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医生好像已经宣判死刑......”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不醒,上了呼吸机!这病有多凶险?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6-30 09:59:00 来源:杭州网

最近,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信息引起广泛关注。

“医生好像已经宣判死刑......”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不醒,上了呼吸机!这病有多凶险?

这则信息透露,其带5岁女儿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非常危急。

“医生好像已经宣判死刑......”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不醒,上了呼吸机!这病有多凶险?

网友发帖自述女儿病情 小红书截图

今早,当事人又发布消息称,孩子的情况有新变化,“这两天肌酸激酶已经超过了1000,昨天的血压又低了。用了新的药两天多了,唯一看到变好的指标是c反应蛋白。”此前,医生曾说基本没有几率熬过急性期,就算熬过了最好的结果也是植物人。

什么是“食脑虫”?

什么是阿米巴原虫感染?它真的是“食脑虫”吗?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主任医师介绍,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存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罕见寄生虫,大多在水、泥土、腐烂的有机物中。据相关报道,全球感染人数总共才200例左右,我国只有几十例。

阿米巴原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阿米巴原虫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一种是通过农业工作,往往是一些农民。寄生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一般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红斑难以治愈的情况,往往是通过皮肤活检,发现阿米巴原虫。如果时间长了,寄生虫一旦感染颅脑组织,后面的治愈率效果就比较差了。

另一种就是人们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食脑虫感染的水洗鼻子时,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风速繁殖起来,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因此,在国外,阿米巴原虫又有“食脑虫”的恶名。

杭州男孩曾感染

经过2个月救治转危为安

2022年 ,浙大儿院感染科曾收治了一例阿米巴原虫感染患儿,是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男孩。

黄主任介绍,这个男孩叫小威(化名),暑假期间在杭州周边地区游玩时下到河里游泳,游泳过程中可能呛到了,回去之后没多久,就觉得有一点头痛。当时到医院做过一次头部CT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几个月后,小威突然出现抽搐、头痛、发烧等症状,又到医院做了头部的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有一大块像是肉芽肿的东西,大概直径有四五公分。

“起初我们怀疑可能是肿瘤,做了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排除了肿瘤的可能。但是手术后,孩子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颅内病灶部位又变大了。我们通过基因测序及相关检测,最终明确是阿米巴原虫感染。”黄丽素主任说,阿米巴原虫导致颅脑感染属于非常罕见,但一旦感染,死亡率高达90%以上。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1962-2021年期间,美国报告了154例感染病例,只有4人幸存下来。尤其是儿童感染后,国际上救治成功的先例就更少了。更棘手的是,目前国际上针对阿米巴原虫感染的治疗药物,大多是针对成人的,鲜少有专门针对儿童的颅内感染的治疗。

当时,黄主任和国内多家儿童医院的专家,以及国外的知名儿童医院专家进行了多次MDT讨论,再结合大量的国内外医学文献,针对小威的病情讨论个体化的用药治疗方案。好在治疗方案对小威非常有效,经过2个月左右的治疗,他终于慢慢好转,脱离了生命危险。出院后,他又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生活。

别让孩子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

游泳时建议佩戴鼻夹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游玩或是去游泳。对此,黄丽素表示,虽然感染阿米巴原虫是小概率事件,但家长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里游泳。除了阿米巴原虫,不干净的水体中可能还有曼氏裂头蚴、线虫等寄生虫,人们在水中游泳时,难免会呛水,这个时候,寄生虫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人体。通过佩戴鼻夹,或保持头部高于水面,可限制进入鼻子的水量。

此外,吃了没煮熟的蛇肉或青蛙肉也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尤其是烹饪青蛙或蛇的时候,有时候从表面看好像已经熟了,其实里面可能没有熟透。如果吃了半生的蛇或青蛙,就有可能感染曼氏裂头蚴病。黄主任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如果你怀疑孩子已经感染寄生虫,比如孩子有肛门瘙痒,牙齿或者皮肤出现白斑,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或者检查肝脏发现有斑点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到专科就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岁女童命悬一线 商丘首例儿童ECMO救治成功(上)
...进食,能够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避免镇静、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等相关并发症。在清醒病人ECMO模式治疗下,患者能清楚地与医务人员交流,表达自身意愿,实现优质医疗的目标。但同时,清醒
2023-07-31 00:33:00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许,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病房里,呼吸机和监护仪不断发出嘀嘀声。医护人员正忙着安置一名从肿瘤科转过来的患者。急诊科护士陈晨已蹲在病床前20多分钟,她正在为一名
2023-01-22 17:59:00
多科协作挽救凶险脑出血患者
...刻将患者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压血氧监测等一系列监护抢救措施。同时向松北院区神经外科赵振环主任汇报病情,做好手术准备。经与家属沟通,赵振
2024-01-27 07:28:00
夜问|玩水后持续发烧,如何远离造成超高死亡率的“食脑虫”?
...后才发现是感染了“食脑虫”。无独有偶,福建一名5岁女童家长近期也在社交平台求助,孩子在游泳和泡温泉后感染了“食脑虫”,出现头痛低热呕吐抽搐、昏迷不醒的情况,情况非常危急。孩子
2025-07-04 03:37:00
3岁女童泡温泉溺水,幸好遇到同在泡温泉的朱医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贺林平近日,中山市一名3岁女童随家人在某温泉景区游玩时不慎溺水,检查时已无呼吸和心跳,危急时刻在附近的一名珠海医生立马冲过去施救!朱春伟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珠
2024-03-01 13:13:00
命悬一线!三岁女童误喝防冻液后休克,这类液体千万注意……
...莹莹的情况逐步好转。12月12日上午,医生拔出了插管和呼吸机,莹莹的意识也逐步恢复。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主治医师 董芳玲:“幸运的是,孩子酸中毒的情况逐步纠正,包括整个循环
2024-12-13 10:54:00
3岁女童被虐待致死案,俩被告接受死刑,生母:会把女儿带回老家安葬
...做法,属实时刷新了所有人的三观,被告田某某(系去世女童田田的父亲),另一名被告人文某某,是田某某的女朋友。案情看起来有些复杂,实际上也不难理清,大概就是田某某和妻子李婷婷离婚
2024-08-22 01:05:00
...一人民医院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伤情较重,已使用呼吸机,正处于昏迷状态。小梦的父亲马某表示,对于这群狗的来源,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证实,已把涉事犬只全部栓起来
2025-01-07 18:49:00
据大皖新闻,8月21日下午,内蒙古满洲里市生父田某龙与情人文某桃虐待3岁女儿致死案宣布择日宣判。在最后陈述阶段,两名被告人愿认罪认罚,并双双“求死”。22日,孩子生母李婷婷告诉九
2024-08-22 21:4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