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围场从卖“苗木”走向卖“园艺”——
“思路一变,身价过万”
本报记者 冯翠昕 孙涛
盛夏时节,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头山乡,连绵的群山,绿意盎然。
“过去跟风种植,哪个好卖种哪个,但是市场饱和,苗木产品滞销,收入下降。自从打造造型油松后,我们开始在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每棵平均卖到4500元左右,价格高的可以卖到上万元。”搞了10多年苗木种植的徐亚军说。
一棵油松身价过万,到底咋回事?
徐亚军拉着记者走进自家苗圃。“树干笔直,树冠如帽,曾经就是优等树。”他指着一棵3米多高的树说,过去价高时它能值300元,但时移势易,如今这样的优等树一棵仅卖30元,且常常卖不出去。而面对一棵造型奇特的油松,徐亚军却立刻兴奋起来,“以前这样的都是‘废树’,现在却成了‘宝树’。”
位于围场西南部的大头山乡,下辖9个行政村,有林地面积19.6万亩,森林覆盖率71.5%,全乡有1055户从事油松、云杉、樟子松、海棠等苗木种植。之所以能变废为宝,是大头山乡发展造型松产业,从过去卖“苗木”向卖“园艺”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如何让百姓在苗木产业增收致富道路上把准市场脉搏,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发挥农业产业基础优势,构建“种变苗、苗变木、木变树、树变景”的全产业链增值体系,加快推动苗木产业由园林绿化向卖“园艺服务”、卖“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提高单株苗木市场价格和竞争力。
一棵普通的油松变身为造型松,并不简单。根据每棵树的形态,利用提根、嫁接、整形、蟠扎等技术手法,进行一系列的人为加工改造,使其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才会有人买单。
“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变,加之苗木过剩,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攸关百姓腰包的苗木产业亟须转型创新。”大头山乡党委书记吕建国说。该乡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决定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造型松产业。“要让百姓眼见为实,我们多次组织大家外出参观学习。”吕建国说,经过学习,乡里随机入户走访调研了100户村民,80%的村民对发展造型松表示支持。
去年4月,大头山乡“裕泰丰”木兰松学院正式成立,乡长王文学担任院长。“我们先后邀请来自山东、保定等地造型师,对群众开展理念技能、案例探讨、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16期培训,培养熟练技工50人,今年计划储备人才100人。”王文学说。
“每个村都成立了4到5人的造型施工队,对全乡油松进行改造提升。”徐亚军笑着说,之前没人要的“废树”因更容易整修出独特造型而大受欢迎,他也因此有了一技之长,活计不断,每天收入150元。大多数的造型松用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销往北京、内蒙古等地。
在大头山乡,不光苗圃内、道路旁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造型松,乡政府院里也摆满了盆景松。“各村利用荒山坡地都建设了胚木基地、造型区,并培植盆景松。”吕建国说,紧密贴合苗木市场对造型苗木、技术人才、培植服务的需求,下一步,他们将对接河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采取抱团发展模式,按照统一建设、统一技术、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五个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全力打造“木兰松”品牌,促进产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实现产值的翻倍增长,走好苗木产业二次创业路,助推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