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人专家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8 17: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曹文军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不懈攻关,“智解”钢管制造新难题——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人专家

本报记者 毛浓曦 本报通讯员 杨宏智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18日 05版)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人专家

曹文军在观察管端焊缝自动修磨机器人运行情况。本报通讯员 杨宏智 摄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人专家

一眼望不到头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只有几名操作工人,一根根钢管按照设定的程序高效运转。本报通讯员 杨宏智 摄

引熄弧板自动焊接和去除、超声波自动检测、管端焊缝自动修磨……12月初,记者在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输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厂看到,偌大的厂房里只有几名工人,一根根黑亮的钢管仿佛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有序地在辊道上行进。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家油气输送管材生产厂家,被誉为“中国焊管发源地”。

在这家老牌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新故事正在上演。维护这条生产线自动运转的陕西省劳动模范、首席技师,中国石油技能专家曹文军就是这个新故事的主角。

身穿蓝色工装、头戴红色安全帽,刚刚结束生产线巡检的曹文军脚步匆匆地回到他的创新工作室,几张手绘图纸正躺在工作台上等着他完善,图纸上画的是他用来提升生产线效率的小发明。

“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并不是单纯为了减员增效,而是为了追求工人们的整体幸福指数。”曹文军推了推他鼻梁上的眼镜说。

小发明迸发大能量

一个工人的创新发明可以改变什么?

智能生产线上,曹文军的小发明、小革新随处可见,它们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1994年春天,由于爱琢磨、肯吃苦,24岁的曹文军被车间领导从辅助岗位破格转岗到制管行业最核心的成型岗位。

面对这个既重要又“烧脑”的新岗位,曹文军很兴奋,感觉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每天,他看着同事们要用成型器后桥微调油缸设备,还要忙前忙后地维护钢管成型缝间隙,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费力又费时,他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更省事的办法?”

经过仔细观察、周密思考和反复测试,曹文军在成型器7号辊梁处安装了一个能显示带钢位置变化数据的指针。这样一来,管坯自由边的变化趋势一目了然,给操作者提供了量化参考。

这个后来被称为“曹文军式的趋势量化控制操作法”的小革新,使得之前需要2~3人跑前跑后才能完成的工作,变成1个人就能轻松驾驭,操作量减少了80%以上。

从这个小革新开始,曹文军走上了创新之路。他的发明创造在车间撬动了更多改变。

工友们发现,曹文军鼓捣出来的那些让人“有些看不懂”的小玩意、小工具,时间长了,就会让生产线上的设备迸发出大能量。

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效,曹文军还练出了一手用铅笔绘制图纸的绝活儿。这些清晰明了的手绘图极大压缩了技术研讨和设计转化的时间,提升了小改小革的成功率和实施效率。

目前,曹文军的小改小革已累计获得各类奖项50余个。

“创新发明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区别就在于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显然,曹文军总是选择了后者。”制管三分厂负责人如是说。

啃下智能化改造“硬骨头”

2017年始,为了适应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提升的需求,曹文军所在的制管三分厂成为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的试点单位。

制管三分厂生产的螺旋钢管具有“三超一低”——超大口径、超大成型角、超大径厚比,低材质的特点,导致成型稳定性和几何尺寸都难以把握。直到2019年智能化设备调试初期,管端局部焊缝修磨依然经常出现机器人无法捕捉正确程序轨迹等问题。

“技术攻关就是要敢于坐冷板凳、啃‘硬骨头’,企业有需求,就要挺身而出。”尽管心里并没底,曹文军还是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适应机器人操作,关键在于建立高于管线规范标准的焊管几何尺寸质量内控标准。”尽管找到了症结所在,但攻克这个“卡脖子”难题,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曹文军谈何容易。

每一次小的突破,都需要曹文军付出艰辛的努力。

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潜心钻研、分析数据……那段时间,曹文军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其间,为了消除焊缝噘嘴对钢管局部圆度的影响,他把350个管头的几何尺寸全都输入了电脑,逐一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

经过曹文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在每分钟3.5米的高焊速条件下,大口径和超大口径钢管的管端管径一致性大幅提升,生产线实现了一键启动和全自动化高效达产。目前,企业的大口径钢管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国内焊管企业的标杆水平。

也是在这一漫长的攻关过程中,曹文军参与的课题项目获得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石油创新基金优秀项目,他牵头的“螺旋预精管坯质量精准控制方法”,在陕西省第六届科技节上获评先进工作法。

“复制”曹文军

2019年7月,曹文军创新工作室成立,这也是行业内首个以制管核心技术为主的创新工作室,共有13名成员。

4年来,工作室解决公司生产难题26项,赴成员企业开展技术服务11次,累计解决全公司设备工艺、技术改造、精益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213项,完成小改小革139项,获得各类科技奖项31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件,发表学术论文8篇。

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这间创新工作室还在“复制”曹文军。

“技能微讲堂”是创新工作室推出的技能培训新方式,开讲至今,已累计授课58期,培训员工698人次。

目前,曹文军创新工作室已走出3名“三秦工匠”、2名“宝鸡工匠”,有11名工作室成员的技能等级获得晋升。2022年,曹文军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要多个工种、不同技术的综合运用,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的密切配合、集思广益。”深度参与1个集控中心、3大智能片区、14个单机自动化项目改造的曹文军,对于智能工厂的人才构成有着新的思考。

“今年,又有10多名焊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加入了企业,正好可以助力我们自主研发管径趋势智能化预测装置。未来,我们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还会大幅提升。”曹文军告诉记者,他近期的小目标是,进一步提升钢管管径周长的智能预测水平,为“2.0版”的智能工厂建设准备技术基础。

■ 对 话

问:“数字工匠”技能水平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2022年3月开始,“新八级工”技能等级制度在很多地方陆续落地,这一从新技术环境、新工作现场中“生长”出来的技能评价体系,我也是受益者。2023年,我被陕西省评为首席技师,在“新八级”技能等级体系中成功登顶。我之所以能够入选,是因为2018年以来,我在公司的智能工厂建设中,取得了很多工作业绩和科技创新成果。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数字时代,技能水平评价更侧重考量技能人才的数字技能、复合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在我看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字工匠”,不仅要拥有绝技绝活,能创造技术上的“天花板”,更需要具备解决开放性、设计性问题的能力,能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环境中开展技术革新。

问:在智能工厂,传统的师带徒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以往的师带徒,是工人师傅认领本岗位对应工种的操作工人作为徒弟,并签订结对子协议。近几年,我们修订了以往的师带徒制度,除了操作工人,在技术组做程序设计的电气工程师、机械技术员都成了技能大师的徒弟,这也适应了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趋势。另外,传授技能的方式,也从过去传授“手的感觉”,变成了传授参数指标。现在,很多工程师都成了我的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数字工匠”人才正在生产一线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生产线智能化技改能力。

(口述:曹文军 整理:杨宏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2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⑥】博士工匠: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项目的第一名。10秒,弹指一瞬,但想要让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提升10秒的节拍,却无比艰难。2023年3月,一家国内车企找到新松公司,提出定制一套填补国内空白的机器人——210
2023-12-25 01:45:00
...型、提前预警、快速处理,以数据做出“最优解”,打通生产线上的“堵点”,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一套“数智”方案。此次大赛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赛场设在泉州晋江市五里工业园信泰集
2024-06-24 03:16:00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公司唐安华荣获“高新工匠”称号
...,还降低了18%的生产节拍时间,并推广应用于该公司80%的生产线;过去三年,每年组织开展百人以上规模的内部分享培训和跨行业、跨国别技术分享会。唐安华不仅体现了工匠攻坚克难、技
2023-12-22 15:29:00
...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生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线系统集成、现场管理、设备运维等新技能要求应运而生。工人正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式工作转变为管理、分析、运维等高附加值的工作,
2023-12-25 01:45:00
工匠精神助产业振兴
...动化机器紧锣密鼓地生产着各式各样的产品,各个车间的生产线上都“开足马力”。比德能源于2010年经陆丰市政府招商引资落地陆丰市铜锣湖农场,是汕尾市和陆丰市首批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2024-05-14 07:11:00
“研”值升产业兴
...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与下位机硬件设备配合实现自动化生产,打破传统各产线工单封闭性,与MES系统等实现生产任务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如今,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的威
2024-05-19 07:23:00
...李杰穿梭在一台台设备之间,仔细查看运转情况。“随着生产线越来越‘聪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而我的工作,就是对智能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保养,确保他们‘健康’上岗。”李杰说。如
2025-01-21 10:54:00
陈英英:数字化工厂转型领头雁
...,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英英仍坚守在生产线旁。这位35岁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智能科技领域,凭着执着追求和甘洒汗水,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在紧张工作中,陈英英带领试制
2024-05-03 08:57:00
新春走基层丨超级工厂的“智能”之变
...的左边是焊花四射,右边是一台台实时联网的AGV小车,在生产线上有序穿梭。“一键启动”后,它们就能根据预设指令和路径规划,实现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自动避障,主动寻迹到生产线上的指
2025-01-15 07:4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23日电 题:“山姆们”为何加速布局下沉市场?作者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近日,以盒马、山姆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加速向全国下沉市场布局
2025-10-23 14:10:00
让残片活成文明的密码:专访90后文物活化创业者苗毅斐
2025 年上半年,文物拍卖市场迎来全面复苏,头部拍卖行交出亮眼成绩单,佳士得亚洲春季拍卖斩获 22 亿港元,苏富比亚洲中国艺术品专场亦录得 7
2025-10-23 14:18:00
西瓜学员科创赛事创佳绩,勇夺全球发明大会公益主题奖
2025 年 7 月 26 日至 28 日,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全国总决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教育部严格筛选出的 “白名单” 竞赛
2025-10-23 14:18:00
深夜的福州南站,本应是灯火渐暗、人潮散去的时刻。然而在10月20日凌晨,这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推出的“歌迷专列”正整装待发
2025-10-23 15:29:00
万达电影亮相版博会,授权+原创双管齐下诠释“版权正当潮”
2025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正式开幕,万达电影作为参展商亮相北京展区。万达电影以“版权正当潮”为题
2025-10-23 16:08:00
拼多多给员工发黄金,10年老员工直接领100克金子? 网友:还得是真金白银实在!
2025年是拼多多成立10周年,日前,有拼多多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拼多多给员工赠送的“周年礼”。据拼多多员工晒出的“周年礼”
2025-10-23 17:15:00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于胜涛)如今走进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会发现曾经缴费窗口排起的长队变短了,窗口前的焦灼面容也减少了
2025-10-23 17:19:00
泉韵风雅 尊享折叠 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落地济南
鲁网10月23日讯泉城济南,历史与潮流交相辉映;匠心之作,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章,10月23日,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于济南举行
2025-10-23 17:21:00
泉城雅集品匠心,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济南举办
10月23日,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迎来一场科技与美学交融的盛宴——心系天下三星W26品鉴会。作为三星电子与中国电信携手打造的第18代超高端旗舰
2025-10-23 17:48:00
据统计,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 30 亿台,大量老旧热水器存在能耗高(超期服役机型能耗比新品高 50% 以上)、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2025-10-23 17:57:00
海尔发明了三筒洗衣机,也发明了行业新品类
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拓展速度再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前不久,海尔三筒洗衣机作为首个出口东南亚的中国三筒洗衣机品牌,一亮相直接登陆越南第一大现代连锁渠道
2025-10-23 18:02:00
作为深耕热水器领域 32年的专业品牌,万和始终以 “技术创新驱动用户体验升级” 为核心,依托行业领先的蓝金刚内胆、精准恒温
2025-10-23 18:05:00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增速更是快于商品零售近3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2025-10-23 18:36:00
贵州火焰山电器:开足马力备战销售旺季 AI新品成市场“硬通货”
多彩贵州网讯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黔北大地寒意初显,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却是一片火热景象
2025-10-23 18:40: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铝创铝业:优产品提质效 投产首年产值破3亿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进入四季度,湖北铝创铝业有限公司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产品结构
2025-10-23 2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