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许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小文物·大时代”第二季暨“所得·所见”项目启动仪式在广州毛泽东同志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简称“农讲所纪念馆”)举行,主办方首度展出多件馆藏一级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征集故事,让革命遗存“活起来”。
活动现场。许诺/摄
农讲所纪念馆保管部副主任魏雅丽介绍,此次首度展出了毛泽东同志主编、馆藏的一级文物《农民问题丛刊》原件;澎湃、阮啸仙、周其鉴、黄学增等广东四大农运领袖的相关文物;农讲所唯一专职教员萧楚女的著作《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其中,她特别提到农讲所第六届学员解学海佩戴的中国国民党农民运动讲习所证章,是中国现存的两枚农讲所证章原件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由解学海后人从家中墙壁中挖出捐赠,属国家一级文物。
现场,文物征集一线的工作人员讲述了文物背后的征集故事。如帮助寻访队伍寻找农讲所学员后人的程雪清一直义务为烈士寻亲,近年他和队友先后帮助180多名烈士寻找到了亲人。虽然自身生活条件有限,但其仍然拒绝了一些志愿团体提出的经费帮助的提议。
农讲所纪念馆副馆长雍玲玲表示,“所得·所见”项目设计的初衷是想让纪念馆的文物征集工作与大众传播工作打通,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农讲所纪念馆,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物的价值与意义,展现文物搜集工作的全过程,希望以此让更多人关注红色文物,更好地传承传播红色文化。
与会专家认为,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征藏、研究、传播的行列,共同完善红色资源收藏、展示和利用体系,为今天收藏历史,为明天收藏今天。
据悉,“所得·所见”是2023“小文物·大时代”第二季围绕藏品展开讲述,持续保持公众对纪念馆藏品的关注,增进对征集流程、收藏体系的了解,让藏品征集工作进入公众话题场域,助力红色精神的传承。【责任编辑:姜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