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南京市新增10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数量倍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31 07:50: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日前,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南京市共有107家企业入围,实现数量倍增,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将达到213家。

“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良的排头兵企业。这批新晋“小巨人”成功穿越三年疫情,逆势实现强劲增长,殊为不易。近日,《南京观察》记者深入采访了其中的10家企业,管窥这一低调的“小巨人”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和产业生态。

手执“利器”却潜行

最近,上海铁塔发布的一条信息,让业界目光聚焦于数百公里外的徐庄高新区——新晋“小巨人”企业赛特斯,中标上海铁塔边缘计算建设采购项目。它是在与华为、浪潮等一众龙头大厂PK后拿下的该项目。这也意味着,这家深耕通信软件16年的“黑马”,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已经跻身全国头部行列。

2007年,在美国已有15年数据通信、网络安全专业积累的逯利军带着10万美元到徐庄高新区创业,选择了当时国内鲜有人涉及的赛道——柔性网络技术,其核心逻辑就是依托智能软件迭代升级,用软件的普适性降低网络对硬件设备,尤其是国外设备的依赖性。5G云化小基站,就是赛特斯最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去年,赛特斯先后中标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首批5G小基站集采,总价累计超过5亿元。

大订单的背后,是对创新的持续投入。仅仅是一个5G板块,赛特斯每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1亿元,投入强度保持在15%左右。“大部分的利润都用在了技术创新上。”雨花台区企业赛特斯副总经理张清蓓介绍,企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设立了研发中心,光北京的实验室建设就耗资2000多万元。基于信息安全考虑,赛特斯还建立起一个完全国产化的平台,从操作系统开始,对所有软件进行“汉化”,光代码就写了几十万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小巨人”都有十年以上的“生长史”,采用高研发投入模式,深耕高度专业化市场。由于距离消费市场较远,对于公众而言犹如“隐形武士”。

“‘特’和‘新’是路径,要快速捕捉市场变化,选准别人尚未涉足的赛道。‘专’和‘精’是愿景,要聚焦垂直行业深耕,做到卓越、做到极致。”入选“小巨人”企业,维拓科技副总裁彭政友并不意外,在工业软件领域,他们“十七年磨一剑”。

从国外工业软件代理商起步,近十年时间积累开发经验。201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企业迅速调整战略,定位为一家智能制造整体方案提供商,一跃成为国内首批独立自主开发信创软件的企业。

公司研发的数字化MO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难题。2021年初,第一笔MOM订单从浙江金华砸来,60多名研发人员在项目现场住了三个月。当地10家电动工具生产企业装上这一系统,物料齐整率提升至95%,库存积压减少了30%。“试点”迅速铺开:10家变成了60家,500万元订单增加至3000万元,1个产业集群扩展到6个……

“小巨人”企业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所决定的,他们大多只需关注下游高端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龙头企业的配套专家,是他们市场开拓的重要法宝。

企业成立之初,只是为半导体企业提供技术含量较低的配套软件服务。“直到一个大客户找来,他们迫切需要进行自动化转型,但国外厂商加大了技术封锁力度,希望我们能试试看。”泰治科技副总经理丁小果说,他们是硬着头皮应下,组建研发团队,开展技术突破。

三四十号研发人员穿着无尘衣,没日没夜扑在车间里;两年多的时间里,企业咬着牙陆续投入将近2000万元……2017年,研发上线的CIM(半导体领域的工业软件系统)软件平台接到首单。“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0%,产值提升了10%。工厂厂长算了笔账,很兴奋!”丁小果印象深刻。如今,泰治科技已与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企业结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今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近40%。

手执“利器”却潜行,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南京市工信局对此前四批的106家“小巨人”企业进行的调研分析显示,这些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2个、国家标准122个、行业标准152个,平均每家企业拥有Ⅰ类知识产权35个。核心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超过七成的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超过五成的企业达到30%以上。

校友经济“弄潮儿”

今年江苏的“小巨人”企业强势增长,795家企业入围,约占全国总数的22%。南京则实现了数量翻番,共有213家“小巨人”企业。

南京的快速增长态势体现了城市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底蕴。值得注意的是,“小巨人”企业中有很大一批是科研院所项目落地转化,是校友经济的“弄潮儿”。

今年南京首家上市企业茂莱光学,是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其创始人是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对兄弟。江宁开发区企业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入选“小巨人”企业,其董事长张军同样毕业于南航。

“南京是雷达研究的基地,相关研究所众多,要把民用雷达做成南京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北京事业有成的他,选择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创业,专注于小型化雷达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其广域雷达、雷达视频融合产品均为国内首创。

企业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停研发创新。慧尔视200人的团队里研发人员占了35%,去年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是18.5%。为了鼓励创新,张军在企业每季度评一次“小瓦特奖”。“很多人知道是瓦特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却不知道发明雷达的也叫瓦特。”让他小有成就的是,专注干一件事,改变一个行业,影响一群人,用11年的创业改变了交通行业。接下来,公司准备往泛交通领域发展,拓展铁路、民航、水运等领域。

在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工作了二十年的研究员侯飞,如今是南京国睿安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去年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跻身国家级“小巨人”,实现了“一年一跳跃”。

但他还顾不上兴奋,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与微波测试设备,如今正处在第四代的技术攻关期。从最初的简单集成,到后来的小型模块化,再到大幅减少人工的自动化,直到现在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的新一代测试系统。四次技术升级画出了一道摩尔曲线——每代技术更新用时越来越短,技术挑战越来越大。

国睿安泰信公司的相控阵天线测试技术,脱胎于我国最先进的军用雷达测试技术,如今正从十四所的实验室快速走向手机、汽车雷达、5G基站等广大的民用测试领域。公司的技术虽然先进,但仍要应对来自外部的更大挑战。

为了不被外国人“卡脖子”,新型测试系统的核心器件和底层软件需要实现国产化,必须快速适配新的技术生态,但是这条路注定坎坷艰难。国产化条件下,从研发到调试的时间要翻倍,成本要翻倍。在最艰难的攻坚阶段,身兼公司技术带头人的侯飞和同事们经常整天整夜泡在微波暗室,由于暗室里没有阳光也没有信号,大家自嘲是“古墓派”。

走出舒适圈的国睿安泰信一次次步入创新“深水区”。公司每年保持超5%的研发经费投入,去年的数额达到1000万元。与此相对应,公司每年保持20%以上的产值增长。

优质科教资源的高效转化,正助力南京“小巨人”企业快速崛起,部分企业已经打破10年“蛰伏期”,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位于白下高新区的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仅用5年时间即入选“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是专注于高端精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核心产品是运用高精密电化学加工技术生产的高精密航空发动机叶片,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小巨人”为何能如此快速崛起,董事长严小琳报出的一组数字揭开谜底:在公司50多人团队中,有院士4人、教授级高工22人。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收入2019年不到3000万元,去年已经突破8000万元。产业的蓝海更加宽阔,根据测算,2022年—2039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市场年均规模约为700亿元。

资本追逐的“新宠”

风险资本披沙拣金,“小巨人”在生长期就被追逐。雨花台区的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一站式齿科3D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新晋“小巨人”企业3个月前,公司宣布完成2.3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海内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目前,该公司在全球成功建立260多个云工厂,进入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全球27个国家,金属3D打印机累计装机量超1000台,服务义齿工厂超1500家。算上山东引领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真成投资独家投资的1.4亿元A+轮融资,公司累计融资额已超4亿元。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新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102家,占A股新上市企业的59%。去年到今年,南京新增的主板上市企业2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10家。

“在煤矿井下通信系统这一领域,我们名列前茅。”滨江开发区的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1日在创业板上市。该公司深耕这一领域16年,是业内少有的几个能够提供矿山智能化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厂家之一,相关产品已在全国千余个煤矿和非煤矿山获得了成功应用。

资本市场让这一原本潜心“地下”的企业陡然增加了曝光率。“800多人的企业中,研发及技术人员占比超总人数的65%。”公司董秘赵奎介绍,2022年营业收入7.56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为31.69%,近3年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10%左右。下一步,将推动矿山场景下的5G、无人驾驶、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研发与应用,探索相关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危化”领域的应用。

更多的“小巨人”企业,正借助资本市场“大展身手”。江宁高新区企业江苏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设立之初是抗肿瘤新药研究机构。2006年,基于在创新药领域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和资源积累,凯基生物转型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提供细胞试剂产品的本土公司。公司早在2016年初就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9年,公司融资5000万元,在滨江开发区投资,开始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今年底,公司将搬入新的园区,和园区孵化培育的新兴生物医药公司相伴成长。

“目前公司已经上调到了新三板的创新层,具备了申请北交所的必要条件。随着业务发展,我们会考虑继续融资引进市场化资本。”凯基生物董秘谢明昊认为,面对资本市场还是要保持蹄疾步稳的姿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匹配的还是北交所,产品规模和市场份额做大了,可以同时考虑其他资本市场板块。

下一站,做大?做强!

根据相关的评选标准,“小巨人”企业面向的一般为规模4个亿以内或人数1000人以内的中小企业,关键指标是看主营收入三年稳健增长、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前、科研高强度持续投入等。“小巨人”下一站向何方?细分领域是否会触及天花板?

南京新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006年落户溧水东屏工业园区,其产品主要是核电站大口径加筋玻璃钢管道,在该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我们依托核电站管道耐久性、安全性要求高的技术积累,正在拓展应用领域。”公司研发总监时强博士介绍,近年来拓展了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循环水管道、消防水管道等市场。

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41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28.5%。其中核电站产品占比约50%,LNG接收站产品占比约30%。考虑到核电站市场日趋饱和,可能面临发展瓶颈,公司近两年重点向海洋工程领域发力,开拓港口、码头和海上光伏市场,将其作为未来的新增长点。

说到企业发展预期,时强博士强调的是稳健增长。“今年营收目标是2.5亿元,预期5—10年达到10亿元产值。对于资本市场没有很迫切的需求,未来会奔着上市去,但不会那么快。”

步步为营,成为受访的“小巨人”企业的共同选择。23年的沉淀,凯基生物经历过几轮行业周期,构建了“产品+服务+科创载体”全产业链。“下一步,公司要继续回归主业,把10年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细胞生物学试剂继续做强,不断优化推出新的产品。”谢明昊说,专精特新企业必须首先做强,耐得住寂寞打磨核心产品,赢得绝对的口碑,围绕周边进行产业链整合,进行横向产品的扩充。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可谓殊途同归。两者都是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但从规模上看,前者主体是大型企业,隐形冠军仍是中小型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复核中,南京9家企业全部通过。雨花台区的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2020年被评为“小巨人”企业,2021年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目前,南京已拥有2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3家“小巨人”企业,64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94家创新型企业。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制定了专精特新企业“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单项冠军企业30家,“小巨人”企业3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创新型企业10000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盛文虎 周敏 董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1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精准服务助推“小巨人”破茧成蝶
...口退税使我们对完成年底预定目标充满信心。”近年来,南京市以构建“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目标,已累计培育2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3家“小巨人”企业,647
2023-09-22 18:44:00
上市啦!南京新年首家
...元,将用于公司扩产建设项目及补流。肯特股份是2024年南京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截止目前南京市已有上市公司162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25家数量居全国第七数据显示2023年A股新增3
2024-03-02 13:04:00
栖霞板块48家企业入围省级专精特新
...深入贯彻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强区,围绕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实融合创新、保障
2023-12-28 06:45:00
北交所转板新规落地,京沪深交易所加速“互联互通” 南京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向“北”挺进
...,由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北交所主办,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承办的北交所“三服务”江苏行启动仪式暨北交所“深改19条”政策解读会在宁举行,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江苏服务
2023-10-10 08:02:00
...小巨人”企业名单日前发布,全省有795家企业通过认定。南京市江宁区有47家企业新晋上榜,总量达到84家,该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数、总数继续领跑全省区县。持续高强
2023-07-25 07:24:00
记者 胡明峰7月25日,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全市生产供给持续改善,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在经济生产整体
2023-07-26 07:11:00
江苏长晶科技:“芯”光熠熠,大步向世界一流半导体品牌迈进
...功率MOS器件”项目已分别成功入选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南京市江北新区重点研发计划。长晶科技自主研发的CSP MOSFET产品经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鉴定
2023-09-20 11:54:00
2022年南京市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报告发布“最活跃”市场主体,闯出新天地冲向高精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健通讯员丁雯李昊敢闯敢干又一年!市工商联近日发布《2022年南京市上
2023-02-04 09:17:00
江苏:做实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之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密集发力。作为距离民营企业“最近”的基层部门之一,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在“惠企”方面做出诸多创新。“办法总比困难多。必须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
2023-09-20 11: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