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碳交易落地厦门翔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28 08:26: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吴海奎)生厨余垃圾即果蔬生料或残余物,可以通过堆肥、厌氧消化等方式转化为肥料、饲料或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昨日,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碳减排量交易,在厦门市翔安区成功签约,现场共交易生厨余尾菜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碳减排量6341吨,标志着厦门市开启“以绿色交易促进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创新打造了“双碳战略+垃圾分类+乡村振兴”的厦门样板。

本次交易由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翔安区住建和交通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共同发起,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进行。由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翔安区新圩镇面前埔村和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购买碳减排量,用于抵消113家超市日常经营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局部“碳中和”。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交易,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减污降碳工作的良性循环,推动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创新,将推进垃圾分类和“双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生活垃圾清运量增长率由2017年的7%降至目前的1%左右,回收利用率由25%上升到54%左右,资源化利用率由44%提升到90%左右,垃圾分类工作连续24个季度全国第一,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除了本次成功签约的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碳减排量交易项目外,今年1月,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在厦门湖里落地,共交易生活垃圾四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10月,全国首例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碳减排量交易落地厦门集美,低值可回收物碳减排量2450吨完成交易。一系列碳交易的成功进行,表明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纳入整体规划,不断探索减污降碳、绿色低碳的新路径。这些努力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点击

生厨余垃圾如何实现碳减排?

在面前埔村,1250多亩耕地全年种植蔬菜,每年向城市供应各类蔬菜1.2万多吨,“净菜上市”伴随产生的大量尾菜,属于“生厨余垃圾”。以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试点,面前埔村探索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处置新路径,经过多年努力,成功走出了“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的创新之路,减轻了生厨余垃圾露天倾倒产生的污染以及收集转运集中处置的压力,实现了有机肥还田,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同步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何把“碳票”变成“钞票”?

2024年,翔安区携手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发出了农村生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方法学,经核算,2019年4月至2024年9月,面前埔村和庄家宝合作社累计碳减排量共6341吨。碳减排量交易产生的收益也将回馈村民,为增收开辟新途径。本次交易所得,村民经济合作社将用于对社员购买有机肥施用到农田的,给予全额补助或按比例补助,正向激励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积极应用生厨余发酵的有机肥,实现良性循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厦门市举行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碳交易
...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此举不仅标志着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正式落地,也由此开启了厦门市“以绿色交易促进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活动
2024-12-27 18:34:00
“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 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在厦门落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厦门1月18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18日,厦门市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四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顺
2024-01-18 17:2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10月24日,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交易在厦门正式落地——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交易平台,由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购买
2025-10-27 08:11:00
“点海成金”背后的生态密码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厦门坚持生态优先,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发展新路“点海成金”背后的生态密码本报记者廖丽萍林丽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环岛路一带滨海城市景观姜克
2024-02-24 08:02:00
济南市城管局调研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
...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宗生带队到苏州市城市管理局调研垃圾分类和城市管理工作。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松,党组成员、副局长阎泓泰,济南市城
2023-08-13 15:35:00
厦门海洋碳汇交易走在全国前列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新年伊始,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完成了2万吨海洋碳汇交易,福建省蓝碳交易市场实现了2024年“开门红”。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厦门市
2024-01-29 07:25:00
“唱山歌、念海经” 厦门国际银行打造差异化特色绿色金融转型
...,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给予了福建更强的绿色发展底气。厦门国际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2023-09-19 18:32:00
...零碳船舶航线——全国首张“碳中和船票”落地厦金航线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谢嘉迪)昨日,厦门举行2024共建“绿动厦门湾”活动,全国首张“碳中和船票”成功发布。接下来厦
2024-12-07 08:49:00
...通讯员 周莹本报讯 (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周莹) 近日,厦门飞机租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象屿综合保税区引进境外独立采购的二手航空发动机并完成交付,这是全国首例采用保税租赁模式进
2023-11-28 07: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