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曹玲娟
8月25日,“尚古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正式亮相。该平台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规划设计、上海古籍出版社实施打造的古籍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项目。
据介绍,“尚古汇典”平台历经三年计划与建设,聚合了优质的古籍资源,在光学文字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基础上,为古籍整理出版者、古籍专业研究者及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数字服务,并赋能古籍整理出版、学术研究和国学传习。
“尚古汇典”平台计划分期建设,保持更新及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丰富、专业、便利的古籍知识服务。本阶段主要目标为填补文史哲领域古籍数字资源的空白,充实平台的文献内容,提供古籍的阅读、检索、征引等服务。
目前已上线的典籍整理文献数据库第一、二期,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本古籍为主,共计入库1677种图书,达5亿字。收录的资源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如“古典文学丛书”“楚辞要籍丛刊”“十三经译注”“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系列等。
第三期开始将收录兄弟出版社的优质资源,合作对象包括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等出版机构。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吕健透露,预计明年典籍整理文献数据库继续扩充第三、四期,总量将达10亿字。
已上线的中国地方文献总库·上海文献总库一期,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出版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为基础,共计收录88种图书,4000万字。
在未来,“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将在内容上继续吸收高质量的古籍文献,除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已有内容,还将囊括世纪出版集团内外相关出版社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古籍出版资源,并逐步开发更多的、具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预计总规模超过100亿字。
“尚古汇典”平台还将探索人工智能在古籍领域的应用,开发原版古籍OCR(光学字符识别),更好地助推原版古籍的识别、标点和标引工作,让古籍从业者从重复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专注于知识性、技术性、内容性的处理,并保护作为文物的古籍原本。
据悉,当前高质量的古籍数字化内容依赖人工校对以提高准确率。现存的20多万种古籍中,只有8万种完成影像数字化扫描,仅4万种完成文本数字化。
“当前的技术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的更多可能性。”吕健表示,“我们将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积极和各大出版社、高校、图书馆等寻求合作,致力于实现‘汇琳琅万卷,传华夏经典’的文化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