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后世是如何评价管宁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6: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谈及三国第一人,虽然没有定论,但在大众印象中不外乎就是曹操、郭嘉、诸葛亮、荀彧、刘备、孙权、周瑜等人中之一。风云激荡的三国年代,这些人叱咤风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然而,在王夫之、钱穆等历史名人眼里,春秋管仲后代之一的管宁才是三国第一人,比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还要厉害。明末王夫之与近代钱穆都是历史名人,他们为何如此高度评价管宁?

关于管宁其人,历史评价罕见的一面倒地叫好,其中以王夫之、钱穆评价最高。

在《读通鉴论》中,王夫之认为:“汉末三国之天下,非刘、孙、曹氏之所能持,亦非荀悦、诸葛孔明之所能持,而宁持之也。”

在《国史大纲》中,近代钱穆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而犹有一士,曰管宁。始避于辽东,老归中土,汲井躬耕,曹操召之不出。后世尊之,谓其犹出诸葛之上。诸葛终为一政治人物,虽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终亦无救于世乱。管宁则为一草野人物,虽乱世,使社会得保留一完人。则此社会终未全坏,尚有将来之后望。”

王夫之与钱穆的眼里,管宁才是三国第一人,之所以给予如此评价,原因在于三国乱世之中,管宁渊雅高尚人格完美,世道崩坏中的一个完人,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未来带来希望,不至于让人觉得三国中全是“恶棍”。而诸葛亮等人虽然鞠躬尽瘁,对救世却没有什么帮助。

历史上以仁义著称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其实行事并不仁义,一个鲜有关注的地方在于,刘备与诸葛亮都力推大额虚拟货币“直百五铢”,简单的举例来说,就是将一块钱的钢镚强行规定价值百元,且只能蜀国政府才能发行,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掠夺民财,非常的不仁义。因此,三国并不美好,而是一个恶行累累的年代。

那么,在天下大乱、生死无常、恶棍满盈的三国时代,管宁是如何成为钱穆眼里的完人的呢?

管宁,山东安丘人,春秋时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之后,身世不凡。不过,管宁虽是管仲之后,但千余年下来,管宁这一支已经非常落魄。十六岁时,管宁丧父,族中兄弟怜悯他孤独贫困,于是赠予一些治丧费用,而管宁却“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以自己财力为父送终。

成年之后,管宁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成为好友,经常结伴去外地游学,还有一个共同偶像陈寔。当时,管宁、华歆、邴原三人被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关于管宁与华歆,有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管宁与华歆在菜园锄草,突然刨出一块金子,管宁无动于衷,华歆高兴地拿起又扔掉。管宁与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一天“有乘轩冕过门”,管宁无动于衷,华歆放下书本出去观看,之后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就是割席断交典故的由来。不过,《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因此“割席断交”可能只是一段故事,目的是弘扬好的品德,突出管宁完美德行,而非真实的历史。

董卓进京之后,天下开始大乱,这时不少人开始或南下或北上避祸,比如徐庶南下荆州避祸,从而认识了诸葛亮;荀彧北上冀州避祸,在袁绍手下生活一段时间。管宁虽然也在此时远离家乡,北上到辽东,但却不是为了避祸。

管宁之所以选择辽东,是因为听闻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于是过来准备推行教化。管宁来到辽东后,公孙度亲自安排好一切接待工作,准备让管宁宾至如归,但管宁见公孙度之后,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

之后,管宁“因山为庐,凿坏为室”,居住在山谷中,每天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三国志》记载,管宁居住之地“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而且百姓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更受百姓爱戴。

管宁不给公孙度面子,但公孙度家族却非常重视管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多次征召管宁为官,但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却截获诏书,不告诉管宁。当公孙康准备称王,一度想授予管宁官职,希望管宁辅佐自己,但“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因为畏惧管宁,最终还是不敢说出口。吓得一位杀伐果断、准备称王之人,连邀请管宁做官的话都不敢说,可见管宁的“一身正气”何其恐怖。

管宁在辽东一共生活了三十七年,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此时,管宁名气更大,又多次受到曹丕、曹睿征召。

223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专门用安车去接管宁,但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所谓“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

226年,魏明帝曹睿继位之后,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但管宁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

曹睿在位期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由于管宁一再拒绝,最后曹睿忍不住地问当地父母官:“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这就是管宁志向,“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241年,群臣向曹芳举荐了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他为官,但这时管宁正好去世,享年84岁。这可能是管宁唯一没能拒绝的征召。

关于历史名人对管宁的评价,不妨再看三个:三国名人桓范所云“于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笃行足以厉俗,清风足以矫世”,陈群赞他“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曹睿称赞“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可见,从管宁经历与品德来看,做到了生长在三国这一潭淤泥中却一尘不染,得到了当时一致公认。

管宁虽无诸葛亮、曹操、周瑜等的战功,却能一直坚守本心。尽管他的品行看似于世无用,但一个没有道德标杆的民族是可悲的,尤其在恶贯满盈的三国年代,却出了管宁这样的圣人,足以让人不至于绝望,说明三国并非一个彻底堕落的时代。恰如上文钱穆所说:“管宁则为一草野人物,虽乱世,使社会得保留一完人。则此社会终未全坏,尚有将来之后望。”

因此,诸葛亮、郭嘉、周瑜、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虽然挥斥方遒、战功累累,却反而加剧了百姓痛苦,让世道变得更坏。唯独管宁这样的人物存在,却会让世道变得更好。或许鉴于此,王夫之才会认为管宁是唯一能够“持”汉末三国之天下的人物,钱穆才会认为管宁犹在诸葛亮之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管宁:被评为三国第一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来个调查问卷或者投票,诸葛亮、曹操、刘备肯定都是其中的人选。但是在明末大儒王夫之,近代史学大家钱穆看来,管宁才是三国第一人!管宁,这个名字大家可能
2023-11-14 15:09:00
浅析历史典故“割席断义”,管宁和华歆的真实为人
...以来,曹操、刘备、孙权都可以称得上一时之君,荀彧、诸葛亮、鲁肃则可称得上为一国之士。诸葛亮已经足矣让三国照耀后世,但是管宁的作用却更在诸葛亮之上,因为诸葛亮毕竟也是一个政治人
2023-04-18 08:04:00
管宁凭什么在三国中首屈一指
...月春风,粪土功名利禄。苟且性命,不求闻达。这曾经是诸葛亮的理想,未出山时,他仿佛也是一位管宁,而且还把管宁的祖先——管仲当成人生偶像。后来,诸葛亮出山了,实现入世理想,拜相济
2022-12-26 16:59:00
诸葛亮攻南中使中国受益,司马懿伐辽东造就千年祸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对宿敌,各自的人生都非常精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的履历还有些像。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卓越的才能,都曾是托孤大臣,先帝在时都不算最重视的那一
2023-04-24 06:04:00
赵云为何能让后世推崇和喜爱?
...之上,是其智也。刘备去世后,竭力辅助后主刘禅,力挺诸葛亮北伐,是其忠也!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受到封建社会的各种压迫,处于劣势地位,他们是非常祈盼能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英雄的,勇
2023-02-02 18:37:00
赵云一心辅佐后主刘禅,为何被世人称为常胜将军?
...追击刘备。危急时刻,刘备只好抛妻弃子,只带着赵云、诸葛亮等少数精锐部队逃走。混乱中,赵云突然不见了,有人告诉刘备,赵云一定是逃走了。但是刘备很信任他,说赵云不会放弃我。赵云没
2023-02-20 21:46:00
揭秘赵云:勇冠三军,因一缺陷不能成为统兵大将
...意争功,也没有自己的班底势力,每次大战都听从刘备或诸葛亮的安排,这样就缺乏指挥大战的经验,而经验是需要积累的。《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唐人的评
2024-04-03 14:30:00
演义中,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什么这样说?
...“评价”,唯一的一次还是临终之前“白帝城托孤”中对诸葛亮的遗言。《三国演义》中,曾经出现过这个片段,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关于诸葛亮“彼可取而代之”的言论,另一个就是对身边人马
2023-05-30 08:41:00
历史上赵云之死真的跟诸葛亮有关吗
历史上赵云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跟诸葛亮有关吗?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目前我们已知的史料当中,其实并没有详细地记录赵云的死因,只是记录赵云在蜀国
2023-05-28 21: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