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烈士后代刘继红:姨妈刘惜芬的精神 鼓舞全家人积极向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1 08:25:00 来源:厦门日报

烈士后代刘继红:姨妈刘惜芬的精神 鼓舞全家人积极向上

▲刘继红(左一)和丈夫向记者介绍照片墙。

●出镜人物:刘继红,刘惜芬烈士的外甥女,退休;丈夫张国勇,退休。

●地址:思明区莲花北路

●心愿: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烈士生平 ]

刘惜芬,厦门人,1924年出生,1940年考入鼓浪屿博爱医院,成为一名护士。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打入敌人内部,传递重要情报,帮游击队筹集经费和医疗物资。1949年9月19日,刘惜芬因叛徒出卖被捕,1949年10月16日牺牲。

烈士后代刘继红:姨妈刘惜芬的精神 鼓舞全家人积极向上

刘惜芬烈士曾用过的针筒等医疗器械。

烈士后代刘继红:姨妈刘惜芬的精神 鼓舞全家人积极向上

照片中刘惜芬身着旗袍,眉眼清秀,面带微笑。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图/记者 卢剑豪)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本报记者走进厦门烈士刘惜芬外甥女刘继红的家中,听烈士后代讲述刘惜芬那些充满热血与勇气的瞬间,旨在激励人们在珍惜当下生活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泛黄的题词

是刘惜芬献身革命事业的证明

刘继红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个白色书柜。“看看眼不眼熟?”她一边拿出相册,取出写有“刘惜芬烈士生前住家寝室”的老照片,一边指着柜子对记者说:“它就是姨妈生前用来装药和医疗器械的。”

白色柜子,是70多年前刘惜芬学医时用的。“1940年,姨妈进入了当时被称为‘慈善机关’的博爱医院做护士。家族里的孩子有小毛病,就找她看;她还为很多革命战士疗过伤。”刘继红说。

彼时,刘惜芬善良、热心的表现,引起了地下党组织的注意。1949年5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工作,为党组织和游击队募集经费、药品、医疗器械。为迎接厦门解放,刘惜芬承担起了更为艰巨的任务——通过接触国民党上层人物等方式,搜集和传递军事情报。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刘惜芬被捕。不论敌人对她施用何种酷刑,刘惜芬始终严守党的秘密。1949年10月16日,也就是厦门解放的前一天,刘惜芬及地下党员和其他革命群众17人,被绞死在厦门鸿山脚下。

“厦门解放后,姨妈的遗体从鸿山脚下被挖出来。她被折磨得面目全非,母亲只能通过衣着来辨认……”说到这里,刘继红暗自神伤。同年12月,厦门各界人士举行隆重的厦门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大会为刘惜芬题词,称她为“新中国的奠基石”。时至今日,那张用毛笔字书写的题词仍在,和刘惜芬用过的白色柜子一道,被刘继红一家悉心保存着——“我们把它装裱起来,挂在了客厅墙上的高处。”刘继红说。

“听姨奶奶的故事长大

女儿从小就学会独立自强”

“这些边缘发黄的老照片,也保存了六七十年。”刘继红的丈夫张国勇望着题词旁的照片墙说。照片中的刘惜芬,停留在了二十几岁的模样,她身着旗袍,眉眼清秀,面带微笑。

“姨妈牺牲后,我被过继给她作女儿,跟她姓‘刘’。”刘继红说,虽然她和刘惜芬从未谋面,但自己的母亲和姨妈相依为命,“母亲和姨妈一起为党组织筹过经费、传过情报,常常向我念起她。”

刘继红回忆起母亲口中的刘惜芬。“她很刚强。”刘继红说,姨妈被捕后,被宪兵押送回家。由于遭受折磨,她的半张脸瘀青了,衣服上沾染着血迹,双手血肉模糊、肿得不像样子,指甲缝里还有钢针……看到姨妈的模样,母亲和家中长辈痛心不已,想找办法解救她。不过,刘惜芬却咬着牙,坚定说道:“我没做错事,你们不用担心,也别求他们(国民党反动派)。”

刘继红还从姨妈的狱友、战友们口中得知,“太阳下山明早仍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是刘惜芬最喜欢的歌,每次遭受完酷刑,她都会用微弱的声音哼唱这首歌,鼓励战友。

“姨妈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一家人积极向上。”张国勇说,每每看到刘惜芬的照片,他都会这么想。刘继红点点头,“母亲和姨妈一样要强,她独自拉扯家族中的孩子长大,白天当公交车售票员,晚上或是给夜校学生上课、或是织毛衣换取生活费……”张国勇和刘继红的女儿张名扬也从小独立自强,“她知道自己有个漂亮勇敢的姨奶奶。小时候,我总会和她说姨妈的故事。”刘继红说。

烈士的事迹

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砥砺奋进

顶井巷10号——这是刘惜芬曾经的住址,也是刘继红的儿时记忆。

“房子老化严重,猫踩在房檐上,能听到瓦片噼里啪啦的碎裂声;风一吹,房子上散落的碎屑四处飘……”刘继红感慨地说,解放后,厦门脱胎换骨,从滨海小城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全家人生活也蒸蒸日上——搬离老屋,住进环境更优美、结构更牢固的小区;用上了便捷的交通工具,走上了越来越宽的路……

向记者诉说的这些细节,每年清明,刘继红也会念叨给刘惜芬听。“就像细说家事那样告诉姨妈,告慰她的在天之灵。”刘继红说。打记事起,她每年都会去烈士陵园祭扫姨妈,“结婚了,带着丈夫去;生娃了,带着女儿去;有了孙子,带孙子和他的同学一起去。”

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上个月,福建省“烈士亲友讲烈士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厦举行,张名扬站上舞台,讲述了姨奶奶刘惜芬的故事。她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照片,有姨奶奶的,也有自己的。“我们为姨奶奶感到骄傲——她为解放厦门,为大家幸福、和平的生活作出了贡献。我要通过宣讲告诉大家,刘惜芬是位英雄,她的牺牲值得纪念,值得传承。”张名扬说。

宣讲时,刘继红就坐在台下。有那么一瞬间,母亲的回忆,女儿的声音,与她记忆中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澎湃涌上心头。“有国,才有家。”刘继红的指尖轻轻划过老照片,“展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希望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能成为大家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代人珍惜当下、砥砺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咱家子孙就是他的后代”
...转自:中国国防报贵州省盘州市胜境街道一家五代为红军烈士守墓八十八年——“咱家子孙就是他的后代”贵州省盘州市胜境街道,有一户邹姓人家。大家庭里,最年长的是邹广阳和邹广周兄弟俩。
2024-04-09 03:54:00
我家的宝贝丨烈士遗物七十多年来被上锁保管,家人无偿捐赠希望教育后代
大皖新闻讯 1946年,杨继红的祖父杨明申牺牲,年仅37岁,并作诀别诗一首。几十年来,杨继红祖父的遗物被家人用心珍藏,上锁保管。近年来,杨继红和家人也将收藏的部分纪念品进行了无偿
2024-12-26 18:29:00
村民79载守护新四军烈士墓,烈士家人设立奖学助学金回报乡亲
...怎么牺牲的,葬在哪里,没有确切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全家人一直四处打听。让郑大芳魂归故里,是他们最大的心愿。1979年,在郑大芳一位老战友的帮助下,郑国芳终于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
2023-08-04 09:47:00
...士墓。 1976年6月,护墓28年的刘修芝老人在弥留之际,把全家人叫到床前,立下了一条家规:“人要厚道、守信。那5位烈士是为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死的,咱要报恩,要世世代代守
2024-05-16 11:41:00
...5年。史俊标家里还留有史万忠的革命军人证明书,那是全家人的念想,一直珍藏着。在第八批归国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物中,发现有史万忠烈士的名章。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史荣
2024-04-04 03:14:00
...,随后便带着长年在外打工的后辈去扫墓。“为这位红军烈士扫墓,是我们的家事。”邹广阳老人一边用抹布擦拭墓碑一边说。在他家,从父辈传下来的“家规”——先祭英烈,再拜祖宗,邹家兄弟
2023-02-02 08:29:00
“烈士葬进祖坟就是亲人”,烟台一山村敬祭抗日无名烈士83年
...红色故事,山东烟台龙口丰仪店村村民世代祭奠抗日无名烈士,83年从未间断。他们曾把烈士葬进祖坟,曾把烈士牌位请到家中供奉,曾把烈士英灵安放进祠堂。村民说:“烈士葬进祖坟,就是我
2025-07-17 20:57:00
...壮烈捐躯,后人不会忘记他们。”昨天,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同步举行的“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现场,抗日航空英烈楼芝文的表侄陈唯真,
2022-12-14 07:14:00
96位老兵齐聚一堂,为烈士母亲庆贺101岁寿辰
...看望的“娘”。那一次,徐江华得知黄文新烈士参军前,全家人专门去县城拍了一张全家福。后来,老屋翻建,这张珍贵的全家福不幸遗失,成为老妈妈难以弥补的遗憾。徐江华和战友们盘算着,能
2023-05-27 17: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