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音乐是旷野——记杭州市级文化特派员周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04 07:33: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戴上草帽,穿着拖鞋,手握锄头的庄稼汉弹起了电子琴,婺剧团坐唱班的二胡手变身架子鼓手……四五个人奏响一曲《画你》,在这个欢快的下午,点燃了建德市三都镇的文化乡集。

这就是“草帽乐队”的魅力。

而这支带着乡土气息且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电声乐队,便是由周霞领着几个“老男孩”组建起来的。

周霞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文联音乐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建德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今年6月,她又有了新身份——杭州市级“文化特派员”。于是,组乐队、搭舞台、开班授课、吹拉弹唱,一生热爱音乐的她有了新任务:领着村民过上“文艺范”的生活。

“玩玩试试”

83岁老爷爷学吉他

“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中的国王,那么吉他就是乐器中的‘小王子’。”8月底,由周霞组建的乡村音乐学校吉他班,在三都镇的文化乡集“水灵灵”地开班了。

连周霞在内的两位老师,七八把吉他,十几位附近的村民,加上“草帽乐队”的核心成员,这就是第一堂课的“完整阵容”。

83岁的陈樟苟老爷爷,是年龄最大的学员,年轻时在部队里弹过三弦,吉他却没有玩过,于是就想着来“玩玩试试”。周霞手把手教他按弦,并时不时竖起大拇指鼓励他。两人相视而笑。

一个多小时的吉他课,“松弛感”拉满,村民们抱着吉他把《送别》的前四句学会了。

事实上,早在吉他班开办之前,乡村音乐学校就已经开设有手鼓班、空灵鼓班、声乐班、葫芦丝班等。师资从哪里来?一专多能的周霞基本都是自己上阵。除了在声乐上有很深的造诣,许多乐器她都会“耍一耍”。不过,每次有新内容的课,她还是会邀请专业老师来讲,自己在一边旁听。“专业术语、手法技巧还是他们讲比较好,我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接下去的课,周霞便会带着村民一起练。

“让村民在现有的文化生活中多一些选择,走进音乐的世界。”这是周霞在2022年创办乡村音乐学校的初衷。

“村民们不缺热情,缺专业指导”

乡村音乐学校的“爆改乡村生活”

早在2022年初,周霞就是建德的首批“文艺村长”之一。两年多“文艺村长”的经历,为周霞成为文化特派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前期与镇头村的村民沟通交流中,她发现该村有着良好的“音乐基础”,包括有自己的村歌和一支名为“铁姑娘”的文艺队伍。

“因此,我们决定成立一所‘乡村音乐学校’。”周霞说。“村民们不缺热情,缺的是专业指导。”周霞回忆起开班初期,“第一次开设葫芦丝班时,有位78岁的老奶奶也报名参加了。她粗糙的手指几乎无法准确地按住葫芦丝上的孔,但她的眼神却闪烁着渴望。她坚持了下来,每次上课都会准时出现,正是这种热爱与坚持,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这样的渴望、热情,也是周霞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周霞的积极努力下,6名知名音乐人作曲家受邀入驻乡村音乐学校,为村民带来专业指导。大家以学院为载体,串联起文化礼堂、水库展馆、幸福河谷和镇头民宿等阵地资源,形成多功能合一的活动场所、培训基地,培育了“铁姑娘”“草帽乐队”等基层文化品牌队伍。

乡村音乐学校成立后,还涌现出许多像李玉英这样的乡村文艺“大师兄”“大师姐”。李玉英是一位70岁的“铁姑娘”,曾是“镇头大队”文宣队的队长。自从乡村音乐学校成立以来,她学会了葫芦丝演奏,重新回到了舞台上。“没想到在这个年纪了,还能学到葫芦丝,还能登台演出,就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李玉英笑着说。

而这些文艺“课代表”和“师兄师姐”,还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如今在三都镇“醉三都”文化乡集内,一支包含书画、象棋、婺剧和音舞等多个领域的70余人的文艺骨干队伍被“拉”了起来。

“目前乡村音乐学校已经是2.0版本了。”周霞也在思考,升级打造这2.0版本的路径——比如设计与音乐相关的纪念品、手工艺品等;开发音乐旅游研学路线,吸引外来游客体验乡村音乐文化。

“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高层次文化资源的匮乏;乡村音乐品牌虽然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化提升;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经济收益,但是进一步发展仍需探索新的模式,特别是如何将短期的活动效益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我想打造一台属于三都镇自己的组曲。”周霞说她的目标是,“村村有琴声,家家有歌声,人人有参与。”

夕阳的余晖越过三都镇的群山,洒下一片金色。周霞扒拉两口饭,驱车赶到镇头村,开始了这里的空灵鼓和葫芦丝课程。

咿咿呀呀的音乐声从小小的课堂传到旷野,他们喜悦,他们欢闹,他们在这一刻重返年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杭州市向基层乡镇(街道)派出了首批40名市级文化特派员,25岁的陈辰被派到西兴街道西陵社区。文化特派员是干什么的?根据浙江省印发的《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他们是按照一
2024-07-06 07:56:00
...形式讲述杭州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抒发人民情怀。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浙江在全国首创的探索性工作。半年多来,杭州派驻的193名三级文化特派员深入街道乡村,坚持把高品质文化送到基层“最
2024-11-20 06:54:00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驻点文屏村的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怀揣“两张清单”全国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从一开始就有基层的“需求清单”,和上级的选派人员“供给清单”。而冯宇光驻村后同
2024-07-17 06:55:00
...滑”)非遗办公室的干事,国家四级演员,也是市级文化特派员。未来两年,陈辰将入驻西兴街道西陵社区,致力于基层文化建设。优秀人才是助力发展的“最大增量”。日前,杭州市首批40名文
2024-06-26 06:41:00
陈安利:让音乐飘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村内新业态的营业收入。而背后的策划人正是杭州市文化特派员陈安利,近日,由杭州市文明办、每日商报社联合主办的“看见春天,遇见美好”活动,将郁金香送到了她的手里,以花为媒,为其助
2024-12-31 07:15:00
... 9月22日,新疆新和县文艺骨干一行走进莲都,省级文化特派员、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杭州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凯化身“文艺村长”,与莲都、新和两地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在文化的交
2024-09-25 18:12:00
...桐庐村里来玩剧本杀。”……在8月20日上午召开的市文化特派员工作交流会上,三个区、县代表和三位文化特派员代表带着各自的工作“小技巧”,交流这个身份带来的“小烦恼”和“大思考”
2024-08-21 06:55:00
首推文化特派员制度 浙江有何用意?
...闻网中新网杭州5月9日电(鲍梦妮)5月8日,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共选派首批100名文化特派员,标志着该省文化特派员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首创文化特派员制
2024-05-09 22:16:00
杭州市钱塘区前进街道:文化特派员下乡“播种”盐文化
...构成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动漫形象——这是杭州钱塘区文化特派员张国庆为前进街道创作的国风动漫IP形象“钱小勤”。前进街道国风动漫IP形象“钱小勤”。前进街道供图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围
2024-11-15 17: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