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6毫米厚钢板6秒加热到750℃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7 05: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6毫米厚钢板6秒加热到750℃

我省科技助力建设国产首艘大型邮轮

□ 本报记者 叶 真

2024年伊始,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迎来了她的商业首航。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爱达·魔都号的春节航次船票也已全部售罄。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人可以乘坐这艘全长323.6米、总吨位13.55万吨的大型邮轮“乘风破浪”。在众多的“邮轮粉”中,有着这样一群特殊人群,他们是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

“从科研—项目—样机—产品,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特别是最后一步……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将江科大海洋装备研究院的标志烙印在各大船舶海工企业的甲板上……”在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院长谷家扬的“朋友圈”中,他这样写道。

谷家扬告诉记者,中国造船业已经连续14年领跑全球。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外,质量上也完成了蜕变。随着我国陆续摘取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这3颗船舶工业的明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在建三大顶级船型的国家。

造船综合实力的提升,离不开背后的产学研加持。重达数十万吨的船舶背后,是一个个精细的零件、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

“作为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在爱达·魔都号之前,大型邮轮是我国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谷家扬向记者介绍,而在大型邮轮建设中,由于重量和重心的严格要求,其船体中80%的结构由4到8毫米的薄板构成,薄板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薄板刚性较弱,在焊接、吊装、转运、拼装等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船体结构错位,影响整船的结构误差和美观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变形的钢板进行矫平。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副研究员许静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国内对于薄板船型的矫平方法大多是基于传统的水火矫平。由技术人员用火加热,之后再用水降温。这种看似非常“原始”的方法,至今在国内超过九成的造船厂使用,由于大型邮轮多层多舱室的结构特点,水火矫平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严重影响邻近区域的施工作业。特别是当该方式在面对13.55万吨级的大型邮轮时,其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显露无遗。

“在业内,有这样的说法,板材的变形矫正,是造船领域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许静告诉记者,其实此前国外先进的大型邮轮制造企业大多数已经开始利用电磁矫平技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电磁矫平技术具有矫平效率高、不依赖人工操作经验以及不产生工业废水等优点。然而高端电磁矫平成套装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高价垄断,设备采购及维护成本极高。“甚至在请他们的技术人员进行关键零件的更换维修时,他们需要提前‘清场’。”

为了突破这一“卡脖子”技术,2018年,国产首制大型邮轮承建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系了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组成联合研制团队,至此,针对大尺度薄板矫平的电磁矫平装备研制团队组建。

“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多方优势,先后前往国内外多家船舶制造企业、矫平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许静说,回到学校之后,大家再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正推和反推、试验。“其实,电磁矫平技术类似于我们常用的电磁炉。通过高频电形成磁场,之后,金属分子在磁场中快速运动就产生了热量,形成加热效果。6秒左右可以把6毫米厚度的钢板迅速加热到750℃。”许静向记者介绍。

最终,在充分分析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团队独辟蹊径,开发了满足我国特殊的船舶制造环境的全国产化JHZY-40系列电磁矫平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绕开国外专利方案,形成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产品。

谈起攻克这一关键技术的难点,许静回忆道:“在联合攻关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解决高频电的输送问题。”面对这样一艘全长300多米的大体积邮轮,矫平设备不方便在上面挪动,这就意味着连接主机与矫平设备的输送高频电的缆线要足够长。但是,高频电的输送会随着距离的增长极速衰减和下降,这也是我国该项技术此前一直被“卡脖子”的关键核心点。“幸好,这个问题也被我们解决了。”

据介绍,这套JHZY-40系列电磁矫平装备自2021年在大型邮轮上开展使用以来,已累计完成了约20万平方米的薄板矫平作业,作业效率是传统水火矫平的5倍以上,为企业降本增效和大型邮轮的如期交付作出了重大贡献。矫平后的薄板理化特性、平整度均为合格,船东船检一致认可。

如今,江科大海装院薄板变形矫平团队收到了更多的“合作订单”。薄板电磁矫平技术也正在惠及更多国内制造类企业。“目前,我们的这套设备技术已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新扬子造船等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尤其在当前十分火热的超大型汽车滚装船的矫平作业中得到大面积使用。”

新春佳节将至,正好是高校的放假时间,谷家扬和团队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连日来,他们奔赴上海、武汉、南通等骨干船舶与海工企业,面向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和一线企业生产技术需求,积极谋划新的一年产品开发和重点科研项目技术攻关工作。“现阶段,与欧美日韩等传统的造船强国相比,我国造船的自动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自动高效焊接、自动化喷涂、板材自动化矫平与弯曲加工、自动化检测等技术领域,国内的船舶制造企业自动化水平仍旧不高。特别是上述领域相关的智能化成套装备设计制造、工艺数据库、工业软件方面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作为造船业的科技人员,我们正在努力一一攻破这些难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08: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求。2019年初,南钢刚接触到国内首艘豪华邮轮项目,南钢板材事业部的技术专家们都知道,新一轮的挑战已经开始,“之前我们所生产的船板厚度最薄达到了5毫米,而这次所需最薄的是4毫
2024-04-09 07:54:00
比了解自己的身体还了解焊接
...邮轮在外高桥造船正式开建。邮轮外板采用了大量的薄型钢板,最薄处仅5毫米,相当于两枚硬币叠起来的高度,在焊接中极易出现变形。中国没造过大型邮轮,怎么控制变形?“凡事都有规律。”
2024-05-13 05:59:00
2500万个零部件!全球最复杂!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即将交付
...为了从源头控制重量,它大量使用了4毫米到8毫米的薄形钢板。为此,外高桥造船还专门打造了生产薄板的智能车间,采用激光切割、激光复合焊等技术,提升薄板调运、切割、加工和建造的效率
2023-04-12 13:23:00
...的稳步推进,2019年10月18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启动钢板切割,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船体的建造是基础。切割好的钢板,会被拼成“分段”,再组成“总段”,如同搭积木一般拼
2023-08-23 14:41:00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2125间客房,最多载客5246人
据新华社微博,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今日将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图片来源:
2023-11-05 12:02:00
国产大邮轮上新!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全船贯通
1月15日上午,随着邮轮大烟囱的吊装到位,备受关注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爱达·花城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内实现了全船贯通的里
2025-01-15 22:10:00
下坞总装!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有啥不一样
...民日报客户端沈文敏4月2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2号船坞,迎来下坞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标志着国产大型邮轮工程已经开始朝着
2024-04-20 20:49:00
2艘超155亿元!欧洲造船巨头获氢动力邮轮订单
...“EXPLORA II”号正式下水,第三艘邮轮“EXPLORA III”号切割钢板,预计“EXPLORA II”号将在2024年夏季交付运营
2023-09-23 11:40:00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下坞搭载 比第一艘“尺码”更大
...日,记者从外高桥造船获悉,备受瞩目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迎来下坞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外高桥造船供图据了解,为
2024-04-20 12: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