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每 100 亿次碰撞仅发生一次,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量子隧穿效应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06 14:14:00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3 月 2 日消息,在经典物理世界中,从一座大山的这边穿到那边,只能消耗体力翻山越岭。但在量子物理世界里,有一种“穿墙术”存在,这就是量子隧穿效应。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物理学家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这种效应,这是有史以来观察到的最慢的带电粒子反应。据称,这种量子事件每 100 亿次发生一次。

每 100 亿次碰撞仅发生一次,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量子隧穿效应

图源 Pexels

该校离子物理与应用物理系的 Roland Wester 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在尝试探索这一前沿领域。这位实验物理学家表示:“它需要一次实验,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并且仍然可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15 年前,我在美国的一次会议上与一位同事交谈时想到了这个想法”,他想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反应中追踪量子力学隧道效应。

经过 15 年的研究,他终于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论文已于当地时间 3 月 1 日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杂志上。

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前段时间还刚刚通过实验在 230 米的距离上实现两个离子的纠缠。据称,俘获离子是未来跨越城市乃至大陆的量子网络的一个有前景的平台,这项研究也发表在了《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由于隧道效应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反应很慢,实验观测也变得异常困难。然而,经过几次尝试,Wester 团队终于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Wester 团队选择用宇宙中最简单的元素 —— 氢来进行实验。他们将氢的同位素氘引入离子阱,将其冷却,然后用氢气填充离子阱。由于温度非常低,带负电的氘离子缺乏能量与氢分子以传统方式进行反应,但却可以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通过碰撞发生反应。

(IT之家科普:离子阱又称离子囚禁,其技术原理是利用电荷与电磁场间的交互作用力牵制带电粒子运动,并利用受限离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组成的两个能级作为量子比特,利用微波激光照射操纵量子态,通过连续泵浦光和态相关荧光实现量子比特的初始化和探测,离子阱量子比特可以很容易与更多量子比特互动)

当氢分子和带电的氘原子发生碰撞时,这一交换质子的过程可以通过称为隧穿,但这种情况在 100 亿次碰撞中只会发生一次。

“由于量子力学波的特性,量子力学允许粒子突破能量势垒,并发生反应,”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罗伯特・怀尔德解释说,“在我们的实验中给出了大约 15 分钟的可能反应,然后确定形成的氢离子的数量。从它们的数量,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发生的频率。”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就曾有理论物理学家计算出,在这个系统中,量子隧穿概率为 1000 亿分之一。这与现在在因斯布鲁克测量的结果非常吻合,经过 15 年的研究,人类科学家首次证实了化学反应中隧道效应的精确理论模型。

当然,还有其他化学反应也可以利用隧道效应。只不过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量子隧穿效应,这种测量方法在科学理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可以为化学反应建立更简单的理论模型,并在已经成功证明的反应上进行测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真空不空!如何从真空中产生物质?
...三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了一个令科学家和哲学家困扰不已的问题:“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2024-02-21 10:42:00
为什么太阳可以燃烧46亿年而不灭?
...团。在进入了20世纪之后,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科学家才对太阳的能量来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即:太阳的能量来自其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而它使用的“核燃料”就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结
2024-06-03 09:34:00
量子芝诺效应——冻结在时间中的粒子
...过经典系统模拟量子芝诺效应,但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在冷原子系统中观察到这一现象。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快速重复测量冷却的铷原子,成功展示了量子芝诺效应,使得原子状
2024-06-11 13:59:00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平上进一步发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也成为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杨学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员实验团
2023-01-13 10:04: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京3月28日电(徐珊珊)据南京大学3月28日消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
2024-03-28 16:21: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陈席元)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
2024-03-28 14:45:00
超级对撞机也能制造黑洞?欧洲地下的黑洞之谜揭秘!
...,可能会创造出毁灭一切的黑洞。这个黑洞之谜,正引发科学家与大众之间的激烈对话。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引人入胜而又扑朔迷离的黑洞之旅吧!超级对撞机制造黑洞的机理超级对撞机是人类科技
2023-10-30 17:15:00
颠覆人类认知的科学理论,每一个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学的巨大飞跃,也暴露出我们对宇宙认知的局限性。尽管科学家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和严密的推理已经证实了这些理论,但公众的接受度却远远落后于科学的步伐。这背后,既有科学理论的复杂性,也
2024-09-09 10:36:00
科学家在拓扑绝缘体器件中发现奇异的量子干涉效应
...是普林斯顿大学超过15年工作的结晶。当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称为溴化铋(α-Bi)的量子器件时,它就出现了4溴4)拓扑绝缘体——只有几纳米厚,并用它来研究量子相干性。
2024-03-01 09:3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由建行日照分行青年员工朱杰主导研发的“机箱及计算机主机及支架装置及具有其的显示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5-11-19 11:14:00
圆满收官!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落幕
中国网讯 11月17-18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圆满收官
2025-11-19 11:24:00
“箱包之都”牵手中国大集,共筑数字信任新生态
鲁网11月19日讯 (记者 吴艳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11月18日,中国大集与白沟箱包产业带W2W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25-11-19 11:52:00
大华股份亮相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
11月18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子公司华感科技、华消科技重磅参展
2025-11-19 13:58:00
2025咪咕生态大会启幕,“微短剧 +” 跨界融合共筑内容新生态
11月18日,以“焕彩同行,价值共生”为主题的2025咪咕生态大会在京举行。现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聚焦微短剧生态发展
2025-11-19 08:26: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三):生产线上的产学研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制图/孙 涛从破解脑蛋白药物的“黑匣子”,到打破氢能隔膜的进口依赖,再到让机器人在高空“举重若轻”……近年来
2025-11-19 08:3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美妆等零售新业态增长迅速、打造集美咖啡季品牌、持续开展“集美欢乐购”促消费活动……昨日,集美区相关领导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
2025-11-19 08:46:00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启动“千问”项目,同时,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千问APP公测版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
2025-11-19 09:39:00
社交平台如何兼顾用户的理性与感性需求?米连科技给出答案
在当代婚恋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理性择偶”,而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中年人则更看重“情感共鸣”。这两种看似不同的需求
2025-11-19 10:27:00
“深海一号” 首次搭载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 系统创新性可靠性在深远海极区场景得到全面验证
鲁网11月19日讯近期,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首次搭载于“深海一号”科考船赴深海大洋极区,“大流量、低时延、超稳定”的卓越性能在低温
2025-11-19 09:29:00
11月17日从中北高新区获悉,山西中北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加装测量存储系统圆满完成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场景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025-11-18 08:20:00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
鲁网11月18日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了“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名单,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深厚积淀
2025-11-18 15:49:00
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发布,潮流实况玩法“超出圈”
2025年11月17日,成都——OPPO正式发布全新一代Reno15系列手机。作为潮流与实况照片引领者,Reno15系列行业首发全息光刻工艺
2025-11-18 15:54:00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郑纬民点赞阿里千问APP:坚持走专业严谨的路线 期待中国AI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11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千问APP近日开启公测,接入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并免费开放。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此分别接受了媒体采访
2025-11-18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