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法院走绿色破产之路让审判质效“节节高”
320余亿元债务清了,170万平方米资产活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
“过去一年,南京法院通过破产审判成功化解债务320余亿元,安置职工约2300人,盘活土地房产约170万平方米。”今年是南京破产法庭成立四周年,10月12日,市法院发布破产审判情况以及小微企业破产保护典型案例。
南京法院通过创新破产审判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破产之路,灵活运用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为众多困境企业带来新生的希望。
某旅游公司成立于1998年,曾是江苏省内知名的旅游企业,代理亚、欧、美等地区签证办理,连续多年获评“五星级旅行社”、国家级“3·15诚信体系单位”等。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公司业务停滞,资金链断裂,陷入经营困境。2024年3月,南京中院依法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案。
面对这家企业独特的资产——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法院遇到了评估难题。这些无形的资质,难以用传统的评估方式衡量其价值。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法院指导管理人多次走访旅游业主管机关、行业协会等,收集近期行业内类似收购案例,结合债务企业的品牌价值、历史经营状况和旅游资质的稀缺性进行全面评估。最终,通过公开招募成功引入了重整投资人。
“4个月后,我们公司重获新生。”该小微企业代表朱茂嘉说,重整计划不仅提前执行完毕,还显著提升了债权清偿率,有效降低上下游同业小微企业的债务风险。
而另一家因资金链断裂无奈申请破产清算的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得益于优化的审判流程和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案件审理进程异常顺利。
据了解,南京法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上线了“执转破”系统等在线办理平台,实现破产事务的在线办理和高效协同,也让破产案件的审理过程更加透明公正。
南京破产法庭庭长王静介绍,一年来,我市法院通过和解、重整共挽救企业30余家,畅通企业出清绿色通道,推动近150家“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她特别提道:“破产类实体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212天,同比提升19.69%,简易审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100天,适用比例相较上一年度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
南京破产审判跑出“加速度”,还离不开府院联动机制的助力。在破产程序中,法院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协作,共同识别企业的挽救价值,并制定相应的重整计划。同时,通过引入投资人、保留原有经营模式等措施,增强了意向投资人的重整信心,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中,法院审查发现,该公司资产出租后,承租人多年来均正常生产经营,且有投资人向管理人表达了投资意愿,地方政府亦积极支持对该公司进行盘活纾困。针对该公司现状,管理人与承租人签订不定期租赁合同,保留原有的生产能力、生产队伍和经营模式。后经公司股东申请,法院依法裁定转入破产重整程序,在产业政策支持下,投资人最终同意在初步投资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相应投资额参与破产重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4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