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谭嗣同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17: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戊戌变法”的一众干将中,谭嗣同是最特别的一个。为什么说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呢?因为当时谭嗣同是提前得到消息的,有人已经告诉他,慈禧要复辟,要扼杀“戊戌变法”,要打击变法干将。那时候,谭嗣同如果想逃走,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谭嗣同却不走,说中国从古至今,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他要做第一个。最终谭嗣同被抓,面不改色,从容就义。

谭嗣同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

(电影海报上的谭嗣同)

谭嗣同在就义之前,曾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里面,有一个词一直被后世争论不已,就是“两昆仑”。不过,一般认为,这里的“两昆仑”指的是被慈禧抓捕的“戊戌六君子”等人,以及逃走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还是有些不明白,一般来说,一个人写绝命诗,都只会写自己,写自己的情怀节操,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为什么要特别写一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呢?他写这句诗,究竟有何用意呢?

我认为,谭嗣同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在为接下来的变法布局,虽然他的这个布局,最终并没有成功,但是可以看出,谭嗣同是有预见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谭嗣同为什么要选择英勇就义?谭嗣同说的是,历史上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他要为变法流血,唤醒国民。

从这里可以看出,谭嗣同认为,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还不是慈禧太后这样的封建势力有多顽固,而是民众不知情,不清醒,参与度低。只有民众参与度高了,明白变法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重要,变法才能获得成功。

谭嗣同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

(发动戊戌政变的慈禧)

要怎样才能唤醒民众呢?

如果只是被慈禧等顽固派抓住,并被砍头,并不能唤醒民众。因为朝廷官员被砍头的情况太多了,老百姓不理解。如果自己在完全可以逃跑的情况下不跑,然后被慈禧等顽固派砍头,这种行为,显然就是一种气节的表现,一种英勇无畏的表现。谭嗣同就要让民众明白,维新变法的人,都是英勇无畏的人。

不过,谭嗣同虽然自己这样做了,却又有点担心,因为康有为、梁启超都逃走了。谭嗣同担心的是,这些逃走的人,会破坏变法者的形象,被民众认为是一帮胆小苟且的人。毕竟他们才代表着变法的希望。将来变法卷土重来,还要靠他们。所以,他们必须在民众心中留下好一点的形象。

谭嗣同这样做,显然是在为今后的变法布局。这个布局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唤醒民众。只有获得民众支持,变法才可能获得成功。二是保持维新变法者的向心力。实际上当时并不只是维新变法一股政治势力,还有其它政治势力,包括革命者,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办法。显然谭嗣同认为变法是最恰当最有效的。所以,保持民众对维新变法者的信任,则显得至关重要。三是打击顽固派。只有前面两方面加强了,才能打击顽固派。同时也是只要前两方面加强了,就能打击顽固派。

谭嗣同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

(康有为)

当然了,我们说这是谭嗣同的一个布局。不过,这只能说是一个理论布局,是一个发展导向。那么,谭嗣同的这个布局,最终是否取得成功呢?

显然并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尤其是庚子事变发生后,革命派逐渐成为主流。大家普遍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推翻清朝统治。靠他们进行变法改革,是肯定不会成功的,打碎一个旧世界,再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才是根本办法。所以,此后支持维新变法的就很少了。显然谭嗣同想要达到的目的没有实现。

二是康有为等变法领袖的所作所为,辜负了谭嗣同的苦心。谭嗣同说“两昆仑”,就是要维护逃跑者的形象。但是康有为逃到国外后,虽然不断地宣传变法,宣传解救皇帝。但是他募集到的那些资金,却很大一部分揣进他自己的腰包了,供他自己花天酒地了。不断地传出他在国外买房置业,乃至买地的新闻。这些新闻,显然让他渐渐地失去了大家的支持。作为维新派领袖都这样做,维新派在中国还能获得什么支持呢。

从这种意义上说,谭嗣同的血算是白流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2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悲壮的留下这般壮志名言,慷慨赴死,这样的英雄气节,世间少有。但纵然谭嗣同意图用鲜血唤醒当时中国人民麻木的思想,却也未能
2023-04-21 15:36:00
...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倚重刚进入官场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一干书生,进行一场强国变法。6月11日,27岁的光绪皇帝征得慈禧太后同意,正式颁发《定国是诏》,维新变法启动。随后,
2023-04-30 16:25:00
谭嗣同被斩首前,妻子大喊:我想为你生孩子!他却说了句“狠话”
...失败告终。因变法失败,一众领头人惨遭杀害,其中就有谭嗣同。谭嗣同,字复生,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1865年,他出生于京城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可以说家庭条件
2024-10-16 13:08:00
顶天立地还是祸国殃民?为何变法先锋谭嗣同会让人由爱生恨?
...戌变法。到昨天,正好是121年,然而关于戊戌变法,关于谭嗣同,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短短只有103天的戊戌变法,拉开了政治变革的序幕,成为了我国第一次解放思想运动。但即使它再伟
2024-10-07 13:51:00
戊戌君子之一谭嗣同死得有多惨
...人听闻的事情,在晚清时期其实屡见不鲜。比如爱国英雄谭嗣同在死时,便被刽子手用钝刀砍了30多刀,而围观群众们却手拿着馒头翘首以盼,只等着能抢先蘸上谭嗣同热腾腾的鲜血。戊戌君子谭
2023-01-01 15:24:00
...受民族思想影响。1897年,毕永年考取拔贡,与唐才常、谭嗣同结下深厚友谊,时常聚会议论国事,忧国忧民。1898年,积极加入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举办的强学会,宣传维新思想。8
2023-02-19 21:42:00
面对慈禧追捕,谭嗣同该走该留
...绪推荐了一位大才,此人便是号称“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谭嗣同,徐致靖称赞谭嗣同“天才卓荦,学识绝伦,忠于爱国,勇于任事,不避艰难,不畏谤毁,内可以为论思之官,外可以备折冲之选。”
2024-04-25 14:02:00
戊戌六君子被处决时,为什么百姓却纷纷叫好
...最终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无奈只能外逃,而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慈禧下令处死。 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我们再来看一下戊戌变法的背景,当时的清朝可谓是非常的腐朽落后
2024-05-13 17:18:00
剧本更加精炼 唱腔更具韵味|京剧《黔人李端棻》亮相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
...李蕙仙和梁启超联姻。李端棻从此与梁启超乃至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中国近代史上图新求强的先贤结下了不解之缘。剧情发展至此,给观众的感觉,一切来的好像都是如此的顺利。 不料画风突
2025-06-24 03: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