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石器,文化的记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9 09: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石器,文化的记忆

过去,在胶东广大农村,有很多石栓、石缸、石臼、石夯、石碓、石磨、石碾、石磙、猪石槽、牛马石槽等沿用千百年的石器。它们是农村千百年来必备的工具,用途非常广泛。这些“老古董”,如今失去了昔日的“光鲜”,但每一件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记忆的一个符号。

石磙

石磙,又名碌碡,或者石碾,是一种青石凿制成的、使颗粒状的农作物破碎或去皮的农用工具。石质结构,呈圆柱形,像一个放倒的铁桶,一头粗些,一头稍微细小一点,两头有磙眼,重约二三百斤。长八九十厘米,粗的一端直径五六十厘米,略细的一端直径四五十厘米。由人力或畜力拉着滚动,可以碾压农场,使场基平整干净,或者用来碾压油菜、水稻、小麦、黄豆等粮食作物。

还有一种磙是用在地里的,细长,便于拖着直行。地里播种后用它来压一压,便于种子吸收潮气,发芽快。

石夯

石夯是比较大型的群体使用的劳动工具,只有较大的水利工程才能用到,主要是筑堤打坝时使用。1958年,我父亲参加莱西产芝水库建设时就打过石夯。打夯时,一人握住手柄,一人喊号子,其他人一起附和。大家喊声一致,动作统一,才能一起一落,砸实泥土地基。石夯虽无言,却镌刻着一段建设者们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峥嵘岁月。

“全都有啊,嘿哟;拽起来啊,嘿哟;咱慢着点啊,嘿哟;沉住气啊,嘿哟;看下边啊,嘿哟……”“同志们啊,嘿哟;咱往东移啊,嘿哟;这一下啊,嘿哟;有点猛啊,嘿哟……”这是民间的打夯歌,是民间的劳动号子。它产生于劳动之中,源于群众的口头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夯”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石夯精神历久弥新,当永远传承下去。

石碾

每个村都有一盘或几盘公用石碾,农家用来推米、碾面。碾盘还可为农村妇女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用处,如将高粱米经浸泡后碾轧,把其外皮搓掉,做米饭或熬粥都是很好的。

到了年关,一盘磨常常被全村人争相使用。石磨24小时连轴转,也满足不了需求。有的人半夜起来排队等候,把地瓜干、玉米粒、黄豆、豇豆等碾碎,以备春节之需。

石碾是“粗加工”,只能把米压成粗细不等的糁子或者给糙米去糠。

石磨

石磨是上下两扇磨盘,下扇固定,上扇转动。石碾是碾盘固定,上面是滚动的石砣。不论是转动的磨盘、固定的磨盘,还是固定的碾盘、滚动的石砣,都凿刻有沟槽,通过一动一定,沟槽反切,将原料粉碎、研磨成面粉或浆汁。磨、碾的沟槽,按加工原料的不同有宽有窄、有深有浅。石碾和石磨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石碾粗加工过的粮食,要在石磨上进行二次加工,才能变成细面。石磨还可以磨豆粕,做豆腐馇。

过去在老家村头,经常能看到毛驴拉磨。夏天在树荫下,驴儿一圈圈地转着,日子就变得丰满、殷实起来了。

石杵

石杵是农村打土坯用的,土坯用来盖房。有的地方管石杵叫石夯,用于来夯实地基,也可以用来砸土坯。如今,石杵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石臼

石臼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器具,用来将大蒜、黄豆、花生、辣椒等捣碎。蒜臼还一直沿用至今,是所有石具中唯一没有“下岗”的石器。

石槽

石槽是用来养牛、喂猪的。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养猪,一来是为了挣钱,二来就是为了自己吃。养猪自然就要喂猪,石槽就是猪的饭碗。

牛槽多是生产队的,用来喂牛。一般的牛槽长150厘米至300厘米、高约40厘米,上宽下窄,上口宽约60厘米、下底宽约40厘米。两三头牛享用一个石槽。

石槽除了喂牛,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就是草料放在里面不容易霉变。即使在夏天,牲口吃不完的草料也可以储存到第二天而不变质。而且,用老石槽养鱼不用换水,可常年保持水质不变。

石香炉

石香炉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常常被用于祭祀、供奉。在年节和各种仪式中,人们会在香炉中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富贵和健康。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石鼓

石鼓也称门鼓石,它是胶东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建筑工艺的精华之一,也是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它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一起产生古朴典雅的整体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并与建筑物相辉映,和谐统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传统民居建筑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石墩

石墩,顾名思义是石头墩子,即由宽而厚的石头做成的墩子。柱础即柱下基础,名称本身便是很明显的自释,毋庸赘说。柱础的主要功用是将柱身集中的荷载散布于地面。我国的建筑结构自古即以木料为主,而柱础却均是石头,因为石质既可防潮,又高出地面,可防止柱脚腐蚀或被碰损。

石锁

石锁是习武人练功之用。手握住石锁把子,通过抓、甩、举、推等动作,达到增强臂力强身健体的目的。

莱阳是螳螂拳的故乡。有些功夫达人习武时,常常运用石锁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石锁举法主要有抓举和摆举,有正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掷法和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接法组成的花色动作。小石锁以花色动作为主,男女老幼皆可练习。

石缸

石缸也是很常见的石器类型。上个世纪,不少大户人家使用石缸养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阖家团圆,还有助于镇宅辟邪和家宅安宁。石缸沉静古朴的基调与活泼灵动的游鱼相互对比,形成明艳动人的景象,更具氛围感。

石拴

石拴是拴马、栓牛的桩子,是中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烟台所城里,拴牛马的墙上保留着许多样式不同的“拴马石”,很受游人关注。

记得儿时,我常到生产队的牛棚玩耍。牛卧在石拴旁,眯着眼,老谋深算般地从嘴里倒着沫(反刍),像一位得道高僧在诵经,拴绳摆设似的蜷曲在地上。

时光飞逝,如今的生活和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家中必备的石器也逐渐成为历史,它们从大自然中来,最终又走到了大自然里去。

□孙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清同治年间的石志子(传为古代武试敲门砖)等珍贵石器。2007年,殷巷石锁赛力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南
2023-03-14 14:48:00
裴李岗遗址发现8000年前后的新发现
...为中华农耕文明起源地。裴李岗时期已形成聚居村落,新石器时代遗存填补仰韶文化空白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区西北约7.5公里的新村镇裴李岗村西侧岗地上,双洎河经遗址西侧自北向南折流向
2023-05-13 17:46:00
...点的豆腐白嫩香滑,我最爱的却是那松软清香的绿豆粉。记忆里,小时候在凤冈县城,每逢春节前,家家户户开始灌香肠、舂粑面、推豆腐和绿豆粉……大家忙在灶房里准备年食,祈福接春。腊月二
2023-01-29 09:44:00
美德信用助成长 青岛市崂山区开展 “传承多彩非遗,爱我魅力崂山”实践活动
...着匠心与智慧;一张张老照片,微微泛黄,讲述着时代的记忆与传奇。在手工艺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指导下,学生们现场学习并体验了泥塑老虎和莲花灯的制作过程,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更加深刻
2024-04-18 11:35:00
百年水洞沟揭秘史前人类
...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来到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打制石器及与之共存的动物化石;1925年,他们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宣布在遥远的东方发现了具有欧洲石器技术特点的遗存,引起国际学术
2023-09-18 14:24:00
...自:河南日报他永远是咱村里的人——追记济源审计局驻石槽沟村第一书记陈建政□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用这甘甜的水煮出来的饺子就是好吃,这都是陈书记的功劳啊!”2月10日,济源坡
2023-02-13 02:56:00
...论以前还是现在,爽口的滋味,都一直留在唇齿间,长在记忆里。将几块甜糯年糕,咬一口滑进嘴里,在与年糕的磨合中,是一种超越口欲的质朴感。在一遍遍的咬合中,年糕在嘴里翻来滚去,跌宕
2023-02-23 02:34:00
7700年前长约10cm的小瓶子干啥用?裴李岗遗址发现最早小口尖底瓶
...址东部生活区、西南部墓葬灰坑区、西部墓葬区及西部旧石器区。今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另对部分2022年探方进行了补充发掘。东部生活区以裴李岗地层为主,发现陶窑1座。陶窑上部为倒塌烧
2023-12-20 16:33:00
走近江苏民间体育热潮、探索苏州“地名密码”|人文周刊荐读
...相传。每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都是一项文化的“活”的记忆。如何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有的人把爱好变成了事业,致力于让传统运动蕴含的隽永文脉留存并延伸;有的人愿
2023-07-14 11:3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
12岁女孩遭生父继母虐待致死案9月16日二审开庭 生母:已三天未合眼,希望严惩生父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12岁女孩琪琪(化名)被生父刘某、继母许某花虐待致死一案,将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二审开庭。9月15日晚
2025-09-15 22:55:00
演员郑国霖:演完《少年英雄方世玉》给父母买房付了首付
大皖新闻讯 9月15日,演员郑国霖做客大皖新闻直播间,和观众们分享他的经历和生活。郑国霖介绍,他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他不容易
2025-09-15 21:44:00
百岁老人过大寿五世同堂全家乐
(图为百岁老人路根肉和家人合照)老人过100岁生日,一大家子都来贺寿。9月11日,社区按照“村改居”之前的老传统,搭起戏台
2025-09-14 1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