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面王”与后宫三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05: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王淼

刚刚在客厅里做了一面书架墙,又在书房里添置了一个钢质书架,总算暂时缓解了书房里拥挤不堪的状况——只是暂时缓解,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很多书还是堆得到处都是,只要继续不停地买、买、买,除非换一套大房子,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那一天。书也终于成功地突破了书房,侵占了客厅,不少在地上已经积压了太久的书,终于等来了露脸的机会,但还是有很多书,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地板上——我依然不敢许诺,什么时候才能够让它们得见天日。

书不厌多,可以说是爱书人的通病。这本书没有,要买;那本书没有,要买——读与不读尚在其次,据为己有才是王道。而且,爱书人常年在书房里流连,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他们总是与书腻在一起,绝无厌烦的时候。爱书人显然喜欢那种被书簇拥、被书包围的感觉,也只有一个人呆在书房里,他们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俯仰自如。龚自珍所谓:“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爱书人喜欢“南面王”这个称谓,有时甚至宁愿放弃出仕的机会,也不愿舍弃在书房里南面称王的乐趣。

比如,明人何良俊,在家闭门苦读二十余年,后来终于考取了贡生,被授予南京翰林院孔目一职。然而,上任不到三天,面对处理不完的公务和公文,他已然心生厌倦,并慨然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签、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愚而可笑乎?”拥有那么多的藏书,另外还有各种名画法帖鼎彝,足以笑傲同侪,安享南面称王之乐,却去低三下四地充当一名小吏,难道不是很愚蠢、很可笑的事情吗?于是,何良俊毅然辞去官职,飘然而去。

“坐拥书城不释卷,红袖添香夜读书”,无疑是爱书人最为理想的生活境界。对于他们来说,高高的书架就是密不透风的城垣,一个人沉溺其中,在书架间徜徉,在书林里徘徊,安然而自足,与在宫殿里顾盼自雄的帝王并无二异。而书,则是爱书人的后宫。

另外,像古代传说中的“画里真真”以及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媚之类,情况也大抵相似。盖因古代读书人的生活空间狭窄,缺少浪漫的爱情生活,现实中不可得者,只能靠想象力来弥补,说白了不过是文人的意淫。就像他们常常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某某书斋、某某书庐一样,无非是提醒自己以书为斋、以书结庐,远离尘嚣,就像出家人一般避开世事的烦扰。然而,人性难免会走神,思想也会开小差,对于爱书人而言,以“南面王”自谓,且自以为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起到的或许是一种聊慰平生的作用吧。

事实上,把书移出书房,引入客厅,同时又给我带来了一丝隐忧:过去,只要把书房的门关上,有我,有书,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现在,关上书房的门,却把很多书关在书房之外,会不会被人翻阅,会不会被人借走,都成为令我担心的问题。而且把书放在客厅,似乎有将个人隐私置于大庭广众之嫌,知堂老人说:“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如今,自己的心思就放在客厅里新做的书架墙上,至于是否有人破解,也只能各随其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0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帝王和诗人两个身份有冲突吗
...使他的词作变得凄凉悲壮。这使得李煜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同时也展示了帝王与诗人身份的矛盾。曹操,魏武帝,是另一位既善于治理国家又擅长诗歌创作的帝王。他的代表作包括《龟虽寿
2024-04-17 21:56:00
...杭帮面是不少“老饕们”的心头好。“可以组织一场‘江南面王’争霸赛,在文化节庆活动中现场展示,不仅能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同时也为外地游客了解杭州、了解杭州美食打开一个新的
2025-07-31 07:29:00
...全诗如下:《投宋于庭翔凤》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这首诗,是龚自珍写给自己的偶像宋翔凤的。宋翔凤是清代著名的学者,精研西汉经文精学,是
2024-07-24 17:25:00
真定王刘杨以十万精兵为嫁妆,将外甥女嫁给刘秀,他为啥不嫁女儿
...和邳彤的支持下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但时局依然不乐观,南面王郎重兵北上,北面又面临幽州铁骑的威胁,成了饺子馅,连刘秀本人都一度准备放弃河北,跑到山东撞大运。生死一线间,刘秀找到了
2024-11-24 10:26:00
“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都指啥?讲的有道理吗
...咒,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和智慧的出来的结论而已。 书房空读书的重要性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是共识,多读书明事理也是贯彻古今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尤其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想要出人头地,要
2024-05-27 10:52:00
内蒙古一沙漠沙洞坍塌两小孩被埋:10余名游客徒手刨沙救人,其中3人来自四川眉山
...有三人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他们分别是张地祥、周飞、吴良俊。其中,张地祥在眉山东坡区一所小学任教。8月25日晚,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他们。三人一再表示,孩子没事就是最大的幸运,谁看
2024-08-26 13:37:00
...2025年全市计划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00个、城市书房50家、阅读驿站90家。从“阅见西湖”到全域阅读网络,杭州正以新型阅读空间为载体,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模
2025-08-01 07:09:00
项墨林有多少收藏品
...带领下,走向天籁阁。堂前是松石梅兰,似有暗香来。入书房,登上墨华阁,转过四座大理石屏风,最后进入一个密室……项元汴曾得意地为怀素《论书帖》书写一段长跋,表达对怀素的独特见解项
2023-02-13 15:31:00
家出现贵人,会有征兆的,看这三处地方就知道了
...话,那家里面是会有征兆的,看这三处地方就知道了!01书房与学习环境书房就好比学校一样,是人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智慧的一种象征。所以,生活要想迎接贵人的话,那就可以看书房看出来
2023-09-27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