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晓丹 刘文琴 黄睿
来自阳江的初二学生李同学(化名)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不同之处在于别的孩子16岁都在上课学习,而她的16岁却已经在同“死神”赛跑。
2022年11月初以来,李同学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上腹饱胀感……李同学父母带其在当地医院诊疗时,上腹部CT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病灶,考虑恶性肿瘤,并瘤内出血,肿瘤大小约14.9cm*11.1cm*12.2cm。这一飞来横祸--“巨型”肝肿瘤,彻底打乱了李同学的生活节奏,本以为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便能逃过一劫!哪曾想,治疗后的李同学依旧持续右上腹疼痛、发烧、恶心、呕吐,根本无法继续读书。
术前,李同学下肢水肿
术后,李同学下肢恢复正常
2022年11月底,因病情危重以及疫情防控缘由,李同学前往多家医院均未被收治入院,随后辗转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碰碰运气”。在急诊科时,李同学出现端坐呼吸气促、下肢水肿,还因疼痛不时地发出呻吟声……这一声声痛苦的呻吟声吸引了正在进行疫情防控巡查的肝胆胰专家刘超副院长。
当时,经过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李同学的右肝肿瘤1周内已快速生长至18cm*13cm*14cm!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刘超副院长果断将其收入至胆胰外科病区进一步治疗。刘超副院长判断:“这孩子的肝肿瘤在快速生长!情况很危急!”入院后,李同学完善了各项检查,胆胰外科团队发现李同学的右侧肝脏肿瘤极其巨大,治疗难点有三:
一是该肝脏肿瘤向头侧突入右侧胸腔、压迫右心房和第二肝门,影响肝静脉回流。
二是该肝脏肿瘤向背侧压迫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以上情况引起病儿右侧胸水、腹水、腹壁和双下肢严重水肿,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行走困难、肝区疼痛等。
三是该肝脏肿瘤性质不明,是肝母细胞瘤?还是肝肉瘤?是应该先化疗还是先手术呢?
而2022年12月初的广州,医务人员因新冠感染战斗性减员!在血源紧张、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召集多学科团队合作对李同学这一高难度肿瘤进行“精准”治疗。胆胰外科刘超教授、林浩铭副教授发起MDT(多学科会诊),邀请肝胆外科王捷教授、儿科黎阳教授、心血管外科梁石副教授、麻醉科彭俊副教授、重症医学科张克林主治医师、放射科石广滋主治医师讨论,参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李同学的疾病进展迅速,肿瘤体积大、张力高,有穿刺出血风险,无法先进行化疗或放疗,应尽快手术治疗。为了减少肝切除中出血的风险,决定采用创新的方法,在麻醉后、手术前,先进行“VV-ECMO循环辅助”,用ECMO将病儿下肢血液转流至颈内静脉,这样一方面降低肝静脉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回心的血容量,有利于麻醉中保持血压平稳。
2022年12月2日,在刘超教授的坐镇指挥下,麻醉科彭俊副教授先帮助病人诱导麻醉,随后心血管外科梁石副教授进行静脉-静脉(VV-ECMO)循环辅助,将下肢血液由右侧股静脉引流至右侧颈内静脉。然后胆胰外科林浩铭和心血管外科梁石副教授取胸腹联合切口,充分显露肝脏。术中见右肝巨大肿瘤巨大,血供丰富,张力高,胃肠道也显著淤血,肿瘤压迫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和侵犯右侧膈肌。“擒贼先擒王”,刘超副院长首先将供应肿瘤侧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分离、切断,这时肿瘤的张力开始下降。然后,采用前入路断肝的方法,仔细将肝左外叶和右三区(包括全尾状叶)分割,在第二肝门出小心分离、保护肝左静脉,最后将右三区肝脏和受累的右侧膈肌整块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肝右三叶+尾状叶肿物大小约20cm×18cm×10cm,符合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侵及肝被膜,肝切缘未见肿瘤。
经过重症医学科和胆胰外科的精心护理,李同学术后视力恢复,呼吸困难、肝区疼痛和双下肢水肿均已消失,可以平卧和自由活动。计划近期出院,修养后接受进一步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