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21 16:2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崔宇晴 陶春燕

音乐响起来,舞蹈跳起来,笑容扬起来,“村晚”看起来!

1月20日上午十点,2025乡村放歌“我们的村晚”——耿店村晚在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开场。伴随着运河大集的处处喧腾,寒冬暖阳下,村民们早早落座,围了一排又一排,演员们轮番上场,将一个个取材于田间地头、发源于家家户户的节目搬上舞台,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乡村里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年味更加浓郁。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这是耿店“村晚”举办的第三年,也是耿店村“棚”勃发展的好多年,这场当地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鲁西平原上的这个“明星村庄”,每一步都走得闪闪发光。

村民登台当主角

唱演乡村新发展

“村晚”在一支《中华全家福》舞蹈中欢快开场,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现场写福送福,正式拉开了村晚的序幕。“春之声”“夏之梦”“秋之韵”“冬之魂”四大篇章在连绵不绝的热闹里描绘出了耿店村振兴繁荣的美好图景。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往年都是请文艺队来,这次更接地气,咱农民当主角,自己上台演。”贾寨镇文化站站长赵玉国是每一年村晚的总统筹,他的演员们,都是镇上的村民,平时有人忙着务工,有人忙着务农,但因为同样的喜好,大家聚在一起,通过最朴实的表演方式,展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今年的节目大多源自村民的日常生活,强调原汁原味、土生土长、自导自演,只要有想法、有才艺,人人都可以当乡村‘代言人’”赵玉国说。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咱村上有一个叫耿付达的,人家扣了12个大棚,挣了六七十万!”小品《棚二代相亲》甫一排出便备受关注,它讲述了耿店村的年轻人春节回家相亲,看到家乡发展前景,决定返乡创业的故事,是文化站之前爆火的移风易俗小品《退彩礼》的“前传”,原型则是在“村晚”现场忙碌不停的村民耿红妍。

耿红妍和丈夫耿付达是村里地地道道的“棚二代”,最近家里的大棚每天能收2000斤左右的辣椒,丰收的忙碌搭载着富裕的欢歌,小两口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耿红妍闲暇之余,常常前来文化站帮忙,这次村晚,她参与了四个节目的演出,还负责买道具、布置舞台、联系村民等,是“村晚”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棚二代相亲》小品

“现在咱扣大棚可省事了,全部都是高科技、高发展,自动喷洒、自动喷药,不用下多大的力......”《棚二代相亲》里演员贾红兰的一句台词,真实反映出了当下耿店村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从最初的传统农业种植,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鲁西小寿光”,耿店村大棚蔬菜产业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蜕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棚二代”们纷纷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层文化“活”起来

富了“口袋”富“脑袋”

苗红艳是耿红妍在文化站的好友,同时也是贾寨镇“双河演艺队”的队长,三年的“村晚”她每年都会参加,今年更是首次以戏曲装扮演唱了豫剧《打金枝》的选段。为让表演效果更好,文化站特意从茌平区梆子剧团请来了专业老师范在民来给大伙儿做指导,提升动作和音韵。这样的机会让本就爱好文艺的她倍感珍惜,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家乡近几年来的文化发展,“以前啥都没有,大家闲了就只坐在一起聊天,现在百姓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能消遣的方式更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多了。”苗红艳说。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苗红艳(右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能够展现乡村的新气象,注入新活力。“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只知道种菜、买菜、挣钱、存钱,生活富裕但是精神是贫乏的,现在有了文化演出、有了社区大学,明显精神富足多了。”见证了耿店村文化一步步走向繁荣的赵玉国在寻求文化创新的道路上一直不停努力,但乡村文化不管怎么发展,他始终都要求从现实出发,看身边人,讲身边事,“没有什么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实实在在村里的这些事,但是乡愁味特别浓。”赵玉国说。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大连理工大学“乡艺行·齐鲁之韵”社会实践团的队长李春慧是贾寨镇走出去的大学生,此次,她带领着她的队员们在“村晚”上表演了一支古典舞,也是本次“村晚”的一个重要创新。表演现场,想到自己小时候家乡的样子,李春慧直言:“变化非常大,小朋友们都会点才艺,老年人也是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耿店“村晚”举办三年,每一年的地点都有变化,第一年在社区,第二年在农贸市场,第三年就在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晚”导演靖德刚说:“我们看到的是地点的变化,但其实是耿店这三年来发展的变化,乡亲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透过“村晚”看耿店

谁不说咱家乡好

“棚二代是咱新名片,扎根在家乡把梦圆。科技领先、能闯敢干,家门口闯出一片天。田野里大棚一片片……”熟悉的伴奏响起,耿店村的村歌《棚棚勃勃咱耿店》又一次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在那音符上跳跃着的一句句歌词,把当初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都变成了现实,家乡人满意,外来人称赞。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连续三年都来了耿店的“村晚”现场,今年更是主动参与了“村晚”互动游戏,还拿到了第一名,领了一个小奖品。在她看来,耿店村与其他乡村最大的不同就是年轻人多,“这个乡村位于鲁西平原,既不依山也不靠水,但是靠着种棚把产业做大了,把日子过好了,年轻人都愿意带着他们的想法、创意、干劲回来了,让这个乡村特别的有活力。”此外,张力元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自己也一直在关注着耿店的发展,“这个村的村貌的变化、老百姓精气神的变化、大伙儿日子红红火火的那种喜悦。虽然只是我们报道上的几行字,但却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美好生活。”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张力元(前一)参与互动游戏

台上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一个接一个的乡村振兴故事,台前摆放的黄瓜、辣椒、茄子、芸豆是特意从大棚里请来的“观众”,它们和乡亲们一起拼搏致富,也一起欢快起舞,耿遵珠站在台下,看着那些棚内结出的硕果,他说:“今年天气好,是个丰收年,老百姓正卖着钱哩,现在一家一天能卖好几千块钱,都非常喜庆。”家家户户住上楼房,家家户户开上轿车,每年能有几十万的收入,村民们过着祥和的生活,如今,这样的日子,在耿店村处处可见,人人可感,幸福的模样,可触可达。

新春走基层|耿店“村晚”第三年,村民自己演,“棚二代”当主角

一边是盛满丰收喜悦的大美乡村,一边是引人驻足观看的精彩节目,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从最初的简单联欢,到发展为如今集歌舞、戏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演出,“村晚”的每一步成长,都印刻着耿店村乡村振兴的足迹,勾勒出一幅幸福家园的美好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1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列在道路两旁,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棚二代”耿付建家的尖椒大棚里,一个个翠绿透亮的尖椒挂满枝头,小的如手指,大的如胡萝卜,润泽饱满。“尖椒每十天半月就能采摘一次,
2023-01-31 17:28:00
新村走基层|胡店村“颜值”靓起来
...鸡市陈仓区拓石镇胡店村农家小院里,一场特别的回访让村民们心里暖意融融。“乡亲们在这里生活还好吗?要保重身体啊......” 1月16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宝鸡市税务局党委书记、
2023-01-18 13:00:00
...”提出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建议。 随后,王永涛多次与村民座谈交流,起草了驻村工作队工作要点和工作统筹图,同时召开了村民大会和党员大会,以一个个生动事例和美好愿景凝聚起了全村加
2023-11-27 18:48:00
孝感西河镇道店村80后女村医,坚守基层20载
...,夏天早晨5点开门,是秦海红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村民陆陆续续走进来。接诊、查体、开方、取药、输液……这天天气冷,来看病的村民比往常少一点,但秦海红还是忙到上午10点才歇口气
2024-03-11 15:54:00
大地飞歌奏强音
...、农民收入的不断上涨、农村产业经济的持续壮大,以及村民眼界、心态、格局等诸多具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在东北大地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正在谱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2022-12-11 13:42:00
耿遵珠:让年轻人回村聚人气带活力
...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在新村社区内建设‘棚二代’公寓、卫生室、幼儿园、小学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耿遵珠说。正因为配套服务好、收入有保障、生活有
2023-09-22 16:09:00
新春走基层|“草莓经济”让乡村新业态“红起来”
...批。他告诉记者,草莓丰收不仅给村子带来了人气,也让村民们腰包鼓了起来,一个草莓大棚产量约50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50元左右来算,草莓园一年总产值约25万元。在刘大哥眼
2023-02-04 10:06:00
泰安豫剧名角送戏下乡消夏晚会走进岱岳区夏张镇故县店村
...泰安豫剧名角送戏下乡消夏晚会走进夏张镇故县店村,给村民带来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彩。活动现场表演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演出作品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剧、地
2023-10-31 15:59:00
夯实基层基础  形成发展合力(干部状态新观察)
...美化村庄环境。“今天的志愿活动,村里党员都来了。”村民宗秀霞讲起村庄的变化,“这儿原来是一片垃圾场,现在建起公园,生活环境好多了。”淄川区是老工业区,城乡发展较不平衡,村庄“
2024-04-30 06: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萍乡武功山景区,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将部队铸就的忠诚与坚韧融入基层发展,以奋斗书写别样人生,他就是刘欣
2025-09-16 19:56:00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 近日,赣州蓉江新区经济发展局联合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蓉江新区分局组成专项检查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月饼市场联合巡查行动
2025-09-16 19:56:00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 赣州蓉江新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聚集优势,聚焦大学生青年人才群体,打造赣州市人才友好街区,通过搭平台、建机制
2025-09-16 19:56: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卢丽芳 李启涛)9月16日为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16日,十堰市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
2025-09-16 20:00:00
奔赴军营 十堰各地欢送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
扬帆起航踏征程,建功立业赴军营。9月15日,十堰丹江口、竹山、竹溪、郧西等地举办庄重仪式,欢送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
2025-09-16 20:00:00
以语为桥,打造全域多维长效的推普矩阵 济南市第28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明的纽带。9月15日,济南市第28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在高新区东城逸家活动中心启动。本次活动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2025-09-16 13:21:00
厦门安和云璟项目首栋楼主体封顶位于翔安区,将建成现代化安置小区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林其凡)记者获悉
2025-09-16 13:21:00
厦门地铁暑期客运超5100万人次常规公交6680.28万人次BRT1332.01万人次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蓝明珠)刚刚过去的暑期
2025-09-16 13:32:00
凝聚京青智慧 共促城西繁荣
9月11日—12日,以“凝聚京青智慧 共促城西繁荣”为主题的昆仑上市企业加速器(昆仑科创中心)落地揭牌活动暨西宁城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在西宁隆重举行
2025-09-16 13:38:00
贵州旅游大家谈︱一场演唱会背后的精细化服务
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贵阳火热开唱,这场持续三天的音乐盛宴不仅点燃了歌迷热情,更以“散场丝滑”的体验引发网络热议
2025-09-16 13:41:00
贵州:“特色贷”精准滴灌扶助中小微企业
9月初,思南县三道水乡邓家坡村的红薯正待采收,邓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北朝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深度贫困村,自从发展红薯产业后
2025-09-16 13:41:00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银山镇黄河大集热闹开市,现场熙熙攘攘,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此次大集以黄河文化为脉络,集民俗、美食
2025-09-16 13:42:00
鲁网9月16日讯近年来,银山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与坚强领导下,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聚焦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
2025-09-16 13:44:00
上半年双方贸易额达552.2亿元,增长9.9%!河南与东盟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大河网讯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9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办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2025-09-16 13:45:00
大河网讯 波兰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一列满载波兰果汁、奶制品、巧克力等特色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华沙缓缓驶出,目的地是中国郑州
2025-09-16 1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