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深圳交警针对超标电动车的查处行动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当地交警通过视频大力宣传治理规则,然而,在评论区却炸开了锅。电动车超标为什么只查消费者,不查厂家?
从执法情况来看,深圳交警此次执法力度不可谓不大。通过动用大型无人机、情报研判等高科技手段,对超过55公斤的超标电动车进行查扣,并对现场冲卡等行为进行取证追责 ,展现出对交通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但在评论区,却充斥着网友的质疑与不满。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执法与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法律角度讲,厂家生产超标电动车,商家销售超标电动车,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责任明确可追溯。现实中,不少人通过打擦边球,出厂时车辆重量不超标,可加上电池就超重;商家则宣称电动车可解速,解完后速度远超标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监管存在漏洞。
消费者明知超标仍选择购买,也是无奈之举。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更快的速度意味着上班不迟到;对于小商贩,承载能力强的车辆是谋生工具;外卖小哥更是依赖长续航里程跑订单。现行的电动车限行标准,时速不超25公里,重量不超55公斤,难以满足他们的出行需求。只处罚消费者,而不整治生产源头,治理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交通治理的目的是保障安全、畅通,同时也要兼顾民生。治理电动车超标问题,应从源头抓起,加大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与处罚力度。同时,也要考虑群众的实际出行需求,探索更合理的管理模式,而非让消费者独自承担超标电动车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治理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陈久菊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