数据、复杂的公式,王晓峰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他的手中,多个项目在交替进行。

他经常被突然拉进一个技术研讨群,即刻就在群里和大家开始头脑风暴,“没人会在意这是谁主导的项目,只是希望能尽快解决难题”。

“这几年,围绕机器人控制器,晓峰尝试过不同的领域,最终他还是坚持要回到最想做的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上。”在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孙铭泽眼中,王晓峰很纯粹,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感,十分执着。

“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是体现机器人控制器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的机器人想要在高端应用领域立足,必须不断提升精度指标。”王晓峰告诉记者,他把现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焊接机器人研发上。

王晓峰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在为工人制造“好用的工具”。

未来,他和团队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控制系统软件,将提升汽车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的点焊节拍、工艺精度和焊接质量。

对于王晓峰来说,科研的动力很直接,也很简单。

“看见客户的生产应用场景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这就是科研的价值。”王晓峰说。

“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深耕创新的核心支撑。”新松公司总裁张进期待,用更好的硬实力和软环境,让越来越多像王晓峰这样的“千里马”在制造企业的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 对 话

问:如何看待高学历人才扎根生产一线成长成才?

答:高学历人才扎根生产一线,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学以致用。以我学习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对象就是各种控制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天然就是我创新创造的沃土。其实,无论是从事哪一种职业,在基层、在一线历练都是成长的宝贵财富。高学历人才沉在一线非但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反而能获得从高学历向高能力转化的助力,从生产一线走向创新之巅。

问: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在培育“数字工匠”中的主体作用?

答:首先,要转变企业观念,在人才培育上学会算“长远账”。现实中,企业引进智能设备后,最缺的就是拥有“数字技能”的人才。但不少企业担心费时费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被挖走,不愿在人才培育上投入成本。其实,从长远来看,技术、技能人员“数字技能”水平提升后,可以更好地驾驭智能设备、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让人才因为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选择留下。其次,对于加大投入培育“数字工匠”的企业,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税收、租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进一步激发企业的育才热情。此外,可以尝试鼓励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共同搭建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为相关技术、产品提供测试优化平台,促进相关成果转化,让更多工匠人才有机会实现从传统工匠到“数字工匠”的蜕变。

(口述:王晓峰 整理:刘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数博会|贵州:AI赋能千行百业 “创新力”变“生产力”
...学(深圳)、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共同开发了面向机器人决策规划、感知理解和自我演进的通用型平台——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平台,作为机器人通用的认知智能体系统,能够赋能
2025-08-23 01:05:00
机械臂也能写书法!《天府工匠》第三季走进智慧工厂聚焦智能制造
...。目前,已经有丽珠集团、特锐德川开电气、TCL、卡诺普机器人、顺丰速运、京东、空御科技、货拉拉、时代星光、领克汽车等大型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以及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参与《天府工匠》
2024-09-24 10:37:00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人专家
...》(2023年12月18日 05版)曹文军在观察管端焊缝自动修磨机器人运行情况。本报通讯员 杨宏智 摄一眼望不到头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只有几名操作工人,一根根钢管按照设定的程序
2023-12-18 17:53:00
...”的传统纺织厂,到如今“数字大脑”驱动、上百台工业机器人自动运转的“灯塔工厂”;从曾经传统卫浴行业最费人工、职业病高发的注塑车间,到如今“黑灯瞎火”几十台注塑机安静运行、AG
2023-08-05 04:24:00
脑机接口“升级”赛博人类!AI挑战燃爆《天府工匠》第三季
...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来到位于彭州市的仁新焊机机器人(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在一线车间里摆擂台,开启《天府工匠》第三季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主题的外场录制。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
2024-08-27 13:38:00
...中我们读到:“只有中专学历的安志成想要顺利操控这些机器人,首先要跨过上千个专业英语词汇和500余个序列代码的难关”。同样是在这些故事中,我们找到了如何转型的答案:“意识到理论
2023-12-25 01:45:00
艾吉威小千斤天门超级工厂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00台
...党组书记,局长陈春梅、马湾镇党委书记许俊波、艾吉威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司秀芬博士、艾吉威机器人总裁兼CEO刘胜明先生,艾吉威机器人天门超级工厂总经理刘慧林先生、艾吉威机器
2023-08-23 19:00:00
从光伏发电到“灯塔工厂”,这家开关柜公司将“绿色低碳”融入企业基因
...近日,极智嘉助力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通过4种物流机器人无缝协调和AI智能调度,率先在业内实现了工业物流从收货、质检、入库,到在库理货、出库集货和产线送料的全场景机器人串联和
2022-12-20 10:11:00
...内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县(市)第四位;创设全省首个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成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生产超高纯金属材料和溅射靶材这一制造芯片关键材料生产线……近年来
2024-06-04 16:5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实习生杨久久国际审计留学来华学什么?中国审计智慧如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2025-10-30 07:57:00
近日,第五届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盛典(简称“青创盛典”)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12个省市“双创”机构重点支持
2025-10-29 14:31:00
中新经纬10月29日电 (魏薇)“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正加速突破可重复使用技术瓶颈,预计一年内攻克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核心难题
2025-10-29 14:41: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知名火锅品牌巴奴毛肚火锅(以下简称巴奴)宣布11月1日起对会员体系进行全新升级,核心变动为会员等级判定标准从“消费次数”改为“消费金额”
2025-10-29 15:32:00
从频繁捡耳机到狂甩不掉,听智慧定制蓝牙耳机如何终结佩戴尴尬
通勤路上刚戴上耳机,一个哈欠就让右耳的耳塞滑进了衣领;晨跑时耳机随着步伐甩动,耳塞在耳道里反复松动,最后干脆“跳”出耳朵
2025-10-29 15:46:00
六大巨头携手唯欧口腔集团,战略合作共建产业新生态
在中国口腔医疗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合作已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关键力量。2025年10月16日
2025-10-29 15:49:00
灵芝孢子油什么品牌好吃 2025年灵芝孢子油品牌排行榜TOP5
灵芝孢子油什么品牌好吃?这是消费者选购时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作为灵芝孢子油领域研究人员,本文结合行业数据与用户真实反馈,从有效含量
2025-10-29 15:50:00
远征 A2 完成第五次 OTA 升级,智元迈向场景应用”全面智能体”
近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宣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第五次全量OTA升级。本次升级聚焦于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语义理解、路径规划
2025-10-29 15:51:00
双11哪些家电值得买?抄作业!上榜的都是爆款
今年双11与往年复杂的促销玩法不同,今年各大电商平台进一步简化规则,通过热卖榜、新品榜等不同维度的榜单,为消费者提供更直观的购物参考
2025-10-29 16:29:00
双11家电市场观察:理性消费时代,品质与体验成破局关键
今年双11,各大平台简化玩法,推广“官方立减”“单件直降”等,以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提升购物体验。同时,大促的日常化和高频化
2025-10-29 16:32:00
济宁移动智慧医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成立
鲁网10月29日讯10月28日,由济宁移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三方合作共建的智慧医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仪式
2025-10-29 17:45:00
10月28日,太钢出口欧洲的首批绿钢产品启运。此次启运标志着太钢绿钢成功突破欧盟绿色产品市场,正式跻身产业链中高端。此次出口的304L不锈钢中板
2025-10-29 18:00:00
日前,“一键和解跨域共建放心消费多元共享”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杭州、成都、厦门、南宁、兰州等五市共同签署《共建共享优化消费环境合作协议》
2025-10-29 18:00:00
【劲牌故事荟 大家谈友好】一金一铜背后是企业的创新升维
□楚青萱10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期举办了“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2025-10-29 18:28:00
“码”上雄安,一触即发!雄安新区“企业码”创新应用系统上线
据中国雄安网消息,当数字中国的脉搏在雄安跳动,一座“未来之城”再次按下加速键。10月29日,雄安新区企业码创新应用系统正式上线
2025-10-29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