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个非遗小镇的“船”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6 06:5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董鑫

通讯员 史道智 吴俊翔 陈永栋

盛夏七月,走进兴化市竹泓镇,忙碌的生产车间内,木船制造声此起彼伏。“今年已交付近800万元订单,在手订单还有300多万元,重庆、武汉、南京等地客户都排队等着提货。”兴扬船业“掌门人”崔金芳告诉记者。

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竹泓木船,其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经受市场波动,近百家造船作坊锐减到10余家,到转型发展“驶”向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这个非遗小镇正在演绎年制造木船6000余条、木船行业年交易额超5亿元的新“船”说。

绝处逢生

“叮叮叮……”清脆的钉船声,从永干木船制造公司传来。国家级非遗木船制造传承人周永干,正在全神贯注地运斧挥凿。

“一般而言,竹泓木船制造包括选料、配料、破板、刨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下水等9道工序,每一道工艺都有讲究。”周永干如数家珍。以选料为例,小船的船板一般采用杉木,大船用花旗松;而船篷一般采用刺杉,因质地较软便于做各类造型。

水乡兴化,无船不行,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木船产业。“当时,除了本地的,还有南通、盐城、高邮、宝应等地渔民慕名而来,购买或定制各类渔船。”星亚木船公司负责人李玉云回忆,曾有东台客户前来定做两条舢板船,“一等就是5个月,吃住都在镇上。”最高峰时,这个小镇集聚了近百家造船作坊。

转折发生在2000年前后。因公路的快速发展、木船市场的饱和以及水泥船的竞争等多重因素,竹泓木船风光不再、订单锐减,造船作坊也萎缩到10余家。

就在传统手艺人彷徨之际,一笔海外大订单“从天而降”。2005年,一名荷兰客商辗转找到竹泓镇,下了170条中式木船订单,想借此打开欧洲旅游市场。“当时,镇上都是家庭小作坊,且之前没有制作这类木船的经验,任何一家都没有实力单独接下这笔大订单。”周永干主动牵头,召集20多人组建木船制造小组,历时一年半,最终合作完成这笔订单。

一笔海外订单,让竹泓木船产业绝处逢生。这笔订单给当地政府和木船制造手艺人带来思考:当木船逐渐失去交通价值,靠什么找回市场?

进军文旅

走进星亚木船公司,一条条画舫船映入眼帘。打开企业宣传手册,过去常见的渔船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画舫船、尖头船、欧式木船、艺术欣赏木船等系列观光旅游船。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冬奥村‘文化中国’展示区,20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多件非遗展品中,就有我们企业生产的仿‘黑石号’浓缩版商船。”李玉云说,非遗小木船“游”进冬奥村,向全世界展示竹泓木船传统技艺和文化底蕴。

传承非遗文化,进军旅游市场,是竹泓镇探索的转型之路。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负责人王震介绍,该镇在规划建设园区的同时,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对园区近30家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

“现在我们木船企业最关注的是旅游市场行情。”善同木船公司负责人王益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伴随着旅游业强劲复苏,木船销售也搭上“顺风车”,企业上半年销售额200多万元,同比翻了一番。

“非遗传承在技艺上不能被科技所取代,但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经营运作上却可以加大与互联网融合。”早在2007年,周永干就找网络公司设计企业网站。企业网站建立后仅一周时间,来自浙江的订单就找了过来,“6条船订单共10多万元,双方甚至都没有见面”。目前,园区内所有手工木船制造企业都建立了网站,有的还尝试在抖音等平台推广,不仅将产品卖到云南滇池、湖北荆州等地知名景区,还远销到荷兰、德国、新西兰等国家。

在木船产品延伸方面,一些企业也作了尝试。王益晖告诉记者,善同木船近两年开发了木制候车亭、木制垃圾分类亭等衍生品,这些产品销售占企业总销售的两成。

续写“船”说

如今,这个非遗小镇的目光又投向新能源产业。“去年9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竹泓镇镇长王永明介绍,企业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包作为船的动力,镇内龙头企业苏航船业公司提出的“游船换电平台”模式,有效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续航力不足问题,船舶每天只需中途20分钟换一次电池包,就可以航行10小时以上。

“今年,镇里将积极推进苏航新能源船艇项目回迁,将国家级非遗技艺与铝合金船舶表面处理工艺相结合,开发新中式游艇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1.7亿元以上。”王永明表示,以苏航新能源船艇项目为牵引,将带动镇内其他船企转型升级。

针对传统木船制造手艺人普遍年龄偏大的现状,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建议,以产业化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让非遗拥抱市场实现活化利用。

目前,江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62个,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未来已来,但‘过去未去’。”文化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戴珩认为,不仅要关注非遗木船技艺本身,更要挖掘其背后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形势下,更要通过木船这一非遗项目展现地区人文历史和与众不同的文化,“借助非遗木船‘出海’,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我们将以木船制造产业为基础,以木质工艺技术为依托,积极引进工艺技术性人才,延伸产业链,开发以木船和木制家具为主打产品,木制玩具、木制工艺品综合发展的产品体系。”王永明说,同时,充分挖掘木船品牌文化内涵,并基于木船文化打造更多的体验中心、学习中心,让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木船文化,进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高竹泓木船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续写竹泓“船”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约2000户农民增收致富。“水,孕育了文化!”在“非遗小镇”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非遗木船制造传承人周永干说。水乡兴化,无船不行,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木船产业。2008
2025-06-29 22:00:00
江苏兴化:木船制作手艺传统而精湛
5月19日,在兴化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一企业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龙舟。连日来,江苏省兴化市竹泓镇各大木船加工企业纷纷开足马力,赶制端午龙舟订单。兴化木船制作手艺传统而精湛,2008
2024-05-20 19:25:00
...造船厂和淮滨国营船厂。建厂初期,设备简陋,只能开展木船维修业务。1970年之后,船厂开始生产水泥船。1978年5月,淮河码头的建成增加了港口吞吐量,加快了装卸速度和工、商、农
2024-03-28 12:56:00
一方水土千年韵(历史文化名城)
...生活“叮叮咚……”临近中午,竹泓镇竹二村的泰州星亚木船公司车间,此起彼伏的敲击声交织出一首乐曲,一艘木船正在制作中。 工人们用桐油和石灰与水搅拌,形成“黏合剂”,再将硬木片
2025-02-02 05:51:00
...会一直坚持做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传承和创新江南木船文化。家住锡山区东亭街道柏庄一村社区的章桂兴出生于1944年,15岁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造船技艺,与船打了一辈子交道,造船技
2023-04-17 06:48:00
泰兴农商银行:为提琴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黄桥“琴韵小镇”是全国特色小镇、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总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位于黄桥新城、古镇、经济开发区接合部。隶属于黄桥镇的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先后被命名
2023-09-20 06:25:00
榫卯承古艺 木船启童梦
...活动室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榫接千年——中国古代木船制作工艺的智慧与传承”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榫卯技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承,
2025-01-06 16:18:00
小镇故事多——来自我市特色小镇建设一线的调研报告
江宁区生命科技小镇。江宁高新区供图大厂工业文明小镇内的桃湖公园。大厂工业文明小镇供图市民在高淳陶瓷博物馆参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
2024-01-10 06:54:00
一针一线织“毯”途
在天津市武清区东北部,一座以“地毯”闻名的小镇正悄然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故事。武清区崔黄口镇,这个与美国道尔顿、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并称“世界地毯三大产业集聚区”的小镇,凭借百
2025-05-18 08: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