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14 21:4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5月7日至1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杂技家协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出品,贵州省杂技团制作、演出,以贵州交通建设为题材的大型当代杂技剧《脊梁》在贵阳迎来一轮首演。高难度的动作、惊险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连连惊叹,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作为贵州省杂技团成立67周年来的首部大型现实题材作品,从2023年立项创排开始,先后邀请了50余位国内专家参与研讨打磨,历经多次试演、修改、提升。

该剧把“惊奇险美”的杂技语汇与舞蹈、魔术、戏曲等现代艺术结合,生动展现了修桥架路过程中惊心动魄的场景,把贵州的交通建设成就、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剧情中,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用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首演获得满堂彩。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好看的杂技剧,获得满堂彩

“循着天路的方向,把千沟万壑变平原,高路入云端,换了人间。”5月12日晚,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座无虚席,伴随着一首原创抒情歌曲《吾乡》响起,《脊梁》首演圆满落幕,省内外观众共同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杂技艺术盛宴。

晚上7时30分,随着鼓点响起,山峦浮现,演出开始。舞台虚实景物和空间视觉影像相结合,时间和空间叠加。空竹、钻圈、弹球、蹬鼓、叠人、荡杆、摇摆杆、软绳、钢丝、浪板、空中飞人、独轮车等20余种杂技技巧,贯穿于“梦出腊子崖”“冲破拦路虎”“邂逅断层山”“勇跨乱风谷”“与娘亲诉说”“遇险见真情”“庆功话离别”7个章节中,以杂技叙事抒情,高难度的动作、惊险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以小人物见大情怀。剧情由两条故事线构成,一条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关东方对其父亲“老满”夙愿传承,带领乡亲们开山修路的故事,副线是少年关东方和白小云的感情线,故事情扣人心弦。“原来杂技剧也可以这样好看。”贵阳观众谷鹤被贵州桥梁建设的精神所感动,也被演员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震撼、真实!这正是一个个‘交通人’血肉之躯和自然碰撞的艺术写照。”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现场观看更是感同身受,他眼里满含热泪,第4章节“勇跨乱风谷”中杂技演员在悬浮浪板上摇摆前行、空中技巧一次次高难度肢体力量的展示,侧面描绘贵州以桥梁突破地理限制、改写交通版图的壮举。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每一个杂技技巧都为剧情量身定制,每一幕编创都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琢。首演在新一轮打磨提升中,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编导、《脊梁》总导演刘亮在试演基础上优化节奏、雕琢细节,让故事起承转合更加流畅自然,人物动作与情感发展丝丝入扣,提升了故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从3D裸眼效果、剧情节奏上都有调整,杂技技巧与艺术戏剧性冲突表述更加准确,对贵州建桥成绩方面作了新的陈述,在每个章节衔接时又增加了小戏。如‘腊子崖’隧道贯通时增加了庆祝场景。”刘亮告诉记者,演员们不仅经历了紧张而密集的联排,还修习专业课、表演课,以细腻的表演与精湛的杂技技巧,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带给观众更强的感染力。

据悉,该剧入选2024年度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2024年“黔山贵水总是情”多彩贵州优秀剧目文旅交流巡演项目。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现实题材创作,倾注杂技艺术诗情

杂技剧,随着杂技的发展创新而来。作为融合杂技、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剧种,杂技剧需要有剧情、有人物、有叙事性。在创作初期面对如此创新,贵州在不断探索中学习。

杂技剧用杂技讲故事,具有文学性、故事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特点。贵州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脊梁》编剧曹海玲介绍,杂技剧创作须在戏剧理论框架内,以杂技为主体语汇,将技术与剧情融合。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2023年,曹海玲同国内10余位专家先后来到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纳晴高速牂牁江特大桥、坝陵河大桥等地采风。一座又一座贵州大桥展现着“里程碑”式的辉煌时刻,给曹海玲带来不少震撼和灵感,“用杂技服务剧情,剧目编排我们是先有剧本,后根据剧本当中的剧情和人物来设置节目。”在曹海玲看来,戏剧以其生动鲜活、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滋养着大众的心灵、精神和情感,杂技剧也应当如此。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有了剧本,为保证“技”的呈现,还需对剧情进行合乎逻辑的调整。比如,为展现晃梯、头上单手顶等技巧,在第2章节“冲破拦路虎”里将本地青年村民融入施工队的生活场景和高难度杆类技巧整合,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增加剧目的华丽色彩。在“老满牺牲”的剧情表达上,让U形绳表现出在悬崖上凿壁的艰辛,让原本不好呈现的技术有了合理的展示理由。又如,第3章节“邂逅断层山”,用球技配合舞美科技,炫幻地展示了施工中遇到的地质层难题,男女主的分歧也在双人技巧中得到贴切的展示,同时,充分挖掘了贵州省杂技团演员的特点、亮点,让每个章节中都有成为观众对整部剧的“记忆点”。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脊梁》杂技总监孙力力逐一列举说明:“既要根据剧情寻找适合的技术、研发新的技术,也要设计合理的剧情,实现技术与戏剧的彼此成就。”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脊梁》记录了贵州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的人,他们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见证。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倾注艺术的“诗情”。这个“诗情”,是独特的艺术眼光,洞察生活的能力,是与时代同行的情怀。开掘的诗情,既是戏剧创作的独特审美,也是探求和观众群体的情感共鸣。

在《脊梁》中4次出现的腰带,从代表着亲人之间的传承之情,男女之间的爱情,再到大桥建成后的喜悦之情,最后作为建设者再次拜别爱人、家人,启程修建新桥梁的大爱之情,以具象的腰带表达情感的层层递进和升华。

技与剧的融合,最大限度开掘出《脊梁》的张力和思想维度。剧组共同达成一致的审美取向和剧目叙事风格,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故事性和叙事性。“古今中外的那些名著,文学价值不可谓不高,艺术品位不可谓不雅,却更多的是以动人心魄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流芳百世。高雅的艺术作品并不是高处不胜寒,晦涩难懂并不一定就是高级。剧,是大众的艺术。”曹海玲说。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不断打磨再提升,精益求精再出发

杂技剧如何克服不说话而“讲”故事的天然矛盾,通过肢体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情节冲突、传达思想情感?不同于一般的舞台剧,杂技剧最显著的特点是舞台语汇由人体动作构成,有肢体语言,但无法开口说话,这就对杂技剧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脊梁》初排以来就得到国内第一方阵专家团队的亲临指导和大力支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担任艺术指导,在艺术定位、团队组建、叙事创新等方面进行牵头,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恩杰担任制作指导,贵州省杂技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水莲担任艺术总监,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担任杂技总监。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主创团队在贵州修路建桥施工现场采风。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锻炼队伍,积累舞台经验,2024年12月5日晚,《脊梁》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进行了第一次试演。随后,一个月时间里《脊梁》团队先后走进贵阳、重庆、广西等地开展了10场试演。

2014年12月13日,《脊梁》举行试演打磨提升专家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10余位导演、杂技、舞美设计、魔术等领域的专家等为该杂技剧提出了丰富、扎实的精进意见。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脊梁》剧照。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对于技术难度、故事情节中人物塑造方面还需要再细化。”

“在魔术展示环节队形有些单一,还有就是男主角关东方拜跪阿妈,应该采用双膝跪,这样情感的冲击会更震撼。”

…………

研讨会上,专家大大小小的几十条意见建议,主创团队都认真梳理仔细打磨演出细节。

时隔5个月,《脊梁》不断厘清杂技本体技巧与其他艺术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5月9日首演期间,再次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省内外杂技界专家在打造文艺精品的方向上提出精益求精的指导意见。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专家研讨会现场。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俞亦纲第三次观看《脊梁》,他表示,这次首演的《脊梁》比以往看到的完整度更高,服、化、道都有很大进步,他建议在杂技专业技巧上继续打磨,进一步提高剧目观赏性。

“这部剧情境展示特别好,人物形象刻画丰满,剧情有血有肉,多变的情节设计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会产生疲劳,完全代入式观看。”中国杂协副主席、黑龙江文联副主席薛金升说道。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在研讨会上指出,这部剧目正以艺术之力架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技术与情感的桥梁,向世界传递贵州建桥修路背后的精神脊梁。“有创新,有期待,工业题材在艺术作品中很少见,该剧是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开创了全国桥梁杂技剧之先河,有望成为杂技界新的靓丽名片,从观众的掌声中看到了对《脊梁》的认可。”

不说话而“讲”好故事?全国首部桥梁题材杂技剧《脊梁》首演,讲贵州建桥修路的精彩故事

因为《脊梁》多次来贵州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在首演结束后点评演出。贵州省杂技团供图

艺术创作永远伴随着遗憾,精品需要不断打磨。《脊梁》主创团队依然保持着“归零”心态,开启了新一轮的艺术打磨,带着精品走向全国巡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姜雨熙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4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佳作再打磨,杂技剧《脊梁》举行专家研讨会
...,著名杂技导演李春燕也提出了建议,“对于技术难度、故事情节中人物塑造方面还需要再细化。”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团原团长张红,作为杂技教育工作者,她认为
2024-12-16 16:00:00
主创谈|《脊梁》编剧曹海玲:戏剧情感力量与杂技艺术的双向奔赴
...是为着打造一部不拘泥于杂技本体,而是真正以舞台剧的故事性、戏剧性为核心,让杂技技艺通过‘以情动人’的戏剧叙事转化,建立起了杂技的戏剧情感表达;是为着舞台上的演员们经过这部剧的
2025-05-16 18:08:00
用杂技讲好桥梁故事|杂技新剧《脊梁》创排
...梁》是以贵州桥梁为主题,用杂技语言讲述贵州桥梁发展故事的一部创新剧目。近年来,贵州交通飞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一座座
2023-11-22 20:27:00
文艺评论 | 技与剧的融合 景与情的诗化——观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有感
...”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用“小人物”“小切口”讲述“大故事”,生动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艺术“融技于剧”,更表达了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贵州
2024-12-27 00:10:00
《脊梁》主创谈 | 编剧曹海玲: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倾注艺术诗情 —— 2024多彩贵州艺术节
...手段,进行阐释,让杂技叙事,让杂技抒情。该剧由两条故事线构成,一条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关东方对其父亲‘老满’夙愿传承,带领乡亲们开山修路的故事,副线是少年关东方和白小云的感情线,
2024-12-13 20:23:00
打磨再提升!杂技剧《脊梁》首演研讨会举行
...一直坚持建设杂技人才队伍,坚持打磨剧本,用杂技表达贵州建桥的艰辛以及贵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融合贵州地域文化,创新剧目表达方法,坚持市场导向,打造观众爱看的杂技剧。”中
2025-05-11 02:45:00
杂技剧《脊梁》晋京展演
...作讲述贵州交通建设史的无声语言,将黔山贵水间的修桥故事与艺术张力,尽数呈现在首都观众眼前。《脊梁》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恩杰担任制作指导,贵州省杂技团总经理陆水
2025-09-23 00:32:00
杂技剧《脊梁》首演好评不断
...升中,总导演刘亮在原作基础上优化节奏、雕琢细节,让故事起承转合更加流畅自然,人物动作与情感发展丝丝入扣,极大提升了故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从3D裸眼效果、剧情节奏上都有调整,
2025-05-08 22:20:00
《脊梁》:用美诠释时代脊梁
...释了我们时代的脊梁。该剧讲述了贵州两代人执着修路的故事。老满作为腊子崖村支书,一生的心愿就是为村子修一条跨越沟壑通向外界的脱贫路,但他绑着绳子在悬崖上凿壁时不幸遇难。老满的儿
2024-12-09 22:5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横峰中学举行高一正志年级班级合唱比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高一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横峰中学于11月3日下午举办了以“青春之歌,唱响未来”为主题的高一正志年级班级合唱比赛
2025-11-05 17:14:00
郭德纲在长春解锁两个新身份:长影集团签约导演、长春文旅宣传推广大使
11月5日,相声名家郭德纲在长春迎来双重身份升级:受聘为长影集团签约导演,接过 “长春文旅宣传推广大使”证书,以文化与流量的双重势能赋能春城文化发展
2025-11-05 22:22:00
讲述跨越24年的故事,纪录电影《白马姐妹》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1月4日,纪录电影《白马姐妹》首映式在京举行。该片于11月5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2025-11-05 21:31:00
电影《向光花盛开》热映 主演赵润南:一句“我在”,对一个陌生人来说力量巨大
大皖新闻讯 近日,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电影《向光花盛开》正在热映。11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对话电影主演赵润南。“青少年的成长需要正向引导
2025-11-05 19:45:00
“智兴冰雪,丝路丽章” 第三届国际冰雪影视(通化)展映周即将启幕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 周年、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一场聚焦冰雪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的影视盛会——第三届国际冰雪影视(通化)展映周将于2026年1月8日至12日在“中国滑雪之乡”吉林通化举办
2025-11-05 18:00:00
房县:郧剧小戏《清风宴》成功首演
清风送爽,好戏开场。11月5日下午,房县国士广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由房县文化馆精心创排的郧剧小戏《清风宴》在这里举行首次公演
2025-11-05 17:03:00
聊城东方教育集团校园十佳歌手校区决赛落幕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聊城东方教育集团“校园星唱将 声动新时代”校园十佳歌手校区决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旨在挖掘青少年音乐才华
2025-11-05 17:07:00
2025年9月28日,“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中国澳门盛大举行。本届晚会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爱”为主题,汇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众多电影人与音乐人
2025-11-05 15:29:00
“大海啊故乡”小岞国际海岸音乐季暨首届上音国际音乐家复赛圆满结束
“大海啊故乡”小岞国际海岸音乐季暨首届上音国际音乐家比赛自启动以来,便凭借独特的赛事定位与专业的竞技设置,受到全球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2025-11-05 16:00:00
网易云大模型音效“AI调音大师”上线!实现“千歌千面”听音乐
近日,网易云音乐正式推出大模型音效“AI调音大师”,音效听感全面升级。该功能支持AI动态解析歌曲特征,实现音效的智能适配
2025-11-05 15:29:00
皇冠女神 2025-2026 全球超模大赛启动盛典盛大启幕,时尚与艺术共谱新篇
厦门文旅消息:2025 年 10 月 28日,备受瞩目的皇冠女神 2025-2026 全球超模大赛启动盛典在厦门翔鹭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2025-11-05 15:29:00
宋飞钢琴五重奏音乐会奏响威海 古典盛宴浸润高校校园
11月3日晚,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威海校区礼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宋飞和他的朋友们”钢琴五重奏音乐会在此圆满落幕。青年钢琴家宋飞携手中国青年小提琴家程冠又
2025-11-05 14:41:00
优酷《新闻女王2》开播,原班人马还原港味
11月5日,现象级剧集《新闻女王》续作回归,由钟澍佳担任总监制并执导,佘诗曼、黄宗泽领衔主演,于优酷独播。该剧监制、虎鲸文娱闪烁工作室总经理权香兰表示
2025-11-05 14:57:00
在相信未来巡演首站或许我们看见了一个更立体的汪峰
近日,汪峰“相信未来”巡演的哈尔滨站首演,在网上遭遇激烈讨论。当网络世界的聚光灯都打在几个瞬间时,我们或许错过了那晚现场更耀眼的光景
2025-11-05 10:56:00
驻京办·前门中华美食荟圆满落幕 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2025年10月31日,由国管局办综司、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旅局、东城区人民政府指导,天街集团、全国驻京机构美食联盟主办
2025-11-05 1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