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底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08 15:5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从经济目标、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角度,集中采访一批代表委员、权威专家、行业领军者,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溯长江而上,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6座梯级水电站伫立水中,串联成串,构成了一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在广东,碧波荡漾海面上,一排排白色风机高高耸立,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生产15.5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在内蒙古,昔日沟壑纵横、植被覆盖度不到25%的“鸡爪子”山已被改造为绿色矿区和万亩良田,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0%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催生发展新动能的途径。要发挥煤电基础保障和支撑性调节性作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力度,擦亮美丽中国底色,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底色

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受访者供图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我们要立足我国‘富煤、缺油、少气’资源禀赋现状,发挥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性作用,先立后破,做好煤炭低碳清洁开发大文章,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说,要发挥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优势,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好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推进绿色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电力供给布局,形成“横向多能互补跨区互济、纵向源网荷储综合平衡”电力供给格局;严控煤电增量,提高存量高效煤电机组利用率,促进和支撑清洁能源发展;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实现清洁电力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相关企业超 55.6 万家,2022 年新增注册企业超 13.8万家,年度新增注册企业增速33.87%;风电相关企业超 6.8万家,2022 年新增注册企业超 1.5万家,年度新增注册企业增速 28.2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信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表示,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统筹布局电力源网荷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把水风光电作为“十四五”增量发展重点,跑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赫表示,要做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建议加快“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实现油气和新能源高质量协同发展,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认为,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中,要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火力发电煤耗,减少碳排放和有害物排放;推动火力发电和新能源组合优化,发挥火力发电调峰、兜底作用,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通过技术、管理模式等创新,确保新型能源体系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在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同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与可靠水平,形成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有效替代;协同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推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多元化系统化地保障能源安全;加强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储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提升新型能源体系区域间互联互通的能力,发挥信息技术优化能源配置领域的应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当前化工园区逐步成为石化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是行业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场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认为,要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通过氢能、光能、风能、核能与化工园区耦合等新技术实现化工园区的碳中和。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底色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受访者供图

“作为新一代核能先进系统,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高、蒸汽参数高、可高温热解制氢等优势,可在高温热源供应、退役煤电替代、绿氢高温制备、海水淡化等不同场景下,提供各类绿色低碳解决方案。”温枢刚表示,建议开展高温气冷堆不同应用场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台高温气冷堆可以提供3600吨/小时高温蒸汽,与热化学制氢工厂匹配,可满足180万吨钢/年的能量需求,相比同等规模的火电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42万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介绍,要加快高温气冷堆石化耦合与制氢示范项目落地及产业化推广应用,推动高温气冷堆与该区域的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企业耦合发展,推动高耗能产业脱碳。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为各类终端用能提供绿色低碳替代方案,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推动电能替代。“特别是在工业、建筑、交通等耗能领域,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温枢刚说。

“推广船舶使用LNG作为燃料,对促进水运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海炼化大榭石化副董事长王志良认为,要完善国际船舶LNG加注基础设施,助力航运业绿色低碳能源结构转型。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看来,当前农村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较低,建议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发挥光伏建筑一体化优势,为农村建筑提供更多绿色一次能源,助力乡村低碳发展。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缺乏方法学和交易机制,项目经济性难以实现。“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CCER)市场,发布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说。

如果说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是做“减法”,那么提升碳汇能力则是做“加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战略的举措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荣华控股企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荣华表示,林果树种植具备较高的碳汇价值,建议开发“林果树碳汇”方法学,将“林果树碳汇”纳入区域及国家碳汇交易市场,建立“林果树碳汇”交易平台,指导开发各类“林果树碳汇”,为企业碳中和抵消使用。

科技创新金融助力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可持续,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

在这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力量。“我国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要立足自主研发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要创造绿色产品,还要实现绿色制造。”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认为,要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环保塑料应用比例,建立绿色环保塑料的循环再利用标准和认证体系,鼓励各行业推动绿色环保塑料循环再利用。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底色

磴口光伏治沙项目让沙漠换新颜。受访者供图

“利用戈壁、荒漠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助于生产更多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绿色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建议,开展金融、技术、产业等合作,探索光伏治沙最优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交通银行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支持力度,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投融资业务快速增长;兴业银行在“降碳减污”和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完善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绿色金融发展不均衡,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类机构支持能力发挥。比如,高耗能行业转型节奏存在不确定性;研发低碳技术时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有些绿色技术短期缺乏政策环境,市场对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缺乏稳定预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建议宏观上勾勒我国碳排放大致路径,微观上公布更新迭代的标杆技术指标,为金融企业评估搁浅风险提供参数来源;发挥好股权投资、保险等非银行机构和非信贷工具作用,支持好绿色新技术发展;根据新技术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帮助新技术形成可持续的新商业模式,使新技术尽快实现进入金融市场化支持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支持绿色金融工具发展,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使得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发布会上表示。

附“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

之一 提信心、稳预期: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

之二 适度加力、精准提效:财税政策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playstopmutemax volumerepeat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7月17日,山东省“绿动齐鲁 碳路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2023-07-19 14:55:0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清徐经济开发区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绿色园区。(《太原日报》11月15日)绿色制造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
2023-11-18 18:48:00
我市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生态底色
...抢抓“双碳”战略机遇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我市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生态底色本报讯(记者赵可会)承德的优势在生态,潜力也在生态。如今的承德,好山水、好生态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2024-02-27 07:40:00
...员随处可见,倡导游客文明出游,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绿色旅游的新风尚。以文明为底色,景色更加亮丽。近年来,通过积极宣传、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等方式的引导,我市游客基本遵守各景区景
2023-01-24 07:05:00
...”理念,大力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道路绿意盎然,绿色优势更加凸显。“无废城市”建设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成功
2023-04-07 09:14:00
...春耕工作已经大面积展开。近年来,平安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形成了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
2023-04-24 00:02:00
...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②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
2024-10-02 18:24:00
...城、碧水绕城,“山水化隆”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盎然绿色逐渐成为化隆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日益成为幸福生活的常态。在黄河北岸,新栽植的苗木已经吐露新绿,红色的健身步道上,不
2023-05-23 08:56:00
老外惊奇发问:“你们是怎么办到的”?
...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郑家榜村。在那儿的绿水青山里,绿色发展给乡村带来巨变,人们正以传统方式喜迎新年和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下集 迎新农历新年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和外国友人从武汉出
2023-01-23 20: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萍乡傩文化绽放全国赛场 校企携手斩获国家级荣誉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传来捷报——江西省萍乡市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西财经大学22级邹玲源同学领衔的“千面傩韵团队”深度合作
2025-09-09 18:26:00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残联携手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石家庄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县100余位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
2025-09-09 18:29:00
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技师学院
9月9日,由西安市人社局技校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才中心、就业中心、职介中心、职鉴中心、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政策赋能·匠心筑梦——启航新学期 职引新未来”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西安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09 18:30:00
西安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40支志愿者服务队接受授旗
空巢老人吃饭难,在家无人陪伴,总盼着有人探望,爱心志愿者们建起免费敬老互助餐厅“和乐之家”,让老年人在这个“家”有热饭吃有人聊天
2025-09-09 18:30: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2025-09-09 18:40:00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徐之的 赵鹏飞 通讯员 焦新民)九月胶东,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彩旗与浪花共舞,笑语伴鸥鸣齐飞。9月8日到9月9日
2025-09-09 18:41:00
齐鲁大地上,超过1400万家民营经营主体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作为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5-09-09 18:46:00
在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山东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5-09-09 18:46:00
互动人数超1200万!这堂“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
大河网讯 “看着屏幕里的实验,我手心都攥出了汗,这堂安全课比课本上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年级一位蒋同学在观看河南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后说道
2025-09-09 18:46:00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9月8日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州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陆续到校报到注册。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
2025-09-09 18:47:00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紧扣崂山区“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2025广场周周演活动部署
2025-09-09 18:47:00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
2025-09-09 18:4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通讯员 刘文研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关工作和2025年第一批政务服务基层典型案例
2025-09-09 18:47:0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值此全民国防教育月,重温这一深刻警示,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应对风险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09-09 18:47:0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历久弥新。全国科普月的开展,不仅是集中的科学传播活动,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理性思维、助力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2025-09-09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