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李俭
蛰居,本义是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抛头露面。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亚文化,产生于日本,随后又出现在英国,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全球性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蛰居者明显增多。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3亿年轻人,其中2.67亿是“蛰居族”“尼特族”。
西风东渐,国内一些年轻人也衍生出类似心态来。蛰居者们以“太累”“太苦”“钱少”等为由,放弃奋斗,放弃追求。无论我们所处的时代多么轰轰烈烈,他们都无心参与,幻想偏居一隅快活人生。无疑,这是一种消极思想、颓废情绪。对个体而言,它使人沉沦,也加重了家庭负担;对社会而言,它冲击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调查显示,有蛰居者的父母长期处在焦虑、担忧状态下,他们为子女的未来寝食难安,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悲观情绪。
一些年轻人爱上蛰居,各有各的原因。其中,有的是天性爱“宅”,不喜社交,他们虽居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思考与观察并未局限,甚至不少还闯出了一些名堂。但这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年轻人并非没有“入世”的欲望。其实一开始,他们也想要四处闯荡,希望“鲤鱼翻身”“弯道逆袭”,只是一番较劲后屡屡碰壁,遂偃旗息鼓,鸣金收兵。换言之,蛰居只是他们挫败后的选择,是一种“逃避”与“无奈”。
按理说,年轻人是最该富有朝气的,最不怕挑战与困难的。瞧,《觉醒年代》中,那几位少年谁不是愈挫愈勇,为梦想冲劲十足。即便反观身边普通长辈的人生,谁又能说自己一路顺遂。尽管总有人反驳,什么困难苦难从来都不值得“感谢”,但也必须承认,漫漫人生谁不跌几跤、碰个壁?寂寞、挫折、失败、痛苦,虽非吾所愿,但直面它而非逃避它,才有可能打开更大人生。这需要年轻人鼓舞起士气,同时社会也要多一些支持。关注他们的成长成才,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条件、搭建合适的舞台,给予他们多一些指导与鼓励,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大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走出来,才能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体味更丰富的人生。在不久前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两位“00后”选手马宏达和邵茹鹏,以精湛技艺分别获得抹灰与隔墙、精细木工项目比赛冠军,实现了这些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那种自信阳光的笑容,那种直面困难的坚韧,是年轻人最美的模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5: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