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30年9月,金兵猛攻数月的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城。太守赵立招募敢死队,冒险烧毁金兵云梯。当赵立听说云梯被烧毁,高兴地登上城头查看时,却被金兵的“飞炮”击中头部。赵立留下遗言:“可惜,我不能再为国杀敌了!”说完就断气了,年仅三十七岁。百姓们都痛哭流涕。
金兵听说赵立死了,还以为他是诈死,都不敢轻举妄动,过了半个月才攻下楚州城。第二年金兵北撤后,宋军才在谯楼找到了一具骸骨,通过“颊骨有箭疮的痕迹”认出这是赵立的遗体。
宋高宗知晓赵立殉国后,哀痛不已,罢朝哀悼,追赠他为奉国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录用他的十个子孙为官,并赐谥号为忠烈。赵立的遗体被找到后,宋高宗下令用公款将其安葬,并为他建祠,名为显忠。
赵立为什么能被宋高宗高规格追赠?
【(一)忠义双全】
赵立是徐州人,“没什么文化,天生就忠义,擅长骑马射箭。”因为武艺高强被征召为士兵。金兵第一次大规模南下时,各地盗贼为非作歹趁火打劫。赵立在剿匪战斗中多次建立战功,晋升为下级军官。
三年后,金兵攻打徐州。知州王复率军民奋力抵抗,坚守城池。赵立被任命为督战队长,战斗中他身中流箭,却越战越勇。王复被他的英勇所感动,亲自斟酒,流着泪慰劳他。由于援军未到,徐州城最终沦陷。王复视死如归,坐在徐州府衙中,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兵大帅,他毫不畏惧地说:“下令死守的是我,其他官员都没有参与!要杀就杀我一个人,不要伤害我的下属和百姓!”金兵大帅敬佩他是个英雄,想劝他投降。但王复宁死不屈,大骂金兵,最终全家被金兵杀害。徐州城被金兵屠城,赵立的家人也无一幸免。
赵立在徐州城破时,为报王复之恩,率部巷战金兵。王复全家遇难后,赵立怒火攻心,被金兵击晕。雨夜,赵立苏醒,杀金兵守卫,回府衙找到王复遗体,恸哭刨坑葬之。
赵立满怀国仇家恨,立志夺回徐州,于是暗中四处联系乡民。得知金兵放弃徐州北还后,赵立马上率领残部追击,“截断金兵退路,夺得舟船金帛数以千计,军队声威重新振作。”他成功收复徐州后,被宋高宗任命为徐州代理知府。他向朝廷请求为王复建庙宇,每次出征前都率领将领们到庙里含泪祈祷:“您为国捐躯,一定能在九泉之下保佑我们这些幸存者!”徐州义军和百姓听闻后,纷纷前来投靠赵立。
赵立不喜欢歌舞女色、钱财利益,即使已经当上知府,也和士兵们领一样的俸禄。打仗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亲自穿上战甲,率先登上城墙。”发现有临阵脱逃的人,赵立对他们恨之入骨,“大声呼喊着骑马飞驰到他们面前,将他们抓住斩首。”
赵立对金兵恨之入骨,提及金兵就会咬牙切齿。他将俘虏的金兵全部砍成几段示众,从不把金兵首级献给朝廷邀功。有个老朋友奉伪皇帝刘豫之命来劝降赵立,赵立知道老朋友的来意后非常生气,把他捆起来用布包起来烧死在集市上,大骂道:“我先杀了你这奸臣,再去灭了刘豫!”这件事让赵立“忠义”的名声传遍了江南江北。
【(二)楚州杀敌】
金兵围困楚州,楚州太守贪生怕死,想献城投降。赵立奉命驰援楚州,边战边走,历经七战才到达楚州。激战中,赵立面颊被流箭射中,无法说话,只能用手势指挥战斗。进入楚州后,他先安排将士休整,然后才让军医拔掉脸上的箭簇疗伤,从此脸颊上留下了标志性的箭伤。
这时,赵立带领的徐州部队和楚州守军总共才不到一万人,这两支本该合作的部队却常常因为各种缘由产生矛盾。但赵立很会安抚部下,最终让这两支军队摒弃前嫌,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兄弟部队。
赵立奉命守楚州,金人攻城,他下令烧废屋,在城外点火成火池,以阻挡金兵攻势,并让壮士拿长矛候着。金兵不怕死攻城,被壮士用钩抓投入火中。金兵怒,组敢死队再攻城楼,被守军全歼,无奈退兵。数月后,赵立主动出击,连败金兀术大军。
赵立为提振士气,仅率六骑出城,金军围城,赵立大喊:“我乃此地长官,敢来战否?”两金将欲擒贼先擒王,挺矛偷袭赵立。赵立大喝,夺矛刺死二将,“夺二马而还”。数十金兵追之,赵立回马,怒目圆睁大喝,金兵遂逃。
第二天,“金人列三队邀战”,赵立针锋相对列出三阵迎敌。金兵凭借重骑兵优势,把赵立所部分割包围。赵立毫无惧色,率部“左右大呼”,突出重围,“金人落马者不知数。”
金兵发现攻打楚州很难,就只能去占领承州(今江苏省高邮市)和楚州之间的湖泊,目的是截断两州联系。楚州粮道断了以后,还可以找陆地和沼泽里的野菜吃,“后来野菜也没了”,就只能嚼榆树皮了。
不久,承州被金兵攻陷,楚州陷入孤立。赵立独木难支,赶忙派人向朝廷告急。
【(三)前赴后继】
宋高宗明白“失去楚州就大势已去”的道理,于是下令刘光世督率淮南各军救援楚州。但各路援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到达楚州,赵立只能孤军奋战,杀得金兵都不敢直呼其名。然而,由于寡不敌众,赵立只能再次请求朝廷支援。宋高宗感慨道:“赵立坚守孤城,就算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他五次下诏催促刘光世与各路人马会合援救楚州,都被刘光世用各种理由推脱。
赵立眼见楚州快守不住了,心里急得不行,“晚上就对着东南方向烧香拜了又拜”,还流着泪发誓:“我一定死守,绝对不辜负国家!”他还对部下说:“要是援兵一来,你们就听我打鼓的声音,里应外合地杀出去!”可惜啊,好几个月过去了,连一个援兵都没看到。赵立一直鼓励将士们要坚持,要是城真的丢了,就跟金兵打巷战,绝对不投降。
金兵知晓楚州已无粮弹,援兵也无望,于是加紧了围攻。赵立殉国后,其助手继续率领众人奋勇作战。楚州沦陷后,守军与金兵在街巷中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全部壮烈牺牲,践行了“城破必死战”的誓言。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倒下一个王复,站起来千百个赵立!赵立壮志未酬牺牲在战场上,千万个烈士前赴后继为国捐躯。
赵立身铭记国恨家仇,一心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坚守楚州,是南宋当之无愧的孤胆英雄。在历史上,那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人,无论是载入史册的文臣武将,还是默默牺牲的无名战士,都是值得后人尊敬的英雄。他们就像繁星一样闪耀,永远激励着后人抵御外侮、热爱祖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