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7 13: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98年9月28日,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专制统治,在菜市口砍杀了戊戌六君子,以彻底结束戊戌变法。

到昨天,正好是121年,然而关于戊戌变法,关于谭嗣同,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

短短只有103天的戊戌变法,拉开了政治变革的序幕,成为了我国第一次解放思想运动。但即使它再伟大,一但冲击到掌权者和国家的权益,那它的结局只有失败。因此,短短百天的戊戌变法被慈禧毫不留情地斩断。而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特别是谭嗣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血硬汉。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种大义凛然的气魄,时至今日仍让人佩服至极。

但当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谭嗣同这个人时,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谭嗣同生于1865年的北京胡同,祖籍是湖南浏阳人,当时他父亲任户部主事,虽然出身优越,但小时候过得并不算轻松自在。

父亲谭继洵软弱没有主见,而他的的母亲则性情刚强,严肃苛刻,对他管教很严,有些刻板 。母亲这个角色不仅没有带给他温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让他心理变得孤僻扭曲。当年他一个人留在北京,母亲告诫他勿念,他答应了。

仅仅只有七岁的小孩,还是一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却强忍的想念母亲的泪水,期间还因此生了大病,却始终将思念压在心里,这都只因为母亲临走前的一句诫训。也正是这样,谭嗣同身上总有一种傲骨凌然的倔强,而且这种性格牢牢地印在了骨子里。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在很多历史教科书中,大多数历史人物都被正义化,多少人沉浸在“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始嗣同”的为国献身的高尚气节里,他把生还的机会拒之门外,只想用自己的死换来国民的觉醒,因此,大家对他纷纷竖起大拇指,觉得他很了不起。

但随着大家的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那些原本高大的形象渐渐暴露出缺点,甚至崩塌。而谭嗣同,虽然表面正义凌然,为国献身,但却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令后人由爱生恨。

历史教科书给予了只有百天的戊戌变法很高的评价,但大家都知道,这场变法注定会失败,其中某些做法甚至还有些荒唐可笑,还有一些无脑的策略方针,更是荒唐至极。仅仅百天的变法两百多道圣旨,总之就是名正言顺的胡闹。很多人说慈禧是很反对当时的变法,其实不然,虽然当时慈禧在熙和园安度晚年,但光绪帝把变法的策略都一一转述给慈禧,而且很多圣旨都是经手慈禧的。那后来慈禧为何如此坚决地停止了戊戌变法呢?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变法领导人越来越放肆,变法开始之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向光绪皇帝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以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参与大清的政治决定。这不就是在卖国吗?

不仅如此,谭嗣同在给他的老师欧阳中鹄得信中指出:西北部地区太荒凉也不好管理,又没有收益,不如全部卖掉换成经费。

与此同时,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都对维新派提出建议,提议中、英、美、日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也就是说从中、日、英、美四个国家中,选出能掌控大局的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

大清当时是本就是弱国,如果答应,那大清的命脉将完全失去掌控。这不是赤裸裸的卖国吗?将自己的国家亲自交到别人的手里! 拱手让人?!

慈禧得知此事后,明白一旦有他国势力参与到我国朝政,那么大清的政局,必然失控,而且自己的权力地位定会受到影响。于是,慈禧太后没有丝毫犹豫,立马从颐和园赶回了紫禁城,控制了光绪皇帝,及时终止了变法,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放弃西北地区,卖掉换经费;让外国人大力参与我国政权,这些鼠目寸光无脑的提议直到今天依旧可以让中华儿女唾弃鄙夷。谭嗣同,作为清朝变法的带头人,一个试图用生命换醒国人的所谓英雄,做出这样的提议,可想而知,戊戌变法的结果会是什么,谭嗣同的英勇就义无论多么的慷慨无私都是咎由自取的。历史是公正的,谭嗣同让人由爱生恨也是有理由的。

但是我还是想说,不管戊戌变法派的政治思想如何,从古至今,从容赴死的谭嗣同一直以光辉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他用生命唤醒国民,推动政治改革,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尊敬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谭继洵官至总督,为何不设法营救谭嗣同呢
...变,罢黜光绪帝,并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当月二十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当时,被捕的人除了谭嗣同外,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及徐致靖六人,这就
2023-02-02 13:18:00
谭嗣同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
在“戊戌变法”的一众干将中,谭嗣同是最特别的一个。为什么说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呢?因为当时谭嗣同是提前得到消息的,有人已经告诉他,慈禧要复辟,要扼杀“戊戌变法”,要打击变法干将。那时
2023-08-11 17:20:00
谭嗣同为什么会成为清朝的变法核心人物
...不光武艺高强,还是一位心怀侠义的爱国之人。他曾当过谭嗣同的贴身保镖,也曾积极营救过谭嗣同,可是为什么没有把谭嗣同救出来呢?后来,这些侠义的英雄,又到哪里去了呢?王五本名王正谊
2023-08-18 19:18:00
谭嗣同被砍头他亲爹贵为湖广总督为何不救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此人在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他所写的《仁学》是当时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近代史上思想史的重要著作。谭嗣同一直致力于让朝廷实行新政,早年间他还开办时
2023-07-21 13:44:00
为大家讲解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情告诉了新军头目——袁世凯。有一天,维新派头目之一谭嗣同,前往袁世凯的住所,向他说了维新派的计划,即:在慈禧和光绪阅兵时,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皇帝。袁世凯听
2023-01-12 13:13:00
戊戌君子之一谭嗣同死得有多惨
...人听闻的事情,在晚清时期其实屡见不鲜。比如爱国英雄谭嗣同在死时,便被刽子手用钝刀砍了30多刀,而围观群众们却手拿着馒头翘首以盼,只等着能抢先蘸上谭嗣同热腾腾的鲜血。戊戌君子谭
2023-01-01 15:24:00
...君主制度上。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有一位年轻的士子名叫谭嗣同。他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青年,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深知时局的紧迫性,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个即将
2023-07-15 18:53:00
面对慈禧追捕,谭嗣同该走该留
...绪推荐了一位大才,此人便是号称“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谭嗣同,徐致靖称赞谭嗣同“天才卓荦,学识绝伦,忠于爱国,勇于任事,不避艰难,不畏谤毁,内可以为论思之官,外可以备折冲之选。”
2024-04-25 14:02:00
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大刀王五,积极营救谭嗣同最终结局如何?
...”这个名字的由来。1898年,当时的王五因为一次意外与谭嗣同偶遇到了一起,也就是这一次偶遇,让两个人成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当时的王五所在的镖局正好是一周年纪念日,在别人的介绍
2023-02-22 16: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