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刘春华 温忠东
“我白干了一年多,倒贴了1.2万多元,还背上4万元债务成了失信人员。”眼前的男子李大龙(化名)两鬓白发,面容布满皱纹,委屈又愤懑地诉说着他两年来的痛苦,他看上去年过半百,但其实只有36岁。
李大龙2岁丧父,与母亲和弟弟相依为命,在偏僻的小山村里艰难长大。13岁时李大龙辍学开始做木工学徒,经过十多年努力打拼和省吃俭用终于娶妻生子,婚后不久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医治多年无效后两人离婚。2015年,李大龙的母亲突然离世,4岁的孩子无人照顾,李大龙只能将其寄养在县城亲戚家中,自己外出务工。
2020年,李大龙受朋友王大明(化名)委托为其公司管理工地装修事宜,工程完工后,作为业主代表、公司股东代表的王大明认为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拒绝支付有关工程款。2021年,李大龙被施工方起诉到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均被判败诉,其多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1.2万余元存款被法院执行,且因剩余的4万余元工程款一直未履行还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法院为什么会这样判?原来,李大龙与王大明从未签订书面合同,施工方与业主王大明没有具体交集,最后的结算单上也是李大龙签的名字,法院基于现有证据所作出的判决和执行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
2023年3月,李大龙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检察机关申请监督。这起案件看起来似乎是只有5万余元金额的小案,考虑到李大龙特殊的家庭情况,如果案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足以成为压垮一个人的沉重大山。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受案后,立即启动了市县一体化办案机制,于都县人民检察院“新长征先锋队”办案团队接手了这起难啃的“硬骨头”案件。
“新长征先锋队”办案团队受案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厘清了多方复杂的法律关系,反复对施工方、业主和李大龙做释法说理,将心比心以情感人,逐渐让激烈对立的当事人各方达成共识。日前,“新长征先锋队”协助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市、县两级检察官引导当事人各自作出让步,由业主方承担还款责任,历经4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各方达成执行和解,实质性化解了纠缠多年的矛盾纠纷。之后,于都县人民检察院及时向于都县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将李大龙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多年的心结和沉重的压力就此卸下,接到通知后的李大龙泣不成声地打电话对办案人员表示感谢。
检察官说法:本案中李大龙的上述遭遇值得同情,但教训又是极为深刻的,作为工地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做到关键的三点:一是入职前签订好劳动或劳务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二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及时把已发生的费用结算单交给老板审核签字,避免发生争议;三是工程全部完工后,如果老板没有书面的授权委托书,一定要让老板亲自与施工方进行结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